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共基础知识》8月4日

考试总分:22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776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2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共基础知识》8月4日专为备考2022年公共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教唆犯罪的行为只能是积极的作为,而不能是消极的不作为。

    A

    B

  • 2.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A

    B

  • 3. 坚持依法治国,需要发挥法律的作用,反对以德治国,以法治代替德治。  

    A

    B

  • 4. 作为法治理念的公平正义,是指社会成员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公平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到法律的保护。  

    A

    B

  • 5.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含着“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A

    B

  • 1. 研究耐盐碱的海水稻,有助于突破我国18亿亩有限的耕地资源约束,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人类水资源、可耕地和粮食三大危机。下列关于海水稻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野生耐盐碱水稻的出现,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水稻的耐盐性和不耐盐性属于相对性状

    C通过杂交水稻技术,可以增加海水稻的优势

    D海水稻的细胞壁可以阻止盐碱等分子的进入,因此可以达到耐盐碱的目的

  • 2. 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

    A培根

    B牛顿

    C拉瓦锡

    D爱因斯坦

  •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总体战略又称公司层战略

    B竞争战略主要考虑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的竞争问题

    C职能战略又称竞争战略

    D职能战略的重点是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使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

  • 4. 辐射指的是能量在空间传播的过程。下列关于辐射的一些说法不成立的是()。

    A辐射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是非电离辐射

    B人们就医时接触到的CT、X光、胸透等,属于电离辐射

    C手机、电脑、无绳电话、微波炉、浴霸、冰箱等,均为非电离辐射

    D电离辐射能量较大,但不必过度担心;高铁、地铁属于此类辐射

  • 5. 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即()。

    A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B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C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D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 1. 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的新型国际关系。

    A相互尊重

    B公平正义

    C互不干涉

    D合作共赢

  • 2. 政法各部门共同致力于公平正义目标的实现,应贯彻的刑事基本原则有()。  

    A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B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依法行使职权

  • 3. 十九大报告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人推进,()、()、()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A法治生活

    B法治国家

    C法治政府

    D法治社会

  • 4.
  • 5. 执法公正包括()。

    A实体公正

    B程序公正

    C事实公正

    D法律公正

  • 1.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 2. 如何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
  • 3. 简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战略安排。
  • A市光明公司业务员甲某和本公司另一名业务员乙某代表公司按合同接受4万打进口某产品时,两人发现有溢货现象,即港商多发了200打。甲某让乙不要把这一情况告诉别人。几天后,甲某将200打该产品卖给B市个体商经营者丙某,单价为200元,并让丙将货款4万元汇到C市甲原工作过的C市外贸公司账上。然后,甲经多方疏通关系,从C市外贸公司账户上提走了4万元现金,甲与乙二人平分了4万元。后港方发现多发了货,找到A市光明公司,遂案发。案发后,甲与乙对上述事实供认不讳。

    4. 如果光明公司全部股东均为私人,则甲与乙的行为构成了什么罪?
  • 潘某经朋友侯某介绍认识李某,潘某答应借给李某十万元,由李某向潘某出具借条写明“今借潘某人民币十万元整,利息一分”,落款为李某。应潘某要求,侯某出具字据,上书“如果李某不归还潘某借款,由本人负责。”落款为侯某。潘某在给李某钱时预先收取了第一年的利息一万元,李某实际只拿到9万元。一年期满后,潘某要求李某支付第二年的利息,李某手头较紧,希望潘某宽限时间,潘某感到李某经济状况不佳,遂要求李某尽快归还十万元,经过半年8次催要,李某始终以各种理由拖延拒绝还款,于是潘某将李某诉告法院,要求李某返还十万元欠款,并按年率10%支付利息。案件开庭后,李某在法庭调查阶段表示自己书写的借条金额十万元不真实,被潘某扣了一万元利息实际只借得9万元,自己做生意已经全部赔光,无钱归还。另外借条上的“利息一分”指的是“一分钱”现在自己只欠潘某一分钱利息。另潘某的诉讼代理人在庭外调查发现李某在庭审开始前3天将自己一块价值5万元的手表公证赠与其女友秦某,现李某名下并无财产。

    5. 如果你是本案法官,借条中的利息约定应按年利10%还是一分钱来判定?为什么?  
  • 1. 党章对党的根本宗旨是怎样完整、科学的表述的?
  • 1. 党的纪律主要包括哪些?
  • 2. “两学一做”的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