2023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2月23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721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3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2月23日专为备考2023年大学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王昌龄《从军行》中“黄沙百战穿金甲”的抒情方法是()。

    A借景抒情

    B借事抒情

    C借比喻抒情

    D借典故抒情

  • 2. 巴金的散文集有()。

    A《华盖集》

    B《朝花夕拾》

    C《龙·虎·狗》

    D《闲书》

  • 阅读苏轼《文与可①画筼筜谷偃竹记》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蝮蛇蚶②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③,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注:①文与可:北宋著名画家,苏轼的表兄。②蜩蝮蛇蚶:这里是以蝉壳、蛇鳞形容竹子初生时的形状。③鹘:一种猛禽。

    1. 作者认为“心手不相应”的原因是什么?“故凡有见于中……岂独竹乎?”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 阅读鲁迅《灯下漫笔》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湾子了。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那些作乱人物,从后日的“臣民”看来,是给“主子”清道辟路的,所以说:“为圣天子驱除云尔。”
    现在入了哪一时代,我也不了然。但看国学家的崇奉国粹,文学家的赞叹固有文明,道学家的热心复古,可见于现状都已不满了。然而我们究竟正向着哪一条路走呢?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的“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总而言之,复古的,避难的,无智愚贤不肖,似乎都已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就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了。
    但我们也就都像古人一样,永久满足于“古已有之”的时代么?都像复古家一样,不满于现在,就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么?
    自然,也不满于现在的,但是,无须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路在。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2. “先儒”所谓的“治”和“乱”,在鲁迅看来分别是怎样的时代?
  • 1. “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其中“艳羡”的意思是?
  • 2. 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 1. 根据要求作文。请以“付出与收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 2. 时间就是生命要求:鲁迅先生说:“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门外文谈》)请据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 阅读茅盾《香市》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在我看来,这所谓“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香市”里的打拳头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得多了。要是放在十多年前,怕不是挤得满场没有个空隙儿么?但是今天第一天也只有二百来看客。往常“香市"的主角——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

    1. 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冷落的情景?
  • (一)阅读方孝孺《豫让论》中的一段文字 ,回答下列问题。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苟遇知己,不能扶危而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骇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

    2. 作者认为豫让为智伯报仇的做法是否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