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4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171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试题(二)里面有着非常多的中级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常考题,大家快来做题吧。
A经济性
B便利性
C动态性
D虚拟性
A冒险业务
B理想业务
C成熟业务
D困难业务
A技术环境
B自然环境
C政治环境
D经济环境
A下降需求
B负需求
C不规则需求
D有害需求
A分析需求衰退原因,积极开拓新市场,开发原有产品的新用途或新市场
B通过提高价格、减少附加服务和项目等手段暂时限制需求水平
C努力开展市场营销研究和潜在市场范围的测量,进而开发有效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需求
D通过大力促销和商品演示,将产品所提供的利益与人们的自然需要联系起来,激发消费兴趣
A负需求是由于企业所提供的产品造成的消费者厌恶甚至回避的需求状态
B无需求产生的原因是人们不了解或者不习惯使用某产品
C对下降需求,市场营销者应采取更有效的沟通手段刺激需求
D针对有害需求市场营销者应劝导消费者放弃这种需求
A产品观念
B推销观念
C现代市场营销观念
D生产观念
A生产观念
B推销观念
C产品观念
D社会市场营销观念
A生产观念
B推销观念
C产品观念
D整体营销观念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
D促销观念
A生产观念
B推销观念
C产品观念
D现代市场营销观念
A人口细分
B地理细分
C心理细分
D行为细分
A地理细分
B心理细分
C人口细分
D行为细分
A购买时机
B购买动机
C个性
D价值取向
A人口变量
B行为变量
C心理变量
D地理变量
A购买欲望
B购买倾向
C购买习惯
D消费能力
A在制品定额法
B累计编号法
C生产周期法
D提前期法
A在制品定额法
B累计编号法
C生产周期法
D准时制法
A订单交货期
B生产库存计划
C生产进度计划
D生产采购计划
A70%以上
B50%以上
C20%以上
D10%以下
A生产调度
B在制品控制
C生产进度控制
D生产控制
A职工人数
B轮班工作时间
C全年工作日数
D工作班次
A选定代表产品
B以代表产品计算生产能力
C计算其他产品的换算系数
D计算其他产品的生产能力
A800
B1200
C1280
D1500
A制定目标
B控制决策
C测量比较
D实施执行
A利润
B成本
C劳动生产率
D产量
A产量
B工时消耗
C成本
D存货损失
A生产计划制订
B生产控制
C生产调度
D生产能力核算
A下一期的生产活动
B获取作业现场信息
C当前的生产过程
D在事前计划与执行中有关影响因素的预测上
A事中控制方式
B事后控制方式
C事前控制方式
D全员控制方式
A降低成本
B优化生产工艺
C准时生产
D提高产品质量
A降低成本
B优化生产工艺
C准时装配出厂
D提高产品质量
A年度生产计划
B战略生产计划
C中长期生产计划
D季度生产计划
E生产作业计划
A管理人员判断法
B转换比率分析法
C管理人员接续计划法
D马尔可夫模型法
E人员核查法
A通过对市场进行细分,详细了解细分市场顾客需求
B利用新的分销技术降低成本
C改变渠道环境和管理限制所产生的渠道差距
D调整各经销商间的关系
E引进新的分销专家,改进渠道运营
A质量感知差距
B个人偏好差异
C理性认识差距
D市场沟通差距
E服务传递差距
A网络信息技术的影响
B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C渠道横向一体化的影响
D顾客对商品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
E消费的“折中主义”
A渠道横向一体化的影响
B顾客对商品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
C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D消费的“折中主义”
E顾客不确定性的增加和承诺的丧失
A顾客对商品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
B顾客对商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C顾客不确定性的增加和承诺的丧失
D消费的“折中主义”
E顾客对商品售后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A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企业战略的分析与制定、评价与选择以及实施与控制,使企业能够达到其战略目标的动态管理过程
B企业战略管理的目标是提高企业整体优化的水平,使企业战略管理各个部分有机整合以产生集成效应
C企业战略管理关心的是企业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D高层战略管理者是总体战略的责任者,其战略管理的重点是使各职能部门的功能协调配合
E战略管理具有明显的主体导向特征
A降低战略的经济合理性
B失去了战略的灵活性
C员工必须有较高素质
D耗费较多的人力和时间
E强烈的企业文化可能会掩盖企业中存在的某些问题
A企业人员
B企业战略
C企业风格
D企业结构
E企业制度
A战略
B共同价值观
C风格
D结构
E技能
A杜邦分析法
BPESTEL分析法
C价值链分析法
D利润计划轮盘
E平衡计分卡
A受托方投入资金,委托方投入知识和技术
B研发的失败风险是共担的
C又称研发外包
D合作各方共同投入资金和技术
E研发的成本风险不是共担的
A自主研发
B合作研发
C研发外包
D应用研发
E联合研发
A适用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可比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
E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A核对订货信息的准确性
B检查所需的商品是否可得
C准备补交订货单或取消订单的文件
D审核客户信息
E发票的准备和邮寄
A管理层
B控制层
C作业层
D生产层
E物流层
A技术开发与研究联盟
B产业协调联盟
C营销联盟
D产品联盟
E股权式战略联盟
A购买供应者的大部分产品或服务
B不具有自主生产该产品的潜力
C有许多可供替代的供应者
D转向其他供应者的成本很低
E没有替代品
A价值链分析
B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C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D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E战略群体分析
A7.64%
B14.26%
C15.44%
D15.9%
A9.9%
B10.0%
C11.8%
D13.0%
A净收益观点
B净营业收益观点
C传统观点
D现代观点
A代理成本理论
B啄序理论
C动态权衡理论
D净收益观点
A大批量生产
B成批生产
C小批量生产
D单件生产
A1600号
B1800号
C2000号
D2500号
A1600号
B1800号
C2000号
D2500号
A各个车间可以平衡地编制作业计划
B生产任务可以自动修改
C提高生产质量
D可以用来检查零部件生产的成套性,
A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B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
C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
D固定资产的数量
A70000
B72000
C80000
D87500
A70000
B72000
C80000
D87500
A适当延长铣工车间每班的工作时间
B增加铣工车间铣床的数量
C通过挖潜,增加铣工车间生产面积
D调配部分铣工至其他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