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5月16日

考试总分:15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64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2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5月16日专为备考2022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20世纪20年代,临床心理学家将会谈法定义为( )

    A有目的的交谈

    B有结构的交谈

    C有理论的交谈

    D有价值的交谈

  • 2. 下列不属于妄想的特征是()

    A内容是患者虚构的

    B内容与事实不符

    C患者坚信不移、经验与教育无法纠正

    D具有自我卷人性,以自己为参照系

  • 3. 反射是指()。

    A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

    B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的神经通路

    C把活动的结果返回传到神经中枢,从而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

    D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

  • 4. 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是()。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刻板效应

  • 5. “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这一箴言所蕴涵的职业道德规范是()。

    A诚信

    B合作

    C敬业

    D公道

  • 6. 公司会议上,总经理表扬你工作很努力,但你觉得自己做得还很不够,你认为总经理表扬你 是因为( )

    A他不了解自己

    B他可能弄错了对象

    C他想鼓舞自己

    D他只不过是顺口说说而已

  • 7. 用来支持思维活动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叫(  )

    A默读语言

    B外部言语

    C内部言语

    D背诵言语

  • 8. 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对150名14~16岁的男孩进行平均身高的检测,抽取1/3作为样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样本量为50

    BK=150/50=3,可分50段,每段3人,取1人

    C每段均从高到矮排列,取最高者

    D将150名男孩进行编号,随机抽取一人做第K个人,再依次抽取第K+3人构成样本

  • 一般资料:王某,女性,25岁,国企职员。案例介绍:近两个月来,王某敏感多疑,坚信有人要谋害自己,非常害怕,甚至惊动了公安机关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没有人要谋害她,但王某对自己的想法仍坚信不疑,被家属强行送到咨询室。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王某的一段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觉得有人要谋害你是吗?
    王某:有人在我家的电话里偷偷装了窃听器!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知道装了窃听器?
    王某:我打电话时总是有杂音,我就知道他们在窃听,他们不仅在电话里装了窃听器,还在我家各处都装了监控器,所以我在家就把电视开到最大音量,让他们听不到我说的话,还把袜子当头套戴上,让他们看不出我是谁。
    心理咨询师:你说的他们是谁?
    王某:我楼上的邻居,他们派人跟踪我,我走到哪里,就跟到哪里,有时他们还让人假装向我问路,实际上就是想借机谋害我。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知道想谋害你的人是你楼上的邻居?
    王某:我听着他们在楼上密谈怎样谋害我,他们计划把浸过毒药的衣服晾在阳台上,假装衣服被风吹到我家阳台上,然后借机毒死我。
    心理咨询师:他们因为什么要谋害你呢?
    王某:因为我有超能力,能够知道他们的秘密。

    1. 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心理学原则包括(  )。

    A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B心理活动的周期性原则

    C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

    D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 2. 从埃利斯总结的11条不合理信念中,可以归纳出的非理性思维方式包括

    A我喜欢如此→我应该如此

    B某些→所有的

    C确实如此→好像如此

    D总是→有时候

  • 3. 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

    A重测信度

    B内部一致性信度

    C复本信度

    D评分者信度

  • 4. 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包括( )。

    A家庭

    B大众传媒

    C学校

    D交通工具

  • 5. 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

    A灾难症候群

    B兴奋性行为

    C破坏性行为

    D创伤后应激障碍

  • 6. 需要()

    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

    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

  • 7. 在职业活动中,践行“奉献”规范的具体要求是()

    A尽职尽责

    B尊重集体

    C劳而不求得

    D只求社会精神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