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7月6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403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2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7月6日专为备考2022年大学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诗经》中用于宗庙祭祀的诗歌属于()

    A

    B

    C

    D

  • 2. 下列诗歌中表现隐居生活的是()

    A《西洲曲》

    B《登高》

    C《终南别业》

    D《安定城楼》

  • 阅读老舍《骆驼祥子》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小题。 祥子的生活多半仗着这种残存的仪式与规矩。有结婚的,他替人家打着旗伞;有出殡的,他替人家举着花圈挽联;他不喜,也不哭,他只为那十几个铜子,陪着人家游街。穿上杠房或喜轿铺所预备的绿衣或蓝袍,戴上那不合适的黑帽,他暂时能把一身的破布遮住,稍微体面一些。遇上那大户人家办事,教一干人等都剃头穿靴子,他便有了机会使头上脚下都干净利落一回。脏病使他迈不开步,正好举着面旗,或两条挽联,在马路边上缓缓的蹭。 可是,连作这点事,他也不算个好手。他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既没从洋车上成家立业,什么事都随着他的希望变成了“那么回事”。他那么大的个子,偏争着去打一面飞虎旗,或一对短窄的挽联;那较重的红伞与肃静牌等等,他都不肯去动。和个老人,小孩,甚于至妇女,他也会去争竟。他不肯吃一点亏。 打着那么个小东西,他低着头,弯着背,口中叼着个由路上拾来的烟卷头儿,有气无力的慢慢的蹭。大家立定,他也许还走;大家已走,他也许多站一会儿;他似乎听不见那施号发令的锣声。他更永远不看前后的距离停勾不停勾,左右的队列整齐不整齐,他走他的,低着头像作着个梦,又像思索着点高深的道理。那穿红衣的锣夫,与拿着绸旗的催押执事,几乎把所有的村话都向他骂去:“孙子!我说你呢,骆驼!”他似乎也没有听见。打锣的过去给了他一锣锤,他翻了翻眼,朦胧的向四外看一下。没管大锣的说了什么,他留神的在地上找,看有没有值得拾起来的烟头儿。 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1. 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爱尔兰诗人叶芝的《当你老了》,然后回答小题。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2.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爱情观?
  • 1. 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 2. 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意思是说,谋划难事大事,要从易处和小处考虑。天下的难事,都是先从容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微的小事做起。请根据上述材料,自己确立题目和角度,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
  • 2. 有人说:“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不可能走得很远,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也有人说:“在这人世间,有些路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地走下去。”请根据上述材料,自己确立题目和角度,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
  • 读闻一多的《 发现》,然后回答下列小题。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 里!

    1.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诗歌追求?
  • 阅读鲁迅《风波》中的一段文宇,然后回答问题。
    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到夏天,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大家见了,都笑嘻嘻的招呼。九斤老太早已做过八十大寿,仍然不平而且康健。六斤的双丫角,已经变成一只大辫子了;伊虽然新近裹脚,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

    2. 这段文字中,“九斤老太康健”“六斤新近裹脚”“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具有何种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