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氮化工艺考试题目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00分钟

已答人数:186

试卷答案:没有

试卷介绍: 重氮化工艺考试题目已经整理好,还能在线查看答案解析!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分级分为()。

    A相对无害作业、轻度危害作业、中度危害作业、高度危害作业

    B相对无害作业、轻度危害作业、中度危害作业、重度危害作业

    C轻度危害作业、中度危害作业、重度危害作业、极重度危害作业

  • 2. ()通风不属于爆炸危险场所通风措施。

    A自然

    B机械

    C设备内部

  • 3. HCl为()。

    A盐酸

    B硝酸

    C硫酸

  • 4. 亚硝酸钠泄漏时()。

    A无需防护

    B可直接接触泄漏物

    C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 5. 消防给水管道包括临时高压管道、高压管道和()管道。

    A低压

    B临时低压

    C中压

  • 6. 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危险源称为()级重大危险源。

    A

    B

    C

  • 7. 危险化学品企业向发证机关提出变更申请时,并提交建设项目()等相关文件、资料。

    A环保设施竣工验收

    B竣工验收

    C安全设施竣工验收

  • 8.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检测比重大于空气的有毒气体的检(探)测器,应靠近泄漏点,其安装高度应距地坪(或楼地板)( )m。

    A0.1-0.4

    B0.2-0.5

    C0.3-0.6

  • 9. 亚硝酸钠是略有()味的。

    A

    B

    C

  • 10. 关于换热器停车程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低温流体出口阀关闭后,再关闭高温介质出口阀

    B先关闭高温介质出口阀,再关闭低温流体出口阀关闭

    C同时关闭低温流体出口阀和高温介质出口阀

  • 11. 关键设备三级检查与监控是()自查与监控、车间巡查、企业检查。

    A主操

    B班长

    C岗位

  • 1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分感温报警器、()报警器、感光报警器和可燃气体报警器。

    A感烟

    B手动

    C自动

  • 13. 纯盐酸的熔点为()℃。

    A-114.8

    B-228.4

    C-228.4

  • 14. 呼吸带是指距离人的鼻孔()cm所包含的空气带。

    A30

    B50

    C80

  • 15.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并向劳动者公布。

    A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B向上级机构报告

    C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16. 受限空间作业须()人以上监护。

    A1

    B2

    C3

  • 17. 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一个婴儿每天应增加的不如时间为()个小时。

    A5

    B1

    C1.5

  • 18. 危险化学品单位未按照标准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可以并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A警告

    B停业整顿

    C依法取缔

  • 19. 氢氧化钠()。

    A不燃

    B助燃

    C可燃

  • 20. 对亚硝酸钠灭火时,需处在()。

    A下风向

    B火源中心

    C上风向

  • 1. 废水排放遵循清污分流,分类处理的原则。

    A

    B

  • 2. 受限空间作业,仅对设备作业部位进行氧气和有毒物监测,如进行用火作业,需进行可燃气体监测。

    A

    B

  • 3. 根据火灾爆炸危险性大小划定禁火区域。

    A

    B

  • 4. 苯胺与无机酸反应生成的铵盐易溶于水。

    A

    B

  • 5. 工艺处理不彻底,施工单位进行施工产生的事故,施工单位无责任。

    A

    B

  • 6. 盐酸和硫酸具有较强的酸性。

    A

    B

  • 7. 在重氮化装置现场灭火器旁可以吸烟。

    A

    B

  • 8. 公司任何技术管理岗位人员都可以进行生产工艺操作。

    A

    B

  • 9. MSDS也称作物质安全技术说明书。

    A

    B

  • 10. 若使用浓硫酸进行重氮化时可使用钢制反应器。

    A

    B

  • 11. 现场吸完烟的烟头可丢弃到废水池里。

    A

    B

  • 12. 物理爆炸指仅由物理因素变化而引起的爆炸。

    A

    B

  • 13. 用火作业过程中,用火人闻到有异味,发现车间人员在对附近设备进行物料处理,继续进行作业。

    A

    B

  • 14. 重氮化过程的工艺物料含有可燃物,因此应避免泄漏物料周围用火。

    A

    B

  • 15. BC型是指干粉灭火剂类型。

    A

    B

  • 16. 火灾对人的直接伤害形式,主要是高温灼伤和烟气毒熏。

    A

    B

  • 17. A某进入防爆区内因自身未释放静电发生起火,责任人为A某。

    A

    B

  • 18. 亚硝酸钠不具备还原性。

    A

    B

  • 19. 车间将一废旧不明容器进行动火改造,因长期敞口存放,不需进行动火分析。

    A

    B

  • 20. 亚硝酸钠属于强氧化剂。

    A

    B

  • 21. 火灾发生后,如果逃生之路已被切断,应退回室内、关闭通往燃烧房间的门窗,并向门窗上泼缓火势发展,同时打开未受烟火威胁的窗户,发出求救信号。

    A

    B

  • 22. 大型电气火灾可利用二氧化碳灭火。

    A

    B

  • 23. 常温下氮气和氧气不发生反应。

    A

    B

  • 24. 废水中盐酸浓度高于10%时,采用蒸馏法比较经济。

    A

    B

  • 25. 酸性嫩黄G燃料作为酸性染料主要应用于毛纺供应业。

    A

    B

  • 26. 氢氧化钠不会对人体引起灼伤。

    A

    B

  • 27. 为控制火灾等事故,应优先使用不燃或难燃物质代替可燃物,不用或少用强氧化剂。

    A

    B

  • 28. 亚硝酸钠175℃可以分解。

    A

    B

  • 29. 盐酸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A

    B

  • 30. 连续操作法进行重氮化反应提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但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