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3月9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541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3月9日专为备考2025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人体免疫系统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够识别并消灭癌,也许免疫疗法最终将是治愈癌症的最佳方法。然而,由于某些未知的原因,它迄今尚未奏效,肿瘤免疫学家多年来都在寻找原因。 在应对大多数血液中的入侵者时,免疫系统都表现良好。它发现病细胞,发起攻击并将之消灭。癌细胞也是一种病细胞——在人体内无法停止生长的突变细胞。那么,为什么普通感冒能够激发的免疫反应,却似乎无法发生在癌症上呢?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免疫系统根本无法将癌细胞识别为外来或异己细胞,因为它与正常、健康的自体细胞过于相似。少数肿瘤免疫学家并不同意,他们固执地相信癌拥有某种本领,使它能够欺骗和逃避免疫系统的猎人。就在不久以前,这种观点还被大多数癌症专家认为是荒谬的;然而,近年来一系列重要的新发现,终于找到了阻止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癌的若干块缺失的拼图。 T细胞作为外来细胞的连环杀手,其存在和作用已经非常明确。这种免疫反应的特定点火开关,亦即通过识别患病或受感染细胞上独特的蛋白质指纹(抗原)而激活的T细胞上的受体,也已被确定。1984年,T细胞受体的发现及其随后的克隆,最终帮助确定了T细胞与其病原体靶标相互作用的方式。就像锁与钥匙一样,杀手T细胞的受体与其应当靶向并杀灭的抗原适配。正是通过这种锁和钥匙、受体和抗原的相互作用,T细胞被激活并发生针对病细胞或异己细胞的免疫反应。不过,免疫系统当然不可能这么简单。研究人员很快意识到,启动免疫反应需要不止一把钥匙。 随着激活T细胞所需的第二个信号的发现,人们开始真正破解免疫的秘密。人们一直在寻找另一个开始按钮。但出乎意料,研究者发现的不是油门,而是刹车。这个刹车名为CTLA-4,是一个检查点,可防止T细胞对自体细胞发起免疫进攻。癌利用这种内置于免疫反应中的刹车,存活下来并发展壮大。通过研发与刹车结合并阻断其作用的药物——某种抗体,科研人员阻断了T细胞的停滞,从而阻止癌细胞利用免疫抑制机制,让癌无法踩下免疫系统的刹车。 这一突破性发现促使研究人员重新思考并更加努力寻找其他检查点。第二个检查点也已经找到,即T细胞表面名为PD-1的抗原。在某些癌症中,肿瘤表面有一种与PD-1匹配的互补蛋白,简称PD-L1。研究人员猜测PD-1与PD-L1实际上是细胞之间更精确、更局部的秘密握手,通常出现在杀手T细胞和正常的自体细胞之间。癌细胞成功利用这一把戏骗过T细胞,免于被杀灭。研究人员希望能找到某种方法来阻止握手,继而破解癌细胞的生存把戏,这样免疫系统就可以杀死癌。 如果说CTLA-4是把门撬开了一道缝隙,那PD-1则是炸开了大门。突然之间,多年来肿瘤免疫疗法实验的失败可以用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解释——人们一直试图在拉紧手刹的情况下启动免疫系统。史上首次,人们似乎找到了松开手刹的方法。

    1. 下列文中的语句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T细胞作为外来细胞的连环杀手,其存在和作用已经非常明确。

    B研究人员很快意识到,启动免疫反应需要不止一把钥匙。

    C随着激活T细胞所需的第二个信号的发现,人们开始真正破解免疫的秘密。

    D如果说CTLA-4是把门撬开了一道缝隙,那PD-1则是炸开了大门。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宓子贱为单父①宰⑦,过于阳昼,曰:“子亦有以送仆乎?”阳昼曰:“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子贱曰:“钓道奈何?”阳昼曰:“夫投纶③错④饵,迎而吸之者,阳桥⑤也,其为鱼也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⑥也,其为鱼也博而厚味。”宓子贱曰:“善。”于是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于道。子贱曰:“车驱之!车驱之!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于是至单父,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选自《说苑》)
    【注】①单父:古地名。②宰:春秋时把卿大夫所属私邑的长官称为“宰”。③纶:钓鱼用的粗丝线。④错:同“措”,放置。⑤阳桥:鱼名。⑥鲂:鱼名。

    2. “吾少也贱”应解释为()。  

    A我少年时卑贱

    B我小时候地位卑下

    C我年轻无知

    D我年轻卑贱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3.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宜阳必拔也拔:攻克

    B临山而救之临:面临

    C则削迹于秦削迹:革除官职

    D不如背秦援宜阳背:背弃

  •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红缨
    张晓华
    红缨在农村经常可见,它最重要的用途是装饰高骡大马。
    红缨的构造并不十分复杂,只要把麻劈成缕缕细丝,染成红色,剪裁整齐,扎成大把、小把就行了。小把的叫红缨花,大把的叫火把花。在骡、马的鞍子上、扇尾上,栽上一朵红缨花,额头上扎上一炬火把形的红缨絮,像火红的榴花,像一片朝霞。它是美的象征。
    骡、马头上扎一朵红缨,在行进中,眼前似乎燃烧着一团火。它能热了马的心,提起骡的神,使它们越走越带劲,越走越精神。它是军列前边迎风招展的“旗帜”。
    当骡、马行进在大道、公路上,自行车、拖拉机、汽车川流不息,熙熙攘攘,这时它们头上的红缨来回摆动,可以分散注意力,减少外界的干扰,避免受惊发生意外。它是定神静心的“安神丸”。
    烈日炎炎的盛夏,潮湿闷热的秋天,那苍蝇、蚊子,讨厌的小昆虫,时常封锁道路,在骡、马的眼前飞来舞去。这时那红缨随着牲口的头来回摆动,上下左右驱赶着,扑打着这些小玩意儿,保护它的主人不受其害。它是一把理想的“扇子”。
    当人们光景富裕,日子红火时,为了图个喜庆,总要把那高骡大马打扮一番,所以红缨就成了必不可少的装饰品。它是一朵“富”字花。
    红缨,虽然很普通,但是它却象征了我们这个黄金时代,象征了当代农民的富丽年华。

    1. 本文在立意上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注] [唐]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注】戴天山:山名,在今四川江油。

    2. 诗歌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  
  •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之者众?”
    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
    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
    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其所之,所以反也。”
    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
    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弟子孟孙阴出,以告心都子。心都子他日与孟孙阴僭入,而问曰:昔有弟三人,游齐鲁之间,同师而学,讲
    仁义之道而归。其父曰:"仁义之道若何?"伯曰:"仁义使我爱身而后名。"仲曰:"仁义使我杀身以成 名。"叔曰:"仁义使我身名并全。"彼三术相反,而同出于儒。孰是孰非邪?”
    杨子曰:"人有滨河而居者,习于水,勇于泅,操舟鬻渡,利供百口。裏粮就学者成徒,而溺死者几半。本学 泅,不学溺,而利害如此。若叹为孰是孰非?”
    心都子嘿然而出。孟孙阳让之曰:""何吾子问之迂,夫子答之僻?吾惑愈甚。”
    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异若是。唯归同反一,为亡得丧。 子长先牛之门,习 先生之道,而不达先牛之况也,哀哉! ”
    【注】党:家人、亲戚。竖:年轻的仆人。移时:半晌。

    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科幻小说家弗里蒂克·布朗,写了世界上最短的一篇科幻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机器人主动地去给来客开门……”
    请你展开合理想象,围绕“机器人的时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字数在800以上。
    (2)用故事的形式来表明你的看法。
    (3)多角度地去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机器人的时代”有关,即为符合题意。  
  • 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窗,是瞭望的视点;窗,是连接两个世界的通道;窗,可以是有形的;窗,可以是无形的;窗,可能有自己丰富的经历;窗,可能是生活无声的见证……大千世界,和窗有关的故事很多很多;芸芸众生,由窗生发的见解也见仁见智。
    以“窗”为感触点写一篇作文,鼓励选择较新的视角。
    要求:
    (1)文体不限。
    (2)题目自拟。
    (3)不少于800字。
  • 3. 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以上古人对“大”与“小”关系的认识对你有什么启发?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 云霓 丰子恺 这是去年夏天的事。 两个月不下雨。太阳每天晒十五小时。寒暑表中的水银每天爬到百度[注]之上。河底处处向天。池塘成为洼地。野草变作黄色而矗立在灰白色的干土中。大热的苦闷和大早的恐慌充塞了人间。 室内没有一处地方不热。坐凳子好像坐在铜火炉上。按桌子好像按着了烟囱。洋蜡烛从台上弯下来,弯成磁铁的形状,薄荷锭在桌子上放了一会儿,旋开来统统溶化而蒸发了。人们各占住了一个门口而不息地挥扇,挥得手腕欲断,汗水还是不绝地流。汗水虽多,饮水却成问题。远处挑来的要四角钱一担,倒在水缸里好像乳汁;近处挑来的也要十个铜板一担,沉淀起来的有小半担是泥。有钱买水的人家,大家省省地用水。洗过面的水留着洗衣服,洗过衣服的水留着洗裤,洗过裤的水再留着浇花。没有钱买水的人家,小脚的母亲和数岁的孩子带了桶到远处去扛。每天愁热愁水,还要愁未来的旱荒。 迟耕的地方还没有种田,田土已硬得同石头一般;早耕的地方苗秧已长,但都变成枯草了。尽驱全村的男子踏水。(先由大河踏进小河,再由小河踏进港汊,再由港汊踏进田里。)但一日工作十五小时,人们所踏进来的水,不够一日照临十五小时太阳的蒸发。今天来个消息,西南角上的田禾全变黄色了;明天又来个消息,运河岸上的水车增至八百几十部了。人们相见时,最初徒唤奈何:“只管不下雨怎么办呢?”“天公竟把落雨这件事根本忘记了!”但后来得到一个结论,大家一见面就惶恐地相告:“再过十天不下雨,大荒年来了!” 此后的十天内,大家不暇愁热,眼巴巴的只望下雨。每天一早醒来,第一件事是问天气。然而天气只管是晴,晴,晴……一直晴了十天。第十天以后还是晴,晴,晴……晴到不计其数。有几个人绝望地说:“即使现在马上下雨,已经来不及了。”然而多数人并不绝望:农人依旧拼命踏水,连黄发垂髻都出来参加。镇上的人依旧天天仰首看天,希望它即刻下雨,或者还有万一的补救。 他们所以不绝望者,为的是十余日来东南角上天天挂着几朵云霓,它们忽浮忽沉,忽大忽小,忽明忽暗,忽聚忽散,向人们显示种种欲雨的现象,维持着他们的一线希望。有时它们升起来,大起来,黑起来,似乎义勇地向踏水的和看天的人说:“不要失望!我们带雨来了!”于是踏水的人增加了勇气,愈加拼命地踏,看天的人得着了希望,欣欣然有喜色而相与欢呼:“落雨了!落雨了!”年老者摇着双手阻止他们:“喊不得,喊不得,要吓退的啊。”不久那些云霓果然被吓退了,它们在炎阳之下渐渐地下去,少起来,淡起来,散开去,终于隐伏在地平线下。人们空欢喜了一场,依旧回进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中。每天有一场空欢喜,但每天逃不出苦闷和恐慌。原来这些云霓只是挂着给人看看,空空地给人安慰和勉励而已。后来人们都看穿了,任它们五色灿烂地飘游在天空,只管低着头和热与旱奋斗,得过且过地度日子,不再上那些虚空的云霓的当了。 这是去年夏天的事,我现在为什么在这里重提旧事呢?因为我在大旱时曾为这云霓描一幅画。现在从大旱以来所作画中选出民间生活描写的六十幅来,结集为一册书,把这幅《云霓》冠卷首,就名其书为《云霓》。因为我觉得现代的民间,始终充塞着大热似的苦闷和大旱似的恐慌,而且也有几朵“云霓”始终挂在我们的眼前,时时用美好的形状来安慰我们,勉励我们,维持我们生活前途的一线希望,与去年夏天的状况无异。就记述这状况,当作该书的代序。 画集《云霓》代序,一九三五年三月十九日作 (有删改) 【注】度:指华氏度。

    1. 文章倒数第二段中,云霓的消长引起了村民的心理变化,请对这一过程进行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