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综合知识》3月9日

考试总分:15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67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5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综合知识》3月9日专为备考2025年综合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在采写涉及双方争议的新闻时,记者不能只对一方偏听偏信,而要给予他们同等的表达看法的报道份额。

    A

    B

  • 2. 马克思的“报刊的使命”,是与其对报刊公共性质的认定结合在一起的。

    A

    B

  • 3. 救灾现场,记者的主要职责是报道,而不是去救灾。

    A

    B

  • 1. ()是我国国家性质的具体体现。

    A人民民主专政

    B生产资料公有制

    C按劳分配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2.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劳动力成为商品

    B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 3. 我国战国时期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的这段话说明了()。

    A规律的客观性

    B规律的平等性

    C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D规律的能动作用

  • 1.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有()。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决定物质

    C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D物质依赖于意识并反作用于意识

  • 2.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可以由()担任监护人。

    A配偶

    B父母

    C成年子女

    D上级领导

  • 3.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其基本特征是()。

    A产权清晰

    B权责明确

    C政企分开

    D管理科学

  • 1. 下面是某电视台最近播出的一篇报道,根据报道内容,谈谈这篇报道是否属于“走基层”报道?为什么?(15分)甘肃省榆中县今年种植了28万亩夏季蔬菜,眼下正是销售旺季。夏菜卖得红火,但在收获、冷藏、运输时清理掉的那些菜根菜叶,也就是菜农们所说的尾菜,却给榆中县带来了不小的烦恼。那么这尾菜之困有什么解决之道呢?日前,本台走基层记者来到愉中县一探究竟。榆中县定远镇蒋家营村的菜农蒋海宏告诉记者,这个垃圾场已经存在10年了,榆中县80%的尾菜都堆积在这里。那么,如此多的尾菜是从哪里产生出来的呢?记者来到了菜农蒋应涵的菜地。蒋应涵说,像这个品种的菜花,一亩地一般能收获二千多棵,会产生六千多斤废弃的菜叶。照此推算,仅蒋应涵一家,6亩地一種菜产生的尾菜叶子就超过了三万斤。而在冷库收菜点加工装车前,菜花还要经过“再处理”,又会产生新的“尾菜”。记者看到,不仅是菜花,其他很多菜因为长途运输或进入超市都要大幅度“瘦身”。尾菜的出路在哪里?在榆中县高墩营村,一种将尾菜变成肥料的实验正在进行。因为简单实用,目前榆中县已有850多户农民熟练掌握了这种方法。与此同时,利用一半废弃菜叶、一半牛粪和玉米秸秆混合物养蚯蚓,也从今年初开始尝试。近段时间,甘肃榆中的“尾菜之困”也引起了各地的关注。截至目前,榆中县已经接到了外省近100位投资商和专家打来的电话,寻求合作和规模处理的路子。就在记者结束釆访时得知,榆中县占地2000亩的高原夏菜产业园区已经提上日程,而尾菜的集中规模处理将是产业园的主体功能之一。
  • 2. 下面是两则新闻导语,请指出它们分别是哪种导语类型,并说明为什么。导语1:本报讯:“无论何时何地,心灵总会超越身体的限制,让我们一起自由飞翔……”今天晚上,在青岛大学体育馆举行的残奥帆赛闭幕联欢晚会上,“我们一同飞翔”的温情主题被唱响。本届残奥帆赛圆满收帆。导语2:本报讯:记者在国务院新闻办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初步查明,部分批次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是不法分子为增加蛋白含量人为加人的。目前,已经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机制,卫生部正在全力以赴地排查食用婴幼儿奶粉的患病儿童,免费救治患儿。
  • 3. EFP电子现场制作
  • 1. 请结合媒体成功案例,论述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如何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 2. 试论述信息传播网络化、数字化对新闻工作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你对广播电视新闻的建议。
  • 3.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否可以协调,结合最近几年的广播电视现象,论述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