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255
试卷答案:没有
试卷介绍: 本站为你提供助听器验配师基础知识全部试题及答案,包括助听器验配师基础知识模拟考试题及答案、历年真题试卷,欢迎各位前来做题。
A五个
B四个
C三个
D两个
E一
A频率
B声强
C波长
D振幅
E周期
A1%
B3%
C5%
D6%
E8%
A一
B二
C三
D四
E五
A人工耳蜗
B耳内式助听器
C全数字助听器
D炭精助听器
E电子管助听器
A半导体眼镜式助听器的传声器和受话器分别安装在两个镜腿上
B耳级(at-ear)眼镜式助听器的整个助听器都在单个镜腿上
C耳后式(behind-the-ear,BTE)助听器是所有半导体助听器中体积最小的
D陶瓷传声器仍然采用压电效压原理,但其频率响应宽阔平坦
E驻极体传声器,因对抗强声冲击的能力较强而被许多助听器所采用
A导声管与阻尼子、导声管和声孔
B导声管与耳模、导声管和阻尼子
C导声管和通气孔、导声管与声孔
D导声管与耳模、导声管和声孔
E导声管与耳模、导声管和通气孔
A喉腔
B咽腔
C口腔
D鼻咽腔
E声管
A咀嚼肌、闭合、开颌肌、张开
B开颌肌、闭合、提嚼肌、张开
C提颌肌、张开、咀嚼肌、闭合
D咀嚼肌、张开、开颌肌、张开
E咀嚼肌、闭合、提颌肌、张开
A小鸡、声强、猪、振幅
B猪、频率、小鸡、速率
C小鸡、振幅、猪、频率
D猪、速率、小鸡、振幅
E小鸡、振幅、猪、声压
A人类拥有声源定位能力的机制是声音传到双耳的时间、相位和强度的差异
B每个人的声源定位能力是不一样的
C单耳听觉可以确切判断声源的位置
D双耳听觉平衡的好坏是声源定位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E对于双听觉障碍患者而言,如果只对一侧耳朵进行助听,无论来自什么方向的声音大多数都会被听力阈值较好的一侧听到,这样就无法判定声源的方向
A440Hz、440Hz、440Hz
B880Hz、1320Hz、1760Hz
C0Hz、440Hz、1760Hz
D440Hz、1320Hz、2200Hz
E440Hz、880Hz、2200Hz
A增加,增加,低频声,高频声
B增加,增加,高频声,低频声
C增加,减少,低频声,高频声
D增加,减少,高频声,低频声
E减少,减少,低频声,高频声
A横波
B纵波
C横波和纵波
D横波纵波都不可以
E以上均不正确
A前庭上区、茎突孔
B茎突孔、面神经管区
C面神经管区、茎突孔
D蜗区、茎突孔
E前庭上区、蜗区
A“V”
B“U”
C“T”
D“O”
E“L”
A颤动、响亮、乐音、不颤动、不响兄、噪声
B不颤动、不响亮、噪声、颤动、响亮、乐音
C颤动、响亮、噪声、不颤动、不响亮、乐音
D不颤动、不响亮、乐音、颤动、响亮、噪声
E颤动、不响亮、噪声、不颤动、响亮、乐音
A舌
B唇
C齿
D腭
E喉
A13
B4
C5
D16
E11
A20~45
B0~100
C15~75
D60~85
E40~95
A框架式耳模
B半壳式耳模
C标准式耳模
D3/4骨架式耳模
E耳道式耳模
A675#
B13#
C312#
D10A#
E5A#
A2006年4月24日
B2007年4月24日
C2008年4月24日
D2008年2月24日
E2009年4月24日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D国务院计量行政管理部门
E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A2年、3个月
B3年、6个月
C5年、6个月
D8年、12个月
E10年、12个月
A出生3个月后,听到声音会寻找声源,对母亲的声音有反应
B6个月时已有对声源的定向能力
C9个月开始模仿大人的语声,并说出单字
D12个月会说1-2个有意义的字
E2岁还不能清楚地说一些单词
A1-2年
B2-5年
C3-7年
D5-10年
E5-15年
A患者在言语感知过程中没有利用听觉信息
B可以着重进行听觉和听一视觉的训练以提高交流能力
C视觉信息没有很好地利用,应对患者进行听一视觉的训练
D在训练开始时,患者往往对利用听觉没有信心
E应鼓励他们在交流中积极利用听觉信息
A辅音也叫“字音”
B辅音是由于阻碍部位的肌肉特别紧张,较强气流突破阻碍而成音
C发音器官各部分用力均衡
D从肺部呼出的气流在口腔或咽头不同程度地受到各部位不同方式的阻碍
E只有构成阻碍的起封闭气流作用的那部分特别用力
A软骨部
B骨壁
C鼓膜
D锤骨
E乳突尖小房
A形状
B直径
C长度
D位置
E对低频的衰减量
A掩蔽级差测试
B声源的定位
C偏侧测试
D主观测试
E双耳听觉整合测试
A挖耳引起外耳道皮肤损伤
B细菌感染
C脏水进入外耳道,长时间浸泡
D抵抗力下降
E营养不良
A突发性耳聋
B进行性耳聋
C波动性耳聋
D器质性耳聋
E功能性耳聋
A传导性听力下降
B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
C混合性听力下降
D鼓膜穿孔
E分泌性中耳炎
A自发性因素
B噪声
C耳毒性药物
D身体疾病
E精神紧张或精神受创伤
A在电声技术成熟之前,人们利用共鸣现象来分析复合音的组成或给乐器定音,使用德国物理学家Helmholtz(亥姆霍兹)发明的一套用黄铜制成的球形共鸣器
B亥姆霍兹共鸣器的每球有大小两个开口的管。大管接收外来的声源,声源频率与球体的固有频率一致时,就会产生共鸣,小管插入音乐家的耳中用来听辨定音
C亥姆霍兹共鸣器可以看做是弹簧振子在声学中的翻版
D封闭在球体中的气体就像一个弹簧,大管内的空气可以看做振子
E当外来声波传入大管时,其产生的气压波动会挤压(或拉拽)大管内的空气向下(或向上)运动,相应地改变了球体内的压强。由于球内的空气具有弹性,被压缩的气体会向上反弹,被拉拽的气体会向下回复。空气柱上下振动,从而产生一个共鸣音
A振源上下振动形成的波是横波
B振源左右振动形成的波是纵波
C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的波是横波
D在固体中传播的波一定是横波
E振源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形成的是横波
A神经元的个数
B神经冲动的位置
C神经冲动的速率
D发生冲动的神经的数量
E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
A听性脑干反应
B40Hz听觉事项相关电位
C声导抗
D耳声发射
E多频稳态反应
A集成电路助听器的体积比半导体助听器要小
B集成电路助听器功率普遍不高,仅适用于轻中度听力损失的患者
C助听器设计者考虑的主要是如何减小体积和电池功耗,减少电路的热噪声和失真,提高助听器的最大声输出,提供更大的选配灵活性
D为了避免对大声的过度放大引起患者不适,以自动增益控制(AGC) 电路为代表的一些非线性放大电路被许多助听器所采用
E一些功率较大的零部件因体积较大而无法被集成电路助听器采用面
A固定助听器
B可以使助听器的佩戴更加稳固、舒适
C满足患者在舒适和美观上的需要
D防止声反馈
E改善声学特性
A第一个
B第二个
C第三个
D第四个
E第五个
A速尿
B卡那霉素
C丁尿胺
D苯巴比妥
E顺氯胺铂
A对辅音而言,听力障碍对位置信息的影响小于对发音方式及声带振与否对信息的影响
B由于辅音音位的能量较低且频率高,而听力损失常常以高频区域主,所以听力障碍对辅音感知产的影响大于元音
C对元音而言,听力障碍对F1的影大于对F2的影响
D对超音段音位而言,听力障碍对率信息的影响大于对时间信息和度信息的影响
E不能仅仅用听力图来预测言语别率
A前
B低
C中
D高
E后
A声母
B韵母
C字母
D隔音符号
E声调
A听力障碍者的内耳及听觉神经系统
B听力障碍者和听力正常的人有不同的言语感知方式
C听力障碍者对声音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的感知能力下降
D听力障碍者听力阈值的变化在不同频率并不相同
E听力障碍者可借助强度的变化来了解声带是否振动及发辅音的位置
A保证受试者对词表的熟悉程度
B受试者文化背景高、知识面广
C所用的言语测试材料应简洁、易懂
D初次测试和多次刚同一词表测试
E编制10套或以上的词表
A骨蜗管
B前庭膜
C中阶
D前庭阶
E螺旋韧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