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及答案(03706)

考试总分:98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420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6年10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及答案(03706)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人们的理想信念从根本上讲不是一成不变的,处于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人们会有不同的理想信念,这说明,理想信念具有()。

    A思想性

    B自发性

    C时代性

    D多样性

  • 2. 人类社会需要道德,也产生和发展了道德。关于道德起源的科学解释是()。

    A道德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

    B道德是动物合群感和社会本能的简单延续

    C道德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D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 3. 道德建设的核心体现并决定着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着道德领域的种种道德现象。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以人为本

    D为人民服务

  • 4. 下列选项中,属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是()。

    A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B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D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 5. 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我国的政体是()。

    A多党合作制

    B社会主义公有制

    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6. 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有不同的类别,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属于()。

    A人身自由

    B社会经济权利

    C政治权利和自由

    D教育科学文化权利

  • 7. 按照我国《继承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是()。

    A父母

    B祖父母

    C外祖父母

    D兄弟姐妹

  • 8. 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

    A民法

    B商法

    C经济法

    D行政法

  • 9. 国家对散见于不同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同属某一类的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休干和补充的立法活动是()。

    A法律修改

    B法律清理

    C法律编纂

    D法律汇编

  • 10. 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其中依当事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事实是()。

    A法律事件

    B法律行为

    C法律责任

    D法律后果

  • 1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部署,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  

    A多党合作

    B党的领导

    C以德治国

    D人民民主

  • 1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本质要求的是()。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公平正义

    D服务大局

  • 13. 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基本要求的是()。

    A爱护公物

    B遵纪守法

    C邻里团结

    D服务群众

  • 14. 无论从事什么职业的人,都应该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这是职业道德中()。

    A诚实守信的要求

    B爱岗敬业的要求

    C办事公道的要求

    D奉献社会的要求

  • 15.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和倡导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

    A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B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C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

    D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 16.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古代先贤主张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礼之用,和为贵”等,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

    A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精神

    B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的精神

    C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D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精神

  • 17. 为了使个人的交往行为能够引起他人的良好反映,应该正确运用人际交往的方法和艺术。下列选项中,体现了这种方法和艺术的是()。

    A时刻提防,猜疑他人

    B孤傲冷漠,不苟言笑

    C宽容友善,诙谐幽默

    D无限拉近人际空间距离

  • 18. 健康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是一个人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必备条件。下列选项中,属于不良心理状态的是()。

    A功利主义的人生目的

    B享乐主义的人生目的

    C个人主义的人生目的

    D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 19. 人生目的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历史上和现实中出现的人生目的五花八门、形形色色,其中科学、高尚的人生目的是()。

    A功利主义的人生目的

    B享乐主义的人生目的

    C个人主义的人生目的

    D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 20. 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

    A历史观

    B自然观

    C人生观

    D世界观

  • 21. 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祖国还不够富裕的时候,不妄自菲薄;在强国大国的压力面前,不奴颜婢膝;面对金钱地位的诱惑,不丧失国格人格;面对侵略者的武力威胁,不屈膝投降。这是()。

    A民族自尊的体现

    B时代精神的体现

    C历史传统的体现

    D风俗习惯的体现

  • 22.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这体现的是中华民族()。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D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 23. 我们的祖国之所以可爱,不仅因为它拥有辽阔的土地、壮丽的河山、丰富的物产,更因为她拥有世世代代升息在这片土地上的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的亿万人民。这段话说明的是()。

    A热爱故土山河是爱国主义的首要表现

    B热爱骨肉同胞是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

    C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

    D热爱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 24. 邓小平曾经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由此可见,理想信念是()。

    A人们的主观意志

    B人们的丰富想象

    C人生的现实境遇

    D人生的精神支柱

  • 25.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全社会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属于()。

    A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B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C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D道德层面的价值要求

  • 1. 简述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
  • 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 3. 如何理解和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4. 简述宪法的特征。
  • 5. 简述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和办法。
  • 1. 联系实际论述追求理想必须艰苦奋斗。
  • 2. 联系实际论述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 3. 论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