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3月19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583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5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3月19日专为备考2025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转发性通知用于转发下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给所属有关人员,让他们周知或执行。()

    A

    B

  • 2. 条据是人们在钱物交往中写给对方的一种凭证。()

    A

    B

  • 1. 任末负笈从师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④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节选自东晋·王嘉《拾遗记》) 【注释】任末:人名。②笈(jí):书箱。③庵:茅草小屋。④麻蒿(hāo):植物名称,点燃后可照明。 下面句子中“”的词解释有误的—项是()  

    A“或”依林木之下(有时)

    B暗则“缚”麻蒿自照(捆扎)

    C“负”笈从师(背)

    D常以净衣“易”之(容易)

  •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B为增强全体员工的文明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我省某商业银行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在本系统内广泛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

    C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D信息数字化对个人生活产生了十分直接的影响,如果名字里用了一个计算机字库里没有的字,那么报名、取钱、贷款、登机……都难以办成。

  • 1. 下列应用文的结束语与相关文种的对应,正确的有()  

    A以上报告如无不妥,建议批转有关单位研究执行(呈报性报告)

    B是否妥当,请批示(请示)

    C如蒙录用,请赐回信(求职信)

    D谨向您致以衷心的慰问(慰问信)

  •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 下列句子括号里的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B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C范增数(目)项王

    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 ①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在它们的翅膀底下,晚霞已到最艳丽的时刻。西山在朦胧中涂抹了一层娇红,轮廓渐渐清楚起来。那娇红中又透出一点蓝,显得十分凝重,正配得上空气中摸得着的寒意。
    ②这景象也是我熟悉的,我不由得闭上眼睛。
    ③“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身旁的年轻人在自言自语。事隔三十余年,我又在和年轻人辩论了。我不怪他们,怎能怪他们呢!我嗫嚅着,很不理直气壮。“留下来吧!就因为是废墟,需要每一个你啊。”
    ④“匹夫有责。”年轻人是敏锐的,他清楚地说出我嗫嚅着的话。(“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更好地让每一个我尽责任?”)他微笑,笑容介于冷和苦之间。
    ⑤我忽然理直气壮起来:“那‘怎样’,不就是内容吗?”
    ⑥他不答,我也停了说话,且看那瞬息万变的落照。迤逦行来,已到水边。水已成冰。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着绮辉。远山凹处,红日正沉,只照得天边山顶一片通红。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框外(娇红)的西山,这时却全呈(黛青色),(鲜嫩润泽),一派雨后初晴的模样,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但也有(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
    ⑦树旁乱草中寒窣有声,原来有人作画。他正在调色板上蘸着颜色,蘸了又擦,擦了又蘸,好像不知怎样才能把那奇异的色彩捕捉在纸上。
    ⑧“他不是画家。”年轻人评论道,“他只是爱这景色——”
    ⑨前面高耸的断桥便是整个圆明园唯一的遗桥了。远望如一个乱石堆,近看则桥的格局宛在。桥背很高,桥面只剩了一小半,不过桥下水流如线,过水早不必登桥了。
    ⑩“我也许可以想一想,想一想这废墟的召唤。”年轻人忽然微笑说,那笑容仍然介于冷和苦之间。
    11我们仍望着落照。通红的火球消失了,剩下的远山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浓处如酒,淡处如梦。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12仿佛听得说要修复圆明园了,我想,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远瀛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
    13为了什么呢?为了凭吊这一段凝固的历史,为了记住废墟的召唤。

    1. 作者凭吊废墟的目的是什么?
  • 人类了解自己的大脑吗
    ①世上的人时时刻刻、事无巨细都要用到自己的大脑。但是,人类了解自己的大脑吗?
    ②大脑是人体中最复杂的器官,也是宇宙中已知的最为复杂的组织结构。
    ③虽然只有1.5千克左右的重量,但神经细胞的数量有10'10个,相当于整个银河星体总数。大脑的复杂性还在于神经细胞在形状和功能上的多样性,以及神经细胞结构和分子组成上的千差万别。另外,大脑并不只是一团相互纠缠、杂乱无章的细胞,它具有高度的自组织性,例如,大脑可储存的信息总量相当于50亿册图书,大脑神经细胞之间每秒钟可以完成信息传递和交换1000亿次。
    ④(作为人体的神经中枢,大脑是掌管人体感觉和运动的“司令部”,也是思想活动的“指挥中心”。)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如脏器的活动、肢体的活动、感觉的产生、机体的协调,以及说话、识字、思维等,都是由大脑支配和指挥的。人类智慧也主要是由大脑完成的。
    ⑤大脑是迄今所知结构最复杂、组织最精细的物质,又是宇宙中进化最完美、功能最奇妙的系统和生命表现的最高形式。人类目前对大脑工作原理的认识最为肤浅,如果将大脑比作一个城市,那么目前的技术只能使人们看到城市的大概轮廓,却无法了解里面究竟有什么。因此,大脑之谜与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并称为人类面临的四大科学难题,而大脑之谜是四大科学难题之最。
    ⑥加强脑科学研究有助于脑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医学研究已经发现了超过500种脑部疾病,包括偏头痛、精神分裂症和阿尔茨海默症等。2008年的一项统计表明,全世界有20亿人罹患与大脑有关的疾病,为此耗费超过20万亿美元。在欧洲约1/3的人口会患上与脑有关的疾病,几乎影响所有欧洲家庭。加强脑科学研究可以揭开大脑高智能、高效率、低能耗之谜,对人工智能、行为科学、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发展都有重要带动作用。同时,脑科学研究属于高科技附加值项目,在加强脑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基于基础性研究而诞生的新学科和新产业将大量地涌现,并将产生众多的就业机会,以此为基础的产业必将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有研究报告显示,自2009年以来,大脑工程领城和产业规模持续增长,2012年相关产业规模约为10亿美元,2020年有望增长至60亿美元,脑科学领域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⑦我国虽在脑科学领域开展了一定的研究,并且一些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尚缺乏统一的规划和不同学科与技术之间的系统集成,应着眼于未来科技、经济、社会、军事、安全发展,形成满足国家意志和发展需求的国家目标,组织优势研究单位联合攻关,积极抢占脑科学战略制高点,同时引导脑科学研究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保障做出贡献。

    2. 选文中括号里的语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1. 指出下列句中加括号字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其意。
    以(愚)黔首
  • 2. (),();醉了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