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禁毒专职人员笔试题目及答案(三)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133

试卷答案:没有

试卷介绍: 最新的社区禁毒专职人员笔试题目及答案已经整理好,大家若是需要就不要错过。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麻醉类的毒品例如海洛因所造成的身心问题,反过来只要利用兴奋剂类的毒品例如冰毒就能解决。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A正确

    B错误

  • 2. 邀请因吸毒行为被公安机关查处()或者......的,对邀请方、播出方,由文化综合执法机构责令改正,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A未满半年

    B未满一年

    C未满二年

    D未满三年

  • 3. 以下几种毒品,那种的成瘾性和毒副作用最强。()

    A可卡因

    B海洛因

    C鸦片

    D冰毒

  • 4. 已满()周岁的人实施毒品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A16

    B14

    C18

    D20

  • 5. 对被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由()送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行。

    A居住地公安机关

    B户籍地公安机关

    C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

    D案发地公安机关

  • 6. 吸毒会引发大量的违法犯罪问题。()

    A正确

    B错误

  • 7. “国际禁毒日”是()。

    A6月26日

    B5月26日

    C4月26日

    D3月26日

  • 8. 甲基安非他明(冰毒)吸食后会出现()的症状

    A好斗、妄想、精神分裂

    B忧郁、失眠、情绪低落

    C悲观、迟钝、心境低落

    D幻听、幻视、脏器畸形

  • 9. 根据《2015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我国现有吸毒人员多少名?

    A234.5万名

    B367万名

    C123万名

    D212万名

  • 10. 目前,我国对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分为三类()种进行管理。

    A10

    B12

    C18

    D21

    E23

  • 11. 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是什么?()

    A好奇与虚荣

    B追求刺激

    C朋友的怂恿和心理障碍

    D以上选项都是

  • 12. 海洛因的化学名称是()。

    A二乙酰吗啡

    B盐酸哌替啶

    C甲基苯丙胺

    D盐酸二氢埃托啡

  • 13. 鸦片、大麻、海洛因、可卡因是传统毒品

    A

    B

  • 14. 海洛因的化学名称是()。

    A二乙酰吗啡

    B盐酸哌替啶

    C甲基苯丙胺

    D盐酸二氢埃托啡

  • 15. 王某在多次贩毒后,因畏惧法律的严惩,主动前往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对他可以()。

    A从轻或减轻处罚

    B从重处罚

    C免于处罚

    D加重处罚

  • 16. 以下致幻毒品中()是从生长在墨西哥北部与美国南部的仙人球里提取的。()

    A吗啡

    B麦司卡林

    C古柯

    D麻古

  • 17. 下列那种属于兴奋剂?()

    A摇头丸

    B氟硝安定

    C巴比妥

    D吗啡

  • 18. 我国吸毒人员吸食的毒品中,吸食最多的毒品是( )。

    A传统毒品

    B合成毒品

    C新精神活性物质

  • 19. ()应当协助人民政府以及公安机关等部门,加强禁毒宣传教育,落实禁毒防范措施。

    A国家机关、社会团体

    B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C企事业单位

    D其他组织

  • 20. “替代种植”是一种针对毒品原植物产区的经济政策,主要是以科技为依托,积极帮助周边国家和地区利用农经作物及其他产业替代罂粟种植、毒品生产,以逐步削弱这些地区对毒品经济的依赖。在金三角地区主要替代种植的作物是()

    A大麻

    B香蕉

    C棉花

    D橡胶

  • 21.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禁毒公约是()。

    A《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

    B《海牙禁烟公约》

    C《61公约》

    D《88公约》

  • 22. ()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

    A麻醉药品

    B精神药品

    C新精神活性物质

  • 23. 某共同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分别住甲地、乙地、丙地、丁地,先后在甲、乙、丙、丁等地作案多起,后乙地公安机关最先接到有关报案,此案应由()公安机关管辖。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 24. 为了引起人们更广泛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定为“世界艾滋病日”。

    A3月14日

    B6月26日

    C9月10日

    D12月1日

  • 25. 人们常说“毒品猛于虎”,毒品的危害除了对身心的危害,严重摧残吸毒者的身体之外,还包括()。()

    A对家庭的危害

    B对社会的危害

    C对他人的危害

    D以上A和B

  • 26. 根据相关规定,以下不属于毒品的是()

    A大麻烟

    B吗啡

    C氯胺酮

    D砒霜

  • 27. 1929年5月27日,禁烟委员会向国民政府提出,以每年的6月3日虎门销烟为()纪念日

    A禁毒

    B禁烟

    C禁鸦片

  • 28. 在食品中掺用罂粟壳的行为,属于()。

    A不构成犯罪,也不用行政处罚

    B应行政处罚

    C构成强迫他人吸毒罪

    D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的行为

  • 29. 1996年,“金三角”头号大毒枭向缅甸政府投降,此人叫什么名字?()

    A埃雷拉

    B埃斯科瓦尔

    C坤沙

  • 30. 从毒品对人的中枢神经的作用看,可分为抑制剂、致幻剂和兴奋剂等,其中属于抑制剂的毒品种类是()。

    A巴比妥类

    B苯丙胺类

    C氯胺酮类

    D苯乙胺类

  • 1.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1条的规定,对毒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A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B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害的

    C应当逮捕的毒品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正在怀孕、哺乳自己未满一周岁的婴儿的妇女

    D拘留的毒品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的

  • 2. 在旧中国流行较多的毒品主要是以下哪几种?()

    A鸦片

    B吗啡

    C冰毒

    D摇头丸

    E海洛因

  • 3. 新精神活性物质又称:

    A策划药

    B实验室毒品

    CNPS

    D第三代毒品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所称毒品,是指(),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A鸦片、海洛因

    B甲基苯丙胺(冰毒)

    C吗啡

    D大麻、可卡因

  • 5. 吸毒危害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和新陈代谢,并导致多种疾病,吸毒过量还会造成什么后果?()

    A猝死

    B休克

    C昏迷

  • 6. 申请购买第一类中的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审批。()

    A第一类

    B第二类

    C公安机关

    D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 7.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发现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应当及时予以(),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A警告

    B制止

    C铲除

    D灭绝

  • 8. 现场检测结果应当___被检测人,并由___在检测报告上签名。()

    A当场告知

    B事后告知

    C被检测人

    D检测人

  • 9. 禁毒工作的方针是()。

    A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禁种、禁制

    C禁贩

    D禁吸并举

  • 10. 在选择戒毒药物时,应当考虑以下哪些因素?()

    A药物是否经过国家医药部门的审批

    B疗效是否确实

    C自身是否容易成瘾

    D副作用是否严重

  • 1. 麻黄素是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

    A

    B

  • 2. 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A

    B

  • 3. 吸毒人群中青少年所占比例较高,吸毒群体趋于低龄化。

    A

    B

  • 4. 戒毒人员应当在户籍所在地接受社区戒毒;在户籍所在地以外的现居住地有固定住所的,可以在现居住地接受社区戒毒。以上说法正确吗?

    A

    B

  • 5. 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入学、就业、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歧视戒毒人员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以上说法正确吗?

    A

    B

  • 6. 禁毒工作实行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方针。

    A

    B

  • 7. 我国《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A

    B

  • 8. 新闻、出版、文化、广播、电影、电视等有关单位,应当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进行禁毒宣传教育。

    A

    B

  • 9.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A

    B

  • 10. 国家鼓励公民、组织开展公益性的禁毒宣传活动。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