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266
试卷答案:没有
试卷介绍: 准备助听器四级验配师考试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助听器四级验配师考试题及答案吧,全面帮助你复习考点。
A5dB
B10dB
C15dB
D20dB
E25dB
A压缩比
B增益
C信噪比
D音量
E声音保真程度
A重度听力损失侧
B听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侧
C右耳
D左耳
E哪个耳朵都行
A耳内式助听器
B盒式助听器
C耳道式助听器
D完全耳道式助听器
E眼镜式助听器
A是指从刚能听见的最小声音强度到刚能引起不适或痛觉的最小声音强度的范围
B是指气导与舒适阈之间的动态范围
C若不舒适阈是100dBHL,气导是60dBHL,则听觉动态范围是40dB
D感音神经性聋的动态范围比传导性聋的窄
E若不舒适阈是90dBHL,气导是60dBHL,则听觉动态范围是30dB
A中间的灯亮绿灯
B亮黄灯
C亮红灯
D中间黄灯快速地闪烁
E3个灯同时亮绿灯并持续4s后熄灭
A10dB
B20dB
C30dB
D40dB
E50dB
A4
B598
C6
D7
E8
A250-1000Hz
B300-1000Hz
C500-1000Hz
D400-1000Hz
E600-1000Hz
A临界频带内的能量
B临界宽带外的能量
C临界频带外的能量
D临界窄带内的能量
E临界宽带内的能量
A耳间衰减
B耳间衰弱
C临界频带
D耳间衰增减
E有效掩蔽级
A40cm
B45cm
C50cm
D55cm
E60cm
A呼吸道
B消化道
C肠道
D生殖器
E口腔等皮肤黏膜
A出生体重(kg)+月龄*0.3kg
B出生体重(kg)+月龄*0.4kg
C出生体重(kg)+月龄*0.5kg
D出生体重(kg)+月龄*0.6kg
E出生体重(kg)+月龄*0.7kg
A中枢掩蔽
B阶梯掩蔽
C有效掩蔽级
D临界频带
E耳间衰减值
A信号
B不适阈
C纯音
D阈值
E响度范围
A0-5 dB
B5-10 dB
C10-15 dB
D15-20 dB
E25-30 dB
A预约到验配机构
B预约到佩戴者家中
C电话访问
D问卷调查
E网络视频
A受话器
B音量电位器
C传声器
D磁感线圈
E放大器
A受话器
B音量电位器
C传声器
D磁感线圈
E放大器
A受话器
B音量电位器
C传声器
D磁感线圈
E放大器
A10dB
B20dB
C30dB
D40dB
E50dB
A250Hz
B1000Hz
C2000Hz
D4000Hz
E8000Hz
A<
B△
C>
D*
E[
A耳轮脚
B耳屏
C耳轮
D耳舟
E外耳道峡部
A背景性问题
B客观性问题
C主观性问题
D检验性问题
E开放性问题
A改变衰减器量程
B测量不准确,而且示值小于真实值
C测量不准确,而且示值大于真实值
D示值大于真实值
E这样的测量结果应在读数中加以注明
A交流式声级计
B用干电池的电池式声级计
C直流式声级计
D直流稳定声级计
E便携式声级计
A器质
B混合
C传导
D感觉神经
E功能
A假阳性
B假阴性
C真阳性
D真阴性
E阳性
A中枢掩蔽
B阶梯掩蔽
C有效掩蔽级
D临界频带
E耳间衰减值
A声压级是指声压与参考声压的比值
B声压级是指声压与参考声压的比值取常用对数后的值
C声压级是指声压与参考声压的比值取常用对数后乘以10倍的积的值
D声压级是指声压与参考声压的比值取常用对数后乘以20倍的积的值
E声压级是指声压与参考声压的比值取常用对数后乘以30信的积的值
A8
B9
C10
D11
E12
A2
B3
C4
D5
E6
A父母双方均聋
B父母双方均不聋
C父母双方有一个为聋
D父母双方不聋,但有一个是携带者
E父母双方不聋,但均为携带者
A超过140次/min或在80次/min以下
B超过145次/min或在85次/min以下
C超过150次/min或在90次/min以下
D超过155次/min或在95次/min以下
E超过160次/min或在100次/min以下
A1
B2
C3
D4
E5
A婴儿
B幼儿
C围产
D胎儿
E新生儿
A外耳道湿疹
B外耳道炎
C耳疮
D耳硬化症
E耵聍栓塞
A打开软件的增益调试界面
B助听器验配软件二的增益曲线调试界面的第一种表达形式
C助听器验配软件二的增益曲线调试界面的第二种表达形式
D助听器验配软件二的增益曲线调试界面的第三种表达形式
E助听器验配软件二的增益曲线调试界面的第四种表达形式
A可接受的最大输出等于或稍低于患者的不舒适阈(根据听阈估计)
B可接受的最小输出值至少在患者听阈35dB以上,或稍微大声的言语不会导致助听器产生限制
C最适输出恰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中间,且患者实际应用的即为此处
D导致过度饱和
E不应使声音产生失真而使佩戴者感觉到声音不真实
AWord
BPublisher
CExcel
DOutlook
EAccess
A国际疾病分类(1CD-9、ICD-10)
B疾病分类
C科室
D手术分类(ICD-CM-3)
E年份
A一般项目
B病史
C体格检查
D辅助检查
E初步诊断
A未编辑过的表格在开启后,每个单元格的尺寸大小均为软件默认
B如果编辑内容超出了单元格的范围,可以通过鼠标任意扩大单元格的大小
C选中需要修改的单元格,然后单击“开始”选项卡的“格式”按钮,这时就会出现一个下拉菜单,在菜单中可以选择设置合适的行高和列宽,让文字台邑全部显示出来
D如果需要在已有数据的单元格中添加内容,只需要在待输入的单元格上双击右键
E当单元格内闪动的光标出现后就可以输入所需内容
A1-2岁小儿能说出几个词和自己的名字
B2-5岁能认识画上的东西
C1-2岁小儿能蹲着玩、爬台阶、双脚跳
D2-5岁小儿会系鞋带
E1-2岁因自我控制能力的加强,在进行小儿行为测听时,注意让小儿保持新鲜感,测试速度要快
A外耳道乳头状瘤
B外耳道胆脂瘤
C外耳道骨疣
D血管瘤
E纤维瘤、耵聍腺瘤
A宫内感染
B分娩时感染
C新生儿感染
D呼吸道感染
E宫外感染
A新生儿核黄疸
B新生儿溶血病
C新生儿窒息
D新生儿脐炎
E新生儿肺炎
A受检者侧坐,受检耳朝向检查者
B检查者和病人的头位应在同一平面上,检查过程中根据需要调整病人的头位
C检查者坐定后,调整额镜及光源,使额镜的反光焦点投照于受检耳之外耳道口处
D如检查小儿,家属则以两侧大腿挟持住小儿两腿
E检查小儿,则请其家属正坐于检查椅上,并将小儿抱坐于家属的一侧大腿上
A耳鸣
B头痛
C恶心
D眩晕
E呕吐
A用电池测试器测试电力是否足够,若没有电池测试器,可用手来做声反馈粗略测试。具体方法是:将耳背式助听器安装好电池放于手中,呈握鸡蛋状,握紧、放松,如此反复。这时助听器就会发出强、弱不等的啸叫声,这说明电池电力较为充足
B检查电池接触器是否生锈
C盒式助听器要检查传声耳机连接导线是否折断
D用汉语拼音发声(zh、ch、sh等),检查助听器,听声音是否有改变。如未出现失真,说明助听器工作正常
E助听器“T"挡是用于接收电话和利用磁感应线圈的开关,可以用手表来检查其功能如何,将助听器贴近指针式电子表表面,开关置于“T”挡,音量调至最大,用助听器软耳塞监听是否有“嗒嗒”声,如果“嗒嗒”声同手表一致,说明“T"挡完好
A慢
B快
C脉冲或脉冲保持
D峰值保持
E谷值保持
A精密声级计
B普通声级计
C标准声级计
D通用声级计
E高级声级计
A调查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
B调查者的希望和要求
C被调查者的选取方式和填答问卷的作用
D填写问卷的说明
E回复问卷的方式和时间,进行该项调查的人或组织的身份
A戴上它即使从侧面看也不易被发现
B无音量控制旋钮
C输出功率有限
D表面可安装音量控制旋钮,便于调整
E对具有相同听力损失的患者,佩戴CIC比佩戴ITC可以节省5-10dB的增益(尤其对高频部分),而能达到相同的听力放大效果
A感音性聋(耳蜗损伤),病变发生在耳蜗,主要由于耳蜗螺旋器的听毛细胞出现损伤或坏死,导致通过外耳、中耳传人内耳的声波不能被听毛细胞感受,使正常的蜗神经末梢不能出现兴奋性电活动,如噪声性聋和药物性聋
B神经性聋(蜗神经损伤),由于蜗神经及其以后部位的病变,使内耳听毛细胞在受到声波刺激后产生的电活动不能继续沿蜗神经产生兴奋性电活动,使上传到听觉脑干、皮层的通路受阻,如听神经病变
C中耳炎症,如咽鼓管阻塞、鼓膜炎、慢性卡他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中耳结核及肿瘤等
D中枢性聋(脑干和皮层病变),脑干以下各级听觉传导通路的功能正常,但由于脑干核团、神经传导通路病变,妨碍听觉信息上传到皮层听觉中枢;或者由于皮层病变导致传人信息的感觉障碍和分析综合能力下降,引起听觉功能减退,可因脑肿瘤、脑外伤和其他中枢性疾病引发
E耳外伤,如鼓膜外伤性穿孔、听骨链损伤等
A在助听器验配过程中若了解到有助听器验配转诊指标中的情况发生,如短期内发生的听力下降、耳痛、传导性聋、眩晕等,应及时推荐到临床医师处就医
B注意鉴别传导性和感音神经性耳聋
C全面把握听力图构型,并使助听器声学性能与之相适应
D鼓膜与外耳道底成45°-50°角
E正常鼓膜呈半透明乳白色,急性炎症时鼓膜充血、肿胀
A比较隐蔽、轻便
B表面可安装音量控制旋钮,便于调整
C更符合人耳感受声音的自然位置
D对具有相同听力损失的听障者,达到相同的听力放大效果
E耳内式助听器体积和面板面积相对较大,使双传声器技术较易得应用
A盒式
B耳内式
C耳背式
D耳道式
E眼镜式
A若双耳言语辨别得分差别很大,应防止对羞耳一侧的放大使得好耳一侧的听力变差。这是由于对病变严重的耳蜗进行声音放大可能使得来自好耳的信号在听觉通路传输过程中失真
B中枢听觉功能减退的患者双耳听觉可能不如使用一侧单独听声,有些可能由于长期不用双耳听声而导致功能退化。后者可能需要较长的适应期才能确定是否适合双耳选配助听器
C当一侧动态范围很窄时,可能只能选配动态范围较宽的一侧
D双耳复听意味着双耳交替听取同一纯音时感觉为不同的音高。此时双耳选配应慎重
E一侧不舒适阈很低时不宜双耳选配,该侧的动态范围也常常很窄。最好仅选配不舒适阈高和动态范围宽的一侧
A若为耳硬化症,计算听力损失的感音神经性和传导性部分之前,从骨导阈值中减去矫正值(250Hz:0dB:500Hz:5dB;1000Hz:10dB;2000Hz:13dB;3000Hz:10dB;4000Hz:6dB)
B把骨导听阈作为感音神经性部分,气骨导差作为传导部分
C单独基于听力损失的感音神经性部分计算OSPL90或RESR
D用0.875或90%)乘以听力损失的骨气导差,再加上前面所得的OSPL90值和RESR
E最适输出恰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中间
A增益(Gain)
B低频消减(Low-Cut或High-Pass)
C高频消减(High-Cut或Low—Pass)
D自动增益控制(AGC)
E输出(Output)
A在测试中,可以使用计算机键盘上的方向键控制测试频率及强度,或者直接使用鼠标点击相应功能键
B如果测试的听阈高于助听器发出的纯音音量上限,那么该频率就无法测得更大的强度
C测试结束后,要点“测试完成”按键
D在听力图显示窗口中有“使用NOAH听力图”和“使用原位听力图”两个选项
E纯音测听功能是使用助听器来实现纯音测听
A不同频率对言语的可懂度、舒适度起着重要的作用
B在助听器增益曲线调试中,频率的概念至关重要
C元音(如a、e、0)主要集中在低频区
D辅音和清辅音(如g、k、f、s)集中在中频、高频区
E言语中如果只有元音或只有辅音是无法让人听懂的,元音和辅音同时存在并达到平衡才可能提供清晰的语言
A大部分助听器的外壳土都有一些功能控制按钮,如音量开关、电源开关和程序转换按钮等
B部分助听器可以通过软件中点选“电弱”提示功能,当助听器电池低电量时,助听器将发出提示音,提醒使用者及时更换电池
C当耳背式助听器连接听觉辅助装置(无线调频系统或者直接音频输入)时,可以根据所处环境的不同,选择听觉辅助装置及传声器输入时其增益的对比调节
D助听器电池的使用寿命与助听器使用者的听力损失情况和佩戴使用环境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E听觉辅助装置调整,不需要时也可以直接关闭该功能
A软骨
B耳骨
C肌肉
D韧带
E皮肤
A便携式听力评估仪
B测听室
C安静的环境
D测听人员
E主频明确的音响器具如鼓(低频)、木鱼(中频)、哨子或铃声(高频)等
A测试前要确保听力障碍者的助听器为正常工作状态
B向受试者解释测试规则,即听到声音作出反应,依据受试者的年龄可采用听声举手或听声放物
C检查听力计工作状态,扬声器给声,测试音设定为脉冲啭音
D测试方法用减十加五法测得阈值,下一频率的起始给声强度是上一频率阈值的±10dB
E阈值的确定三次给声有两次重合可确定阈值
A定期校准听力计,常规要求每次进行声场测试之前都要按要求校准声场
B声场要定期进行校准,如果声场内的摆设发生变化或者测试音异常,要随时进行校准
C测试时双方的手机不必关闭
D测试人员要向家长解释清楚测试内容和目的,与受试者建立友好关系消除其紧张情绪
E测听室内温度要适宜,否则会影响受试者的情绪,影响测试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