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5月18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91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5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5月18日专为备考2025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本店修车,补胎冲气”中没有错别字。()  

    A

    B

  • 2. 按照范围大小,总结可以分为年度总结、季度总结和月份总结。()

    A

    B

  • 1. 下列句子中分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B对于一切犯错误的同志,要历史地全面地评价他们的功过是非,不要一犯错误就全面否定;也不要纠缠历史上犯过而已纠正的错误。

    C由于青年团放松了自己的阵地;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便向青年工人进攻。

    D思想上不怕“难”,就能排除万难;思想上有了“难”字,就会难上加难。

  •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深厚的艺术功底,是很难写出高____的作品来的。 ②任何人都可能被别人批评和议论,但必须是____的和实事求是的。 ③恶劣的自然条件极大地____着这个边远小镇的经济发展。  

    A品位、善意、制约

    B品格、善意、限定

    C品格、诚意、限定

    D品位、诚意、制约

  • 1. 为括号里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发现并描述了许多(不同的世界)。人们的观察力和概括力改进时,就会产生一个(新的世界)形象,可是他仍然没有能把一切(可能的世界)都描述完。

    A指人类可能认识的世界

    B指人类从不同的空间角度发现和描述的许多不同的世界

    C指被改造了的,呈现崭新姿态的世界

    D指人们在不同水平上对世界不同的认识

    E根据新的认识所描述的世界

    F幻想中可能出现的理想世界

  • 2. 下列诗词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B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C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D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 ①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在它们的翅膀底下,晚霞已到最艳丽的时刻。西山在朦胧中涂抹了一层娇红,轮廓渐渐清楚起来。那娇红中又透出一点蓝,显得十分凝重,正配得上空气中摸得着的寒意。
    ②这景象也是我熟悉的,我不由得闭上眼睛。
    ③“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身旁的年轻人在自言自语。事隔三十余年,我又在和年轻人辩论了。我不怪他们,怎能怪他们呢!我嗫嚅着,很不理直气壮。“留下来吧!就因为是废墟,需要每一个你啊。”
    ④“匹夫有责。”年轻人是敏锐的,他清楚地说出我嗫嚅着的话。(“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更好地让每一个我尽责任?”)他微笑,笑容介于冷和苦之间。
    ⑤我忽然理直气壮起来:“那‘怎样’,不就是内容吗?”
    ⑥他不答,我也停了说话,且看那瞬息万变的落照。迤逦行来,已到水边。水已成冰。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着绮辉。远山凹处,红日正沉,只照得天边山顶一片通红。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框外(娇红)的西山,这时却全呈(黛青色),(鲜嫩润泽),一派雨后初晴的模样,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但也有(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
    ⑦树旁乱草中寒窣有声,原来有人作画。他正在调色板上蘸着颜色,蘸了又擦,擦了又蘸,好像不知怎样才能把那奇异的色彩捕捉在纸上。
    ⑧“他不是画家。”年轻人评论道,“他只是爱这景色——”
    ⑨前面高耸的断桥便是整个圆明园唯一的遗桥了。远望如一个乱石堆,近看则桥的格局宛在。桥背很高,桥面只剩了一小半,不过桥下水流如线,过水早不必登桥了。
    ⑩“我也许可以想一想,想一想这废墟的召唤。”年轻人忽然微笑说,那笑容仍然介于冷和苦之间。
    11我们仍望着落照。通红的火球消失了,剩下的远山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浓处如酒,淡处如梦。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12仿佛听得说要修复圆明园了,我想,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远瀛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
    13为了什么呢?为了凭吊这一段凝固的历史,为了记住废墟的召唤。

    1. 谈谈你对第⑥段中括号中词语的理解。
  • 2. 翻译下列句子。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1. 人生如梦,()。
  • 2. 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
    拜送书于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