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5月20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341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2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5月20日专为备考2022年大学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狡兔三窟"成语出自()

    A《郑伯克段于鄢》

    B《秋水》

    C《李将军列传》

    D《冯谖客孟尝君》

  • 2. 曾称艾青为“吹芦笛的诗人”的学者是()

    A郭沫若

    B胡风

    C臧克家

    D闻一多

  • 阅读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小题。 籍时尚小,粗闻巡、远事,不能细也。云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何为久读此?”嵩曰:“不熟也。”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巡怒,须髯辄张。及城陷,贼縛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众泣不能仰视。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

    1. 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请用“||”号在原文中标出。
  • 阅读欧·亨利《麦琪的礼物》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试题。 那三位麦琪,读者都知道,全是有智慧的人—非常有智慧的人—他们带来礼物, 送给生在马槽里的圣婴耶稣。他们首创了圣诞节馈赠礼物的风俗。 他们既然有智 慧,他们的礼物 无疑也是聪明的,可能还附带一种碰上收到同样的东西时可以交换的权利。 我 的拙笔在这里向读者叙述了一个没有曲折、 不足为奇的故事:那两个住在一间公寓里的笨孩子,极不聪明地为了对方牺牲了他们家里最宝贵的东西。 但是,让我对目前一般聪明人说一句最后的话。 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在一切授受礼物的人当中,像他们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他们就是麦琪。

    2. 他们各自为对方卖掉了什么最宝贵的东西,买回了什么圣诞礼物?
  • 1. 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 2. 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夜深了,一位商人走在黑漆漆的山路上,突然有个神秘的声音传来:“弯下腰,请多捡些小石子,”明天会有用的!”商人决定执行这一指令,便弯腰捡起几颗石子。到了第二天,当商人从口袋里掏出“石子”看时,才发现那所谓的“石子”原来是一块块亮晶晶的宝石!自然,也正是这些宝石,使他立即变得后悔不迭:“天!昨晚怎么就没有多捡些呢?”
    这是科学家巴甫洛夫讲的一个故事,尤其发人深省的是,在他讲完故事后说:“教育就是这么一回事一 当我们长大成人之后,才发现以前的科学知识是珍贵的宝石,但同时,我们也会觉得惜,因为我们学的毕竟太少了。”
    请以《面对拥有》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种子经历与黑暗的抗争,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蛹经历痛苦的说变,才能冲碳束缚、破茧化蝶。生命的发展,就是不断从一个自己走向另一个自己的过程。这一过程,也许悄然无声,也许轰轰烈烈。
    结合上面材料,以《走向另一个自己》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作文,不少于800。
  • 阅读《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
    我们可以知道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所以我们只略谈原理,不像一般文法修辞书籍,在义法上多加剖析。“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知道文章作法,不一定就做出好文章。艺术的基本原则是寓变化于整齐,整齐易说,变化则全靠心灵的妙运,这是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了。

    1. 怎样理解“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所蕰含的意思?
  • 阅读《宝黛吵架》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谁知这个话传到宝玉黛玉二人耳内,他二人竟从来没有听见过“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这句俗话儿,如今忽然得了这句话,好似参禅的一般,都低头细嚼这句话的滋味儿,不觉的潸然泪下。虽然不曾见面,却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正是“人居两地,情发一心”了。

    2. 作者是怎样点拨宝黛吵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