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氮化工艺考试试题(一)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00分钟

已答人数:136

试卷答案:没有

试卷介绍: 重氮化工艺考试试题(一)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承担安全评价的机构出具虚假报告和证明,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10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的罚款

    A1倍以上3倍以下

    B2倍以上4倍以下

    C2倍以上5倍以下

  • 2. 重氮化产生的废渣主要为()。

    A无机盐沉淀物

    B氮氧有机物

    C有机物自聚物

  • 3. 根据应急预案演练计划,()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A每季度

    B每半年

    C每年

  • 4.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处置安全生产费用,专门用于( )。

    A改善工作环境

    B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C改善职工经济条件

  • 5. 若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多种危险性,按其中()临界量确定。

    A最高的

    B最低的

    C任意一种

  • 6. 20%盐酸的沸点为()℃。

    A108.6

    B106.8

    C160.8

  • 7. 应当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的为()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A国务院和县级以上

    B县级以上

    C省级

  • 8. 在化工生产中,为了防止火灾爆炸的发生实现本质安全,可采用()。

    A固体取代液体

    B液体取代气体

    C难燃物或不燃物取代易燃材料

  • 9. 雾状水一般用于扑救可燃粉尘、纤维状物质、粮仓类火灾,或用于()火灾。

    A氢气

    B油类

    C电气

  • 10. 在含氮有机物焚烧时,可分解为氮氧化物的物料有()。

    A氮气

    B亚硝基化合物

    C苯胺

  • 11. 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工作体制、机制,统一领导、指挥职业卫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为()地方人民政府。

    A县级以上

    B省级

    C设区的市级

  • 12. 氢氧化钠不溶于()。

    A丙酮

    B甘油

    C乙醇

  • 13. ()是班组应急演练的第一责任人。

    A单位负责人

    B车间负责人

    C班组长

  • 14. 对1/2(PK1+PK2)值影响最大的是()。

    A温度

    B盐的浓度

    C取代基的性质

  • 15. 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辖区内的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备案材料报送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A每年

    B每季度

    C每半年

  • 16. 亚硝酸钠相对于密度为1的水的相对密度为()。

    A3.85

    B2.17

    C1.56

  • 17. 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

    A应急预案

    B处置方案

    C处理方案

  • 18. 预防和预警包括()、预警行动和信息报告与处置。

    A危险源监控

    B响应程序

    C信息发布

  • 19. 《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室内”检测报警点设在与有毒气体释放点距离()m以内。

    A1

    B2

    C3

  • 20. 芳胺类化合物在重氮化过程中充当()。

    A催化剂

    B重氮剂

    C萃取剂

  • 1. 常温下氮气和氧气不发生反应。

    A

    B

  • 2. 废渣可燃物浓度越高,燃烧热值越高。

    A

    B

  • 3. 物料储罐底部人孔打开,顶部人孔螺栓难拆,可用气焊去除。

    A

    B

  • 4. 酸性嫩黄G燃料作为酸性染料未应用于丝绸工业中。

    A

    B

  • 5. 职工甲在巡检过程中安全帽脱落,属于劳保穿戴不规范。

    A

    B

  • 6. 应急抢险人员可使用长管呼吸器进行重氮化物料泄漏的处理。

    A

    B

  • 7. 重氮化反应排出废水中含有少量盐酸。

    A

    B

  • 8. 氢氧化钠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A

    B

  • 9. 亚硝酸钠在地下水中有蓄积作用。

    A

    B

  • 10. 劳务派遣人员享有本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权利,并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义务。

    A

    B

  • 11. 应急预案就是应急演练方案,可随时修改。

    A

    B

  • 12. 装置改造后,需要重新修订岗位操作规程。

    A

    B

  • 13. 重氮化反应的操作方法不包括亚硝酸酯法。

    A

    B

  • 14. 夜间人员麻痹大意操作是引发火灾的一个因素。

    A

    B

  • 15. 重氮化反应排放的废气可以通过吸收法去除。

    A

    B

  • 16. 重氮化工艺废水主要来源有废酸碱和苯胺等。

    A

    B

  • 17. 应急演练为本单位的事,不能通知相邻单位。

    A

    B

  • 18. 焚烧使用的燃料用量与废渣中可燃物量成正比。

    A

    B

  • 19. 外来人员临时有事进入装置区内,时间短不必进行安全教育。

    A

    B

  • 20. 焚烧温度在900℃以下烟气产生的氮氧化物浓度较低。

    A

    B

  • 21. 液体能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改液体的闪点。

    A

    B

  • 22. 车间卫生等级划分为4级,其中1级、2级车间,应设置车间浴室。

    A

    B

  • 23. 车间内部新调岗人员现场作业造成的事故,间接原因是操作不熟练。

    A

    B

  • 24. 苯二甲酸二丁酯是一种萃取剂。

    A

    B

  • 25. 夏季防雷击着火主要措施是对现场接地线进行排查。

    A

    B

  • 26. 应急预案演练根据演练不能采取室内方式。

    A

    B

  • 27. 职业病鉴定实行两级鉴定制,省级职业病鉴定结论为最终鉴定。

    A

    B

  • 28. 向焚烧温度超过1000℃的焚烧炉中通入氨气来氧化氮氧化物降低其浓度。

    A

    B

  • 29. 受限空间作业的照明安全电压是32V。

    A

    B

  • 30. 氯乙酸具有腐蚀性。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