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警公安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九)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3765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辅警公安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九)是聚题库整理的辅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相关试题,试卷包含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题型。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鲜明的阶级性、广泛的()和行为的表率性,是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三个最显著的特征。

    A社会性

    B人民性

    C约束性

    D公正性

  • 2. 人民警察的( ),是指公安机关对已不具备人民警察条件,不适合在公安机关继续工作的人员,解除其与公安机关任用关系的一种人事行政管理措施。

    A辞退

    B开除

    C辞职

    D解职

  • 3. ( )、( )和( ),是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三个最显著的特征。

    A全民性专业性阶级性

    B专政性人民性阶级性

    C阶级性人民性行为表率性

    D阶级性纪律性行为表率性

  • 4.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主要是指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部工作运转程序和( )

    A公安民警与党委、政府发生联系的活动

    B公安民警对外发生联系的活动

    C公安民警与人民群众发生联系的活动

    D公安民警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生联系的活动

  • 5. “五条禁令”自( )起施行。原有规定与“五条禁令”不一致的,以“五条禁令”为准。

    A2003年1月1日

    B2003年1月22日

    C2003年2月1日

    D2003年3月1日

  • 6. ( )是对违法犯罪行为施加影响最普遍、最直接、最及时的力量。

    A人民群众

    B人民警察

    C各级政府

    D司法机关

  • 7. ( )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是落实综合治理其他措施的前提条件。

    A防范

    B教育

    C打击

    D建设

  • 8. 公安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公安对策,它与公安法制、公安专业对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等,构成一个完整的()。

    A公安政策体系

    B公安对策体系

    C公安法制体系

    D法律制度体系

  • 9. 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政策的总精神就是(),其具体应用就是坚持稳、准、狠。

    A不枉不纵

    B不偏不倚

    C不错不漏

    D不姑息迁就

  • 10. ()是我们党实事求是、光明磊落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精神的体现。

    A谨慎

    B认真

    C严肃

    D宽大

  • 11. 警民联防、警民共建精神文明、“110”报警服务监督系统、流动治安派出所等,体现了()。

    A警民结合形式多样化

    B公安科技群众化

    C治安工作社会化

    D公安群众工作信息化

  • 12. ()的政策是一项分化、瓦解和改造犯罪分子有效的刑事政策。

    A严肃与谨慎相结合

    B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

    C惩办与宽大相结合

    D打击与防范相结合

  • 13. 对于侦查破案、拘留逮捕、审讯、处置突发暴力事件、制裁违法犯罪等各项工作,公安机关的工作对策主要是( )。

    A以强制力进行打击

    B防范

    C打击与保护并重

    D保护

  • 14. 为了确保党和国家领导人、来访的重要外宾以及重大活动的现场安全,要进行( )。

    A警卫工作

    B警戒工作

    C公共秩序管理工作

    D保卫工作

  • 15. 以下哪项不是公安专业工作?( )

    A民用危险物品管理

    B突发事件的救助与处置

    C犯罪嫌疑人的关押看守工作

    D审核消防工程设施

  • 16. 对于侦查破案、拘留逮捕、审讯、处置突发暴力事件、制裁违法犯罪等项工作,公安机关的工作对策主要是()。

    A防范

    B打击与保护并重

    C保护

    D以强制力进行打击

  • 17. ( )是法律的灵魂,是制定法律的依据。

    A职业纪律

    B职业道德

    C政策

    D党章

  • 18. 下列不属于公安机关管理的特种行业范围的是( )。

    A旅店业

    B歌舞娱乐业

    C刻字业

    D旧物收购寄卖业

  • 19. 公安机关要有力地防范和打击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积极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尤其是()的严重犯罪活动。

    A文化领域

    B经济领域

    C社会领域

    D政治领域

  • 20. 《人民警察法》第6条对人民警察的职责作了详细的规定,但是考虑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所以又加了一个概括性规定,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此中的“法律”是指()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B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 21. 下列不是戒严的执行机构的是()。

    A人民警察

    B人民武装警察

    C武装民兵

    D人民解放军

  • 22. 我国公安机关与资本主义国家警察机关的本质区别是()。

    A是人民民主专政工具

    B具有武装性

    C是治安行政管理机关

    D具有刑事司法属性

  • 23. 为确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征、伤害情况、生理状态及病理状态,侦查机关可以对其人身进行()。

    A勘验

    B检查

    C检验

    D搜查

  • 24. 对醉酒的人实施约束时,可以依法使用( )。

    A枪支

    B脚镣

    C手铐

    D警绳

  • 25. 强制隔离戒毒具体工作的法律依据是()。

    A《禁毒法》

    B《强制戒毒办法》

    C《治安管理处罚法》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

  • 26. 对因醉酒违反治安管理的人,()。

    A减轻处罚

    B从轻处罚

    C应予处罚

    D免予处罚

  • 27. 李某患上精神分裂症,一日发病用刀把路人丁某砍伤,当地派出所接到报警赶到现场后把李某押回派出所,刑事拘留一个月,后证实李某患精神分裂症才把他放回。李某的家人以李某是精神分裂症病人为由,向公安机关( )。

    A可以提起公安刑事赔偿

    B既不能提起公安行政赔偿,又不能提起公安刑事赔偿

    C可以提起公安行政赔偿

    D既可以提起公安行政赔偿,又可以提起公安刑事赔偿

  • 28. 公民的(  )受《国家赔偿法》的保护。

    A著作权中的署名权、发表权

    B人身自由权和生命健康权

    C监护权

    D荣誉权

  • 29. 经过三十多年的现代化建设,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但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体现了:

    A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B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C物质运动和时空不可分割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相统一的观点

  • 30. 税收是政府为了提供公共服务,对个人或民间企业(法人)无偿征收货币或资源的总称。税收征收的依据是法律,凭借的是政治权利,这说明税收具有()特征。

    A无偌性

    B固定性

    C公平性

    D强制性

  • 31. 公安机关积极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突出表现在( )的严重犯罪活动。

    A国际形势

    B经济领域

    C政治领域

    D文化领域

  • 32. 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经(),可以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遇交通阻碍时,优先通过。

    A上级批准

    B说明有关情况

    C有关单位或人员同意

    D出示相应证件

  • 33. 下列不属于公安机关的侦查权的是()。

    A为收集犯罪证据和查获犯罪人进行搜查

    B通缉应当逮捕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

    C讯问犯罪嫌疑人(包括传唤犯罪嫌疑人)

    D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

  • 34. 下列哪一项权力不属于公安机关的侦查权?( )

    A询问犯罪嫌疑人(包括传唤犯罪嫌疑人)

    B通缉应当逮捕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

    C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

    D为收集犯罪证据和查获犯罪人进行搜查

  • 35. 对于被判处徒刑缓刑的罪犯,由()交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考察。

    A人民政府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人民检察院

  • 36. 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

    A政治条件

    B社会条件

    C经济条件

    D文化条件

  • 37. 我国公安机关的宗旨是()

    A严格执法,热情服务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对敌专政,对人民民主

  • 38. 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是()。

    A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

    B国家机器的形成

    C社会矛盾引起的犯罪、对抗冲突和社会秩序问题

    D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

  • 1. 政治纪律就是关于人民警察()方面的规范。

    A政治觉悟

    B政治行为

    C政治言论

    D政治理论

  • 2. 辞退人民警察,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理,这样既可保证公安机关顺利行使辞退权,又可保证公安民警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辞退办法》规定的辞退程序是( )

    A所在单位在核准事实的基础上,经领导集体讨论研究提出辞退建议,填写《辞退国家公务员审批表》,按照管理权限报任免机关

    B任免机关人事部门审核

    C任免机关审批

    D被辞退人员对辞退决定不服,可按照《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暂行规定》申请复核或提出申诉

  • 3. 人民警察个人奖励的种类有()。

    A授予荣誉称号(一级英模、二级英模)

    B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

    C嘉奖

    D特等功

  • 4. 公安工作特点有()。

    A危险性

    B艰苦性

    C刺激性

    D作息时间无规律性

  • 5. 《人民警察法》明确规定了担任人民警察应当具备的条件是( )

    A年满16岁的公民

    B拥护《宪法》

    C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

    D具有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

  • 6. 公安机关通过有效的打击,可以()。

    A发挥震慑的威力

    B狠杀严重犯罪分子的气焰

    C杜绝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D消除产生违法犯罪的土壤和条件

  • 7. 党的领导是公安决策正确性的根本保证,这是因为()。

    A党能全面动员和领导各条战线的力量和广大人民群众

    B党的决策经受了历史和现实的重大事件的检验,证明了它们的正确性

    C党中央和各级党委通过制定正确的政策,并贯彻实施这些政策来实行对公安工作的领导

    D党从全国各族人民的长远利益出发,能够总览全局,高瞻远瞩地对重大问题做出正确决策

  • 8. 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政策的含义包括( )。

    A处罚是治安管理的必要手段

    B教育是治安管理的基本手段

    C处罚是教育的辅助手段

    D坚持教育多数,处罚少数,寓教育于处罚的全过程

  • 9. 从重从快的法律依据是()。

    A宪法

    B刑法

    C人民警察法

    D刑事诉讼法

  • 10. 政策,是指政党或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目标而确定的行动准则,具有强烈的()作用。

    A指导

    B调整

    C规范

    D约束

  • 11. 警卫工作的对象包括()。

    A党和国家领导人

    B来访的重要外宾

    C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县级党政领导机关

    D重大活动

  • 12. 公安科研工作包括( )。

    A社会科学的研究

    B公安心理学的研究

    C公安法制的研究

    D公安技术科学的研究

  • 13. 阶级性是警察与国家一致的特点,国家要求警察必须(),成为国家忠诚的统治与管理工具。

    A与国体一致

    B与政体一致

    C与国家意志一致

    D与人民群众的利益一致

  • 14. 公安专业工作的主要特点有( )。

    A复杂性

    B艰苦性

    C危险性

    D广泛性

  • 15. 部门系统保卫工作主要指对()及森林系统所进行的保卫工作。

    A铁路系统

    B公路系统

    C交通航运系统

    D民用航空系统

  • 16. 公安机关的刑事执法权的内容包括()。

    A刑罚执行权

    B刑事侦查权

    C刑事处置权

    D刑事立案权

  • 17. 紧急状态处置,是指公安机关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对( )依法采取的非常措施。

    A重大刑事案件

    B重大治安灾害事故

    C重大暴力犯罪

    D重大治安事件

  • 18. 无论对公安机关的职能作怎样的划分和理解,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就是( )。

    A服务职能

    B专政职能

    C暴力职能

    D民主职能

  • 19. 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

    A从严治警

    B科技强警

    C依法治警

    D教育强警

  • 20. 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公、检、法三机关应当()。

    A加强协作

    B互相制约

    C互相配合

    D分工负责

  • 21. 询问证人的地点可以是()。

    A证人的住处

    B证人所在单位

    C人民检察院

    D公安机关

  • 22. 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活动的监督以( )为依据。

    A法律

    B宪法

    C政策

    D行政法规

  • 23. 公安执法监督的重要意义包括( )。

    A公安执法监督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B公安执法监督是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和途径

    C公安执法监督是实现公安机关职能的重要条件

    D公安执法监督是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重要手段

  • 24. 根据《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的规定,督察机构在督察工作中可以行使的权力有(  )

    A对违反规定使用武器、警械以及警用车辆、警用标志的,可以扣留其武器、警械、警用车辆、警用标志

    B对违反警容风纪规定的,可以当场予以纠正

    C对本级公安机关所属单位或者下级公安机关作出的错误决定、命令,可以决定撤销或者变更,报本级公安机关行政首长批准后执行

    D督察机构对本级公安机关所属单位和下级公安机关拒不执行法律、法规和上级决定、命令的,可以责令执行

  • 25. 督察人员在现场督察中发现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有下列哪些违反警容风纪规定的行为,可以当场予以纠正?()

    A不按规定穿着制式警服的

    B警容不整的

    C穿着警服在公共场所举止不端,有失警察形象的

    D穿着警服在公共场所饮酒

  • 26. 我国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其中附加刑包括:

    A死刑

    B罚金

    C剥夺政治权利

    D驱逐岀境

  • 27.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A虐待家庭成员的

    B遗弃被抚养人的

    C虐待家庭成员,被虐待人要求处理的

    D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被抚养人的

  • 28. 《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中,忠诚可靠的要点包括()。

    A听党指挥

    B甘当公仆

    C热爱人民

    D忠于法律

  • 29. 行政处分是国家行政机关根据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给予有违纪行为的公安民警的惩罚。行政处分的种类有( )。

    A警告,撤职,开除

    B记过,记大过

    C降级

    D免职

  • 30. 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的途径是( )。

    A政治领导

    B思想领导

    C组织领导

    D决策领导

    E法制领导

  • 1. 公安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但从地位上来说,从属于公安业务建设。

    A

    B

  • 2. 考核是在考试的基础上进行的,其对象是所有参加考试者,其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素质、工作表现、工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等。

    A

    B

  • 3. 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奖励条令》,奖励分为个人奖励和单位奖励。( )

    A

    B

  • 4.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健全公安队伍的内务制度,公安部根据《人民警察法》的规定,于2000年1月1曰颁布实施《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为公安队伍的内务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

    A

    B

  • 5.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党和政府全面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战略方针,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A

    B

  • 6.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目标是:预防和惩罚违法犯罪行为,预防和处置治安事件和治安事故;教育改造违法犯罪人员,逐步限制消除产生违法犯罪的土壤和条件;建立良好稳定的社会秩序;保障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保护人民安居乐业,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A

    B

  • 7. 要建立治安防范制度,通过治安信息的收集与分析,不断提高对治安危害的预见性,加强超前控制。()

    A

    B

  • 8.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力量是各级公安机关。( )

    A

    B

  • 9. 交通警察简称“交警”,是负责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进行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人民警察。()

    A

    B

  • 10. 戒严由人民警察、人民武装警察执行,必要时派出人民解放军协助执行。

    A

    B

  • 11. 公安机关职责具有有限性,是指公安机关的职责是有范围的,超越范围就是越权。但是,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超越范围行使。

    A

    B

  • 12. 警察的职能是否集中于一个统一的警察机关是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的区别之一。

    A

    B

  • 13. 古代警察的特点之一是军警不分,警政合一。

    A

    B

  • 14. 1938年5月成立的延安市警察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支比较正规的人民警察队伍。()

    A

    B

  • 15. 警察机关为了完成法律赋予自己的职责,保障强制力的权威性,配有一定的武器和械具,是一支重要的具有武装性质的行政力量。

    A

    B

  • 16. 警察的社会性表现在它的社会管理职能上。

    A

    B

  • 17. 警察的本质特征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手段的特殊性和广泛的社会性。

    A

    B

  • 18. 拘留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

    A

    B

  • 19.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如果被害人、犯罪嫌疑人拒绝人身检查,而侦查人员又认为有必要检查时,可以强制检查。( )

    A

    B

  • 20. 被拘留的人需要被逮捕的,应当在被拘留后的7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特殊情况下,经批准,可延长3日。

    A

    B

  • 21. 精神病人包括间歇性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

    A

    B

  • 22.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追究时效期限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结束之日起计算。

    A

    B

  • 23. 立案监督的检察监督的内容是公安机关作出的立案决定。

    A

    B

  • 24. 社会监督是来自公安机关以外的社会组织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活动的监督。

    A

    B

  • 25. 公安执法监督是指公民和社会组织对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活动和遵守纪律的情况所实施的监督。

    A

    B

  • 26. 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行勤务行为的监督就是公安执法监督。()

    A

    B

  • 27. 公安机关法制部门在案件审核中,对案件定性不准、处理意见不适当的,应当提出处理意见,报本级公安机关主管领导批准后退回办案部门依法处理。( )

    A

    B

  • 28. 社会监督主体可以通过审查、批评、建议、申诉、控告等监督形式对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进行的监督。( )

    A

    B

  • 29. 公安执法监督的形式一般比较固定单一,它是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进行,从而保障公安执法监督的执行性。( )

    A

    B

  • 30. 发布报考公告是保证录用人民警察素质的第一道程序。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