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67
试卷答案:没有
试卷介绍: 聚题库整理了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模拟试题,里面包含多种题型,还有专业的答案解析!
A侦查人员对犯罪嫌疑人刑讯逼供取得的言词证据,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B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部门在审查中发现侦查人员以非法方法收集证人证言的,应当排除使用该证据
C合议庭对被告人审判前供述取得的合法性没有疑问的,可以直接对起诉指控的犯罪事实进行调查;对供述取得的合法性有疑问的,由人民法院对取证的合法性举证
D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排除
A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向其核实有关证据
B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可以查阅、摘抄、复制讯问笔录、提讯登记、采取强制措施或者侦查措施的法律文书等证据材料,但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的讨论记录、人民法院合议庭和审判委员会的讨论记录以及其他依法不能公开的材料除外
C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调取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未提交的在侦查、审查起诉期间收集的证明犯罪嫌疑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
D可以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提出意见
A3个月
B12个月
C5个月
D6个月
E2个月
A适用缺席审判程序的案件,由犯罪地、被告人离境前居住地或者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级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B人民法院缺席审判案件,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被告人的近亲属可以代为委托辩护人
C被告人死亡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止审理,但有证据证明被告人无罪,人民法院经缺席审理确认无罪的,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D对于缺席审判程序,在审理过程中,被告人自动投案或者被抓获的,人民法院应当终止审理
A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普通刑事案件,应当由审判员3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3人或者7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B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应当由审判员3-7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3人或者7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C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应当由审判员3-7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D人民法院审判上诉和抗诉案件,由审判员3人或者7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A依法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在人民法院宣告判决前,自诉人不能撤回自诉
B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在人民法院宣告判决前,自诉人可以同被告人和解,但是,只能在人民法院主持下进行
C自诉人可以对一审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提出上诉
D自诉人无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A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
B询问证人、被害人应当个别进行
C对被害人的人身检查,应征求被害人同意,不得强制检查
D侦查人员在侦查活动中发现的各种财物、文件,都可以查封、扣押
A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案卷材料、证据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不得以上述材料不充足为由而不开庭审判
B证据材料较多、案情重大复杂的案件,审判人员必须在开庭前召开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参加的庭前会议
C经人民法院通知,被告人的配偶作为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
D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的审理期限最长为6个月
A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B报请当地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C以无期徒刑和故意伤害罪判决的刑罚数罪并罚
D撤回死缓减为无期徒刑的材料,延长考验期限
A国家权力机关公职人员
B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中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
C国家机关中的所有工作人员
D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
A立法机关
B执法部门
C司法机关
D党政机关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监察机关
D公安机关
A公安机关
B省级以上监察机关
C最高人民检察院
D最高人民法院
A逃税罪
B抗税罪
C逃避追缴欠税罪
D骗取出口退税罪
A玩忽职守罪
B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
C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
D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A贪污贿赂
B徇私舞弊
C滥用职权
D重大贪污贿赂
A留置
B拘留
C逮捕
D监视居住
A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C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D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A3日内
B5日内
C10日内
D15日内
A12小时以内
B24小时以内
C36小时以内
D48小时以内
A只追究17周岁时所犯的强奸罪的责任
B因为两罪相同,只追究甲15周岁时所犯的强奸罪的责任
C因甲不满18周岁,对两次的责任都不予追究
D对于前后两次强奸行为,一并追究刑事责任
A被害人提出上诉
B被告人提出上诉
C被告人的近亲属未经被告人同意提出上诉
D被害人的近亲属提出抗诉
A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
B按犯罪地法律不受处罚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
C任何情况下都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D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应当不追究刑事责任
A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B辩论原则
C处分原则
D对等原则
A1个月内2次
B1个月内1次
C6个月内1次
D6个月内2次
A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
B爆炸案件
C投放虚假危险物质案件
D虚开发票案件
A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B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C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
D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
A乙公司的行为属于为他人虚开
B甲公司的行为属于为他人虚开
C丙公司的行为属于介绍他人为自己虚开
D李某的行为属于为他人虚开
A按撤诉处理
B缺席判决
C延期审理
D中止诉讼
E终结诉讼
A乙为原告;甲为被告
B乙父母为原告;甲父母为被告
C乙父母为原告;甲为被告
D乙为原告;甲父母为被告
A翻译人员
B侦查人员
C公诉人员
D审判人员
A非法出售发票罪
B非法购买发票罪
C出售伪造发票罪
D出售抵扣税款发票罪
A从轻处罚
B从宽处罚
C减轻处罚
D免除处罚
A《刑法》分则特别规定可以由单位实施的犯罪,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
B单位一般成员实施的犯罪,也可以构成单位犯罪
C刑法分则中虽然没有进行规定,但是只要符合单位犯罪的条件,就可以构成单位犯罪
D仅仅为单位个别或少数成员谋取非法利益的,也可以构成单位犯罪
A监察机关可以对涉嫌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以及可能隐藏被调查人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地方进行搜查
B在搜查时,应当出示搜查证,并有被搜查人或者其家属等见证人在场
C搜查女性身体,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
D监察机关进行搜查时,必须提请公安机关配合,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予以协助
A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税收征管秩序
B任何单位均可以成立本罪
C犯本罪的要求欠缴税款数额在1万元以上
D对本罪的犯罪分子执行罚金之前,应先追缴所欠税款
A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
B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连续任职不得超过3届
C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D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主任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A国家监察委员会
B国务院
C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D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A甲、乙同时以各自行为侵害同一对象,但彼此之间无意思联络
B甲、乙二人因为过失而侵害同一对象
C犯罪集团实施的犯罪
D甲偶遇实施犯罪行为后到处躲藏的乙,遂将乙藏在自己家中
A认为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
B认为需要补充核实的,应当退回监察机关补充调查,不可以自行补充侦查
C对于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起诉的情形的,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依法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D监察机关认为不起诉的决定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议
E对于补充调查的案件,应当在6个月内补充调查完毕。补充调查以2次为限
A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并可以改判小李为死刑立即执行
B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但不能改判小李为死刑立即执行
C应当在查清事实后改判
D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E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A侦查机关对小明采取取保候审,但由于小明不能提供保证人,也没钱交纳保证金,于是决定对小明采取监视居住
B小明被监视居住后,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
C小明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后,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在执行监视居住后24小时内通知小明的家属
D小明被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E小明在被监视居住期间违反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予以逮捕
A舒某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自己的辩护人
B舒某可以委托已加入外国籍的表妹担任辩护人
C舒某可以委托其哥哥担任辩护人
D舒某委托的辩护律师可以为舒某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
E舒某委托的辩护律师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有关本案的案卷材料
A因王某已表示不上诉,因此在第一审判决书送达后,人民法院即可将其交付执行
B在上诉期限内,被告人王某仍然可以提起上诉
C在上诉期限内,被告人张某有权撤回上诉
D在上诉期满后,被告人张某便无权撤回其上诉
E被告人应当在一审判决作出之日起10日内提起上诉
A对有职务违法行为的公职人员,按照管理权限,直接或者委托有关机关、人员,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者予以诫勉
B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
C对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负有责任的人员,按照管理权限对其直接作出问责决定,或者向有权作出问责决定的机关出问责建议
D对监察对象所在单位廉政建设和履行职责存在的问题等提出监察建议
E监察机关经调查,对没有证据证明被调查人存在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撤销案件,并通知被调查人所在单位
A监察机关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后,应当遵守脱密期管理规定,严格履行保密义务,不得泄露相关秘密
B监察人员辞职、退休5年内,不得从事与监察和司法工作相关联且可能发生利益冲突的职业
C对监察人员打听案情、过问案件、说情干预的,办理监察事项的监察人员应当及时报告,有关情况应当登记备案
D发现办理监察事项的监察人员未经批准接触被调查人、涉案人员及其特定关系人,或者存在交往情形的,知情人应当及时报告,有关情况应当登记备案
E监察机关应当依法公开监察工作信息,接受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
A上级监察机关可以办理下一级监察机关管辖范围内的监察事项
B上级监察机关必要时可以办理所辖各级监察机关管辖范围内的监察事项
C监察机关之间对监察事项的管辖有争议的,由其共同的上级监察机关确定
D上级监察机关只能将其所管辖的监察事项指定下级监察机关管辖
E监察机关认为所管辖的监察事项重大、复杂,需要由上级监察机关管辖的,可以报请上级监察机关管辖
A监察机关调查涉嫌贪污贿赂犯罪,可以依照规定冻结涉案个人的存款
B监察机关调查涉嫌贪污贿赂犯罪,可以依照规定冻结涉案单位的存款
C监察机关调查涉嫌失职渎职犯罪,可以依照规定冻结涉案个人的基金份额
D监察机关调查涉嫌失职渎职犯罪,可以依照规定冻结涉案个人的银行账户
E冻结的财产经查明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查明后7日内解除冻结,予以退还
A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监察机关
B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接受其监督
C监察机构、监察专员对派驻或者派出它的监察委员会负责
D国家监察委员会领导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
E上级监察委员会领导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
A监察机关对于报案或者举报,应当接受并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B对于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应当移送上级监察机关处理
C监察机关对监察对象的问题线索,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提出处置意见,履行审批手续,进行分类办理
D线索处置情况应当定期汇总、通报,定期检查、抽查
E省级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报国家监察委员会备案,留置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
A监察对象对监察机关作出的涉及本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1个月内,向作出决定的监察机关申请复审
B监察对象对监察机关作出的涉及本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向作出决定的监察机关申请复审后,复审机关应当在2个月内作出复审决定
C监察对象对复审决定仍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审决定之日起1个月内,向上一级监察机关申请复核
D监察对象对复审决定仍不服的,向上一级监察机关申请复核后,复核机关应当在2个月内作出复核决定
E复审、复核期间,停止原处理决定的执行
A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B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C监察机关在工作中需要协助的,有关机关和单位应当根据监察机关的要求依法予以协助
D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E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监督、调查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可视情况予以公开
A民营企业管理人员
B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C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的公务员
E工商业联合会机关的公务员
A留置是监察机关根据《监察法》可以实施的一种强制措施
B公检法机关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授权也享有留置权
C留置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两次,每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1个月
D留置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
E对被调查人采取留置措施后,一般应当在24小时以内,通知被留置人员所在单位和家属
A对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或者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B对于自诉案件,法院可以进行调解
C判决宣告前,自诉案件的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自诉人可以撤回自诉
D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或者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在诉讼过程中,可以对自诉人提起反诉
E自诉案件的审理期限不同于普通公诉案件第一审的审理期限
A监察对象的大学同学甲
B检举人的父亲乙
C与办理的监察事项有利害关系的丙
D与办理的监察事项有利害关系的丙的妹妹丁
E担任过本案证人的戊
A自动投案,真诚悔罪悔过的
B积极配合调查工作,如实供述监察机关还未掌握的违法犯罪行为的
C积极退赃,减少损失的
D具有自首、立功表现的
E案件涉及国家重大利益情形的
A留置法定期限届满,不予以解除的
B查封、扣押、冻结与案件无关的财物的
C应当解除查封、扣押、冻结措施而已经解除的
D贪污、挪用、私分、调换以及违反规定使用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的
E违反法律法规、侵害被调查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A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录像
B询问笔录应当交证人核对,对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他宣读。如果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证人可以提出补充或改正
C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应当进行侦查实验
D侦查人员在侦查活动中发现可以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无罪的各种财物、文件的,应当查封、扣押;与案件无关的财物、文件,也可以进行查封、扣押
E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获取的材料,只能用于对犯罪的侦查、起诉和审判,不得用于其他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