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11月25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763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2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11月25日专为备考2022年大学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下面不是茅盾的著名短篇小说集的是()。

    A《春蚕》

    B《沉落集》

    C《泡沫》

    D《烟云集》

  • 2. 曹禺的代表作是()。

    A《雷雨》、《日出》、《北京人》

    B《茶馆》、《屈原》、《北京人》

    C《茶馆》、《雷雨》、《日出》

    D《屈原》、《茶馆》、《雷雨》

  • 阅读培根《论学问》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有些书也可以请代表去读,并且由别人替我作出节要来;但是这种办法只适于次要的议论和次要的书籍,否则录要的书就和蒸馏的水一样,都是无味的东西。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因此,如果一个人写得很少,那末他就必须有很好的记性;如果他很少与人会谈,那么他就必须有很敏捷的机智;并且假如他读书读得很少的话,那么他就必须要有很大的狡黠之才,才可以强不知以为知。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学问变化气质。”不特如此,精神上的缺陷没有一种是不能由相当的学问来补救的,就如同肉体上各种的病患都有适当的运动来治疗似的。“地球”有益于结石和肾脏;射箭有益于胸肺;缓步有益于胃;骑马有益于头脑;诸如此类。同此,如果一个人心志不专,他顶好研究数学,因为在数学的证理之中,如果他的精神稍有不专,他就非从头再做不可。如果他的精神不善于辨别异同,那末他最好研究经院学派的著作,因为这一派的学者是条分缕析的人。如果他不善于推此知彼,旁征博引,他顶好研究律师们的案卷。如此看来,精神上各种的缺陷都可以有一种专门的补救之方了。

    1. 这段文字强调了哪三种治学方法?
  • 阅读梁实秋《谈时间》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所以有人宁可遁迹山林,享受那清风明月,“侣鱼虾而友麋鹿”,过那高蹈隐逸的生活。诗人济慈宁愿长时间地守着一株花,看那花苞徐徐展瓣,以为那是人间至乐。嵇康在大树底下扬槌打铁,“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刘伶“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掣榼提壶”,一生中无思无虑其乐陶陶。这又是一种颇不寻常的方式。最彻底的超然的例子是《传灯录》所记载的:“南泉和尚问陆亘曰:‘大夫十二时中作么生?’陆云:‘寸丝不挂!’”寸丝不挂即是了无挂碍之谓,“原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境界高超极了,可以说是“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根本不发生什么时间问题。

    2. 请解释“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中的“朝”与“须臾”。
  • 1. “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其中“艳羡”的意思是?
  • 2. 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
  • 1. 时间就是生命要求:鲁迅先生说:“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门外文谈》)请据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位专家向一群酒鬼宣传酒的危害。他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两个瓶子里分别注入酒精和蒸馏水,然后放入两只相同的虫子。几分钟后,酒精瓶中的虫子不再挣扎,而蒸馏水瓶子中的虫子依然活蹦乱跳。专家问道:“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一个酒鬼抢答:“人只要喝酒,肚子里就不会长虫子!”
    在生活中人经常会陷入误区。有时是因为愚昧,有时是因为执迷,有时则有可能是因为热爱……我们应怎样对待这样的问题呢?
    请以“误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 阅读鲁迅《风波》中的一段文宇,然后回答问题。
    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到夏天,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大家见了,都笑嘻嘻的招呼。九斤老太早已做过八十大寿,仍然不平而且康健。六斤的双丫角,已经变成一只大辫子了;伊虽然新近裹脚,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

    1. 在小说的结尾的场面描写中,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
  •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鸣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和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2. 文段中的“”斯楼”指的是什么楼?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