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史地综合》4月5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249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史地综合》4月5日专为备考2025年史地综合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在俄罗斯的主要工业区中,临近国内最大油田的是()。  

    A圣彼得堡工业区

    B莫斯科工业区

    C乌拉尔工业区

    D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观察和实践,把一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图9)。据此完成问题。

    2. 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人们的农事生产,各地产生了不同的农作谚语。例如,有的地方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农作谚语,有的地方则有“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农作谚语。形成这种农作谚语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河流

    D光照

  • 3. 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认为“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原”,呼吁“伸民权,建议院”。上述主张意在()

    A提倡民主共和

    B维护专制统治

    C实行君主立宪

    D推广新式学堂

  • 4. 元初,郭守敬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历法精密程度较以往大为提高。下列能够反映郭守敬天文学成就的是()

    A“太初历”

    B《授时历》

    C《大衍历》

    D“十二气历”

  • 5. 清朝设置驻藏大臣是在()。 

    A顺治年间 

    B康熙年间 

    C雍正年间 

    D乾隆年间

  • 1. 读图4,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西气东输线路依次(自西向东)经过()、()、()、()、()、()等6个省区。
    (2)图中①—②—③自然植被类型呈现()—荒漠草原—()的变化趋势,造成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3)关于图中③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选择填空)。
  • 2. 读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气温分配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三图分别代表的气候类型:A_______气候,B________气候,C______气候。
    (2)A气候类型分布面积最广的是_________流域,此自然带的代表动物是_________

    (3)在B气候条件下,植物所具有的特征是_____。与它分布在同纬度大陆东岸的是____气候。

    (4)C气候类型的形成终年盛行______风,在西欧______流对它的形成也起着促进作用,与C气候类型同自然带而名称不同的气候类型是______气候。
  • 3. 下图(图7-6)是我国中部某地区图,读图分析: (1)图中城市①的名称是____,铁路线②的名称是____铁路。 (2)本地区位于____工业地带;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3)本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容易出现的自然灾害有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大交战集团成员变化的了解。从战前两大集团组成到战争爆发后,两大集团特别是协约国集团出现了很大变化,几个重要国家相继加入其中,使这个集团在双方的力量对比上占有优势,从而赢得了最后胜利。同时,集团成员的变化也反映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勾结与交易;深入分析成员变化背后的原因,可以透视这场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意大利的情况比较特殊,它是从同盟国集团退出后加入另一个集团的;而日本和美国都是在大战后期加入的,明确了这一区分有助于记忆。
  • 4.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换代’(一作‘换找’)。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苏州风俗考》 回答:
    (1)材料反映了哪个朝代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2)材料中的“机房”是什么?
    (3)材料中的“主”与“匠”各指何种人?他们是何关系?
  • 5. 按表3.5.1中各项要求对长江、黄河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