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共基础知识》9月12日

考试总分:23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714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2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共基础知识》9月12日专为备考2022年公共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A

    B

  • 2. 法治的含义就是依照法律的规定治理国家,而不是按人的意志。  

    A

    B

  • 3. 作为法治理念的公平正义,是指社会成员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公平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到法律的保护。()

    A

    B

  • 4. 坚持依法治国,需要发挥法律的作用,反对以德治国,以法治代替德治。()

    A

    B

  • 5.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2条中的“公安机关发现”指的是公安机关发现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

    A

    B

  • 1. 下列关于自然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雾霾通常呈黄色或黄灰色,吸入后有害

    B露水会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危害

    C雾和云是由于温度下降造成的

    D彩虹有时会同时出现两条

  • 2. 下列事项中,只能由法律设定的是()。

    A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的行政强制措施

    B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市场准入许可

    C责令停产停业的行政处罚

    D冻结存款、汇款的行政强制措施

  • 3. 面对国内市场上冰箱生产厂家的激烈竞争,我国某冰箱生产企业在市场上率先进行降价,以此提高市场占有率,这种行为()。

    A属于不正当竞争

    B说明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

    C降低企业冰箱的价值量

    D违背商品价值规律

  • 4. “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这句话反映的哲学原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

    B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事物内部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D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 5. 下列哪一种说法不能反映群众参与决策的情况?()

    A一个好汉三个帮

    B众人划桨开大船

    C三个和尚没水喝

    D十根筷子折不断

  • 1. 交通肇事并具有下列哪些情形的,应追究刑事责任?()

    A致3人死亡,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B致2人死亡,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C酒后驾驶致1人重伤,负事故主要责任的

    D造成财产损失50万元,负事故全部责任的

  • 2. 公平正义理念对公安工作的具体要求包括()。  

    A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

    B坚持秉公执法

    C坚持以公开促公正

    D坚持公正与效率并重

  • 3.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模光可在多模光纤中传输,多模光可在单模光纤中传输

    B单模光可在多模光纤中传输,但多模光不能在单模光纤中传输

    C单模光不能在多模光纤中传输,但多模光能在单模光纤中传输

    D单模光不能在多模光纤中传输,多模光不能在单模光纤中传输

  • 4.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内陆有良好开发利用条件的地区有()。

    A内蒙古北部

    B甘肃

    C新疆北部

    D松花江下游

  • 5. 下列属于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的重要论断有()。

    A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B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1. 简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战略安排。
  • 2.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 3.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幵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牢牢把握深人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的根本任务,努力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具体目标,确保这次主题教育取得预期效果。 问题:请谈谈你对“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的理解。
  • 4. 如何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
  • 潘某经朋友侯某介绍认识李某,潘某答应借给李某十万元,由李某向潘某出具借条写明“今借潘某人民币十万元整,利息一分”,落款为李某。应潘某要求,侯某出具字据,上书“如果李某不归还潘某借款,由本人负责。”落款为侯某。潘某在给李某钱时预先收取了第一年的利息一万元,李某实际只拿到9万元。一年期满后,潘某要求李某支付第二年的利息,李某手头较紧,希望潘某宽限时间,潘某感到李某经济状况不佳,遂要求李某尽快归还十万元,经过半年8次催要,李某始终以各种理由拖延拒绝还款,于是潘某将李某诉告法院,要求李某返还十万元欠款,并按年率10%支付利息。案件开庭后,李某在法庭调查阶段表示自己书写的借条金额十万元不真实,被潘某扣了一万元利息实际只借得9万元,自己做生意已经全部赔光,无钱归还。另外借条上的“利息一分”指的是“一分钱”现在自己只欠潘某一分钱利息。另潘某的诉讼代理人在庭外调查发现李某在庭审开始前3天将自己一块价值5万元的手表公证赠与其女友秦某,现李某名下并无财产。

    5. 如果你是本案法官,借条中的利息约定应按年利10%还是一分钱来判定?为什么?  
  • 1. 党章对党的根本宗旨是怎样完整、科学的表述的?
  • 1. 党的纪律主要包括哪些?
  • 2. “两学一做”的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