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4月19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380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5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4月19日专为备考2025年大学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郁达夫创作的散文名篇是()。

    A《往事》(之十四)

    B《爱尔克的灯光》

    C《故都的秋》

    D《箱子岩》

  • 2. 郭沫若诗集《女神》收录有诗作()。

    A《雨巷》

    B《炉中煤》

    C《恢复》

    D《棠棣之花》

  • 阅读梁实秋《谈时间》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有人说:“时间即生命。”也有人说:“时间即金钱。”二说均是,因为有人根本认为金钱即生命。不过细想一下,有命斯有财,命之不存,财于何有?有钱不要命者,固然实繁有徒,但是舍财不舍命,仍然是较聪明的办法。所以淮南子说:“圣人不贵足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我们幼时,谁没有作过“惜阴说”之类的课艺?可是谁又能趁早体会到时间之“难得而易失”?我小的时候,家里请了一位教师,书房桌上有一座钟,我和我的姊姊常乘教师不注意的时候把时针往前拨快半个钟点,以便提早放学,后来被老师觉察了,他用朱笔在窗户纸上的太阳阴影划一痕记,作为放学的时刻,这才息了逃学的念头。

    1. 这段文字中所引用的淮南子的话属于什么性质的论据?
  • 阅读《季氏将伐颛臾》,回答下列问题。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2. 第二段运用了哪些修辞?举例说明其作用。
  • 1. “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其中“艳羡”的意思是?
  • 2. 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前,曾在海军担任要职。一天,一位好友向他打听海军在加勒比海一个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罗斯福向四周看了一看,压低声音问:“你能保守秘密吗?”对方答:“当然能。”“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
    罗斯福婉转地拒绝了对方的提问要求,既不伤害对方的感情,又保守了秘密。
    请以“拒绝”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斗转星移,岁月如流,生活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乡村在变,城市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在这时代的变迁中,人们惊喜着,感叹着,沉思着……
    请以“感悟变迁”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 阅读屠格涅夫《白菜汤》,然后回答33~35小题。
    一个农家的寡妇死掉了她的独子,这个二十岁的青年是全村庄里最好的工人。
    农妇的不幸遭遇被地主太太知道了。太太便在那儿子下葬的那一天去探问他的母亲。
    那母亲在家里。
    她站在小屋的中央,在一张桌子前面,伸着右手,不慌不忙地从一只漆黑的锅底舀起稀薄的白菜汤来,一调羹一调羹地吞下肚里去,她的左手无力地垂在腰间。
    她的脸颊很消瘦,颜色很暗,眼睛红肿着……然而她的身子却挺得笔直,像在教堂里一样。
    “呵,天呀!”太太想道,“她在这种时候还能够吃东西!她们这种人真是心肠硬,全都是一样!”
    这时候太太记起来了,几年前她死掉了九岁的小女儿以后,她很悲痛,她不肯住到圣彼得堡郊外美丽的别墅去,她宁愿在城里度过整个夏天。然而这个女人却还继续在喝她的白菜汤。
    太太到底忍不住了。“达地安娜,”她说,“啊呀,你真叫我吃惊!难道你真不喜欢你儿子吗?你怎么还有这样好的胃口?你怎么还能够喝这白菜汤?”
    “我的瓦西亚死了,”妇人安静地说,悲哀的眼泪又沿着她憔悴的脸颊流出来,“自然我的日子也完了,我活活地给人把心挖了去。然而汤是不该糟蹋的,里面放有盐呢。”
    太太只是耸了耸肩,就走开了。在她看来,盐是不值钱的东西。

    1. 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 2. 阅读作品片段,然后回答问题:听他们谈了许多,我心中有点忧郁起来了。这些不辜负自然的人,与自然妥协,对历史毫无担负,活在这无人知道的地方。另外尚有一些人,与自然毫不妥协,想出种种方法来支配自然,违反自然的习惯。同样也那么尽寒暑交替,看日月升降。然而后者却在慢慢改变历史,创造历史。一份新的日月,行将消灭旧的一切。我们用什么方法,就可以使这些人心中感觉一种对“明天”的“惶恐”,且放弃过去对自然和平的态度,重新来一股劲儿,用划龙船的精神活下去?这些人在娱乐上的狂热,就证明这种狂热能换个方向,就可使他们还配在世界上占据一片土地,活得更愉快更长久一些。不过有什么办法,可以改造这些人的狂热到一件新的竞争方面去,可是个费思索的问题。
    (1)概括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2)阅读这段文字后,你认为作者忧郁的原因是什么?
    (3)从这段文字看,作者所提到的两类人指的是什么人?他们根本的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