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经济法概论自考真题答案(00244)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471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成人自考考试2009年1月经济法概论自考真题答案(00244)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Morelly)和德萨米(Dezamy),分别在其著作《自然法典》(1755年)和《公有法典》(1842年)中提及“经济法”的概念,他们都认为经济法是( )

    A市场法

    B分配法

    C行政法

    D民商法

  • 2. 经济法学基本框架的二元结构是( )

    A总则和分则

    B市场规制和宏观调控

    C总论和分论

    D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

  • 3. 经济法是调整现代国家在什么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A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

    B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

    C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

    D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

  • 4. 经济法与宪法的关系是( )

    A实体法与程序法

    B部门法与基本法

    C普通法与特别法

    D普通法与根本法

  • 5. 经济法的内在价值也可称为( )

    A主观价值

    B客观价值

    C评判价值

    D实用价值

  • 6. 在市场规制法领域,主要体现调制法定原则的是( )

    A调控权、规制权、竞争权

    B调控权、规制权、消费者权

    C规制权、竞争权、消费者权

    D调控权、竞争权、消费者权

  • 7. 依据对调整对象的二元划分,可以将经济法主体分为( )

    A调控主体和受控主体

    B调制主体和调制受体

    C宏观调控主体和市场规制主体

    D宏观调控法主体和市场规制法主体

  • 8. 经济法上的调制受体依法享有法律赋予市场主体的一切基本权利,这些权利可以统称为   ( )

    A经济自由权

    B经营自主权

    C财产权

    D消费者权利

  • 9. 下列程序中属于非正式程序的是( )

    A预算的编制程序

    B股票的发行程序

    C计划的审批程序

    D道义劝告程序

  • 10. 经济法运行的起点是( )

    A立法

    B执法

    C司法

    D守法

  • 11. 宏观调控的主导一方是( )

    A政府

    B企业

    C市场

    D消费者

  • 12. 宏观调控法的核心问题是( )

    A宏观调控概念的界定

    B宏观调控手段分类

    C宏观调控法基本原则的确立

    D宏观调控权的界定及其配置

  • 13. 财政法所调整的,在财政活动中形成的最主要、最广泛的社会关系是( )

    A财政体制管理关系

    B财政收支管理关系

    C财政程序管理关系

    D财政平衡管理关系

  • 14. 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将部分财政收入无偿让渡给其他各级次政府、企业和居民时所发生的财政支出是( )

    A采购支出

    B专项支出

    C转移支付

    D福利支出

  • 15. 我国增值税的低税率为( )

    A17%

    B13%

    C6%

    D4%

  • 16. 税收征纳程序法律制度的核心和关键是( )

    A税务管理制度

    B税款征收制度

    C纳税申报制度

    D税务检查制度

  • 17.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执行货币政策的需要,可以决定对商业银行贷款的数额、期限、利率和方式,但贷款的期限不得超过( )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 18. 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始于( )

    A1913年美国《联邦储备法》

    B1935年美国《银行法》

    C1957年《德意志联邦银行法》

    D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

  • 19. 在西方国家中计划立法时间最早、历时最长、最具特色而且经济计划理论也最为完备的发达国家是( )

    A德国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 20. 最经常、最直接、也最具广泛性的计划监督和检查是( )

    A权力机关的监督检查

    B行政管理机关的监督检查

    C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

    D社会监督检查

  • 21. 被认为是市场规制法特别是反垄断法产生标志的法律是( )

    A《鲁宾逊·帕特曼法》

    B《谢尔曼反托拉斯法》

    C《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D《克莱顿法》

  • 22. 由于市场规制法与其他法相比往往具有兜底性质,当市场规制法与其他法责任发生竞合时()

    A适用市场规制法责任和其他法责任较重者

    B适用市场规制法责任和其他法责任较轻者

    C适用市场规制法责任

    D适用其他法责任

  • 23. 认定市场支配地位的依据主要是( )

    A市场行为

    B市场进入退出障碍

    C交易自由度

    D市场份额

  • 24. 以排除或限制市场竞争为目的,限制外地经营者的商品或服务进入本地市场,或者限制本地经营者的商品或服务进入外地市场的行为是行政性( )

    A强制交易

    B限制市场准入

    C强制经营者限制竞争

    D限制市场退出

  • 25. 某商厦促销空调机,在门口广告牌上写明:“凡在本商厦购买空调者,给予总价款3%的回扣”,后被人举报到有关部门,经调查发现该商厦给付的回扣,账面上均有明确记载。该商厦给付回扣的行为是( )

    A不正当竞争行为

    B变相行贿行为

    C正当的促销交易行为

    D降价排挤行为

  • 26.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抽奖式有奖销售的最高奖金额不得超过( )

    A1000元

    B3000元

    C5000元

    D8000元

  • 27. “售出商品概不退换”侵犯了消费者的( )

    A保障安全权

    B公平交易权

    C自主选择权

    D监督批评权

  • 28. 消费者协会可以( )

    A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

    B从事商品经营

    C从事营利性服务

    D在收取经营者的费用后,向社会推荐商品和服务

  • 29. 最早提出“自然垄断”概念的是( )

    A托马斯·法勒

    B亚当·斯密

    C穆勒

    D凯恩斯

  • 30. 在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 )

    A25%

    B35%

    C50%

    D75%

  • 1.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

    A调制法定原则

    B调制适度原则

    C调制绩效原则

    D平衡协调原则

    E公平正义原则

  • 2.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它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表现为( )

    A金融是资金运动的“信用中介”

    B金融是提高生产力的“粘合剂”

    C金融可以增进社会和谐

    D金融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

    E金融可调剂社会贫富

  • 3. 财政的职能主要有( )

    A弥补财政赤字的职能

    B平衡协调的职能

    C分配收入的职能

    D配置资源的职能

    E保障稳定的职能

  • 4. 对虚假陈述可以着重从下列哪些方而判断?( )

    A认知的致误性

    B受众的一般性

    C认知的常态性

    D广告的整体性

    E致误的可能性

  • 5. 下列属于阻碍性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有( )

    A掠夺性定价

    B过剩生产

    C独家交易

    D强制交易

    E差别待遇

  • 1. 经济法主体
  • 2. 行政性垄断
  • 3. 定额税率
  • 4. 国债
  • 5. 商业贿赂
  • 1. 简述经济法宗旨中的重要目标。
  • 2. 简述宏观调控法的调整对象。
  • 3. 简述税收的特征。
  • 4. 简述认定特别市场的依据。
  • 5. 简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含义和危害。
  • 1. 论经济法的现代性。
  • 1. 2006年,某市拟新成立一家城市商业银行的方案报请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该方案部分内容如下:
    (1)该城市商业银行筹资1亿元人民币作为注册资本,成立时筹措5000万元人民币,待批准成立后3个月内筹足剩余的5000万元人民币。
    (2)该城市商业银行准备设立2个分支机构,总行主管管理工作,主要业务由分支机构承担,各分支机构实行独立核算,对各自的经营业务承担民事责任,总行拨付给2个分支机构的营运资金总额为6500万元人民币。为尽快产生效益,发起人还计划在银行成立后将进行两笔业务,一笔是购买政府债券1000万元人民币,另一笔是向该城市商业银行股东之一的本市太平洋超市提供100万元人民币的信用贷款,该太平洋超市的董事长兼任该商业银行的董事。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设立方案哪些不符合《商业银行法》的规定?为什么?
    (2)发起人计划在银行成立后将进行的两笔业务是否符合《商业银行法》的规定?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