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3月6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719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5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3月6日专为备考2025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山居秋暝》是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诗歌所绘景色如画,清新自然,表现出诗人的愉悦心情和高洁情怀。()  

    A

    B

  • 2. “道是无情却有情,山重水复疑无路”是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  

    A

    B

  • 1.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这一段所写的景物依次是()。  

    A荷叶、荷花、荷波、流水

    B荷叶、荷波、荷花、流水

    C荷花、荷叶、荷波、流水

    D荷叶、流水、荷花、荷波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晏子为齐相①,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②,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妄观其出,志念深③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④。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注]①晏子:名婴,齐国名相。②大盖:车上的大伞。③志念深:意志深远。④抑损:谦退,谦逊。

    2. 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括号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
    ②(其)夫为相御
    ③其夫为(相)御
    ④晏子为齐(相)

    A ①②同,③④同

    B ①②同,③④异

    C ①②异,③④异

    D ①②异,③④同

  • 1. 下列句子中不是出自《论语》的有()  

    A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2. 下列名句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A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氓》)

    B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C转轴拔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惶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①可是,这座世纪前的古庙,现今只有石头的庙基和两三排光秃秃的多里克石柱了。石柱上深深的沟槽快要被时光磨平。还有一些断柱和建筑构件的碎块,分散在这崖顶的平台上,依旧没人把它们“规范”起来。没有一个希腊人敢于胆大包天地修改历史。这些质地较软的大理石残件,经受着两千多年的阵阵海风吹来吹去,正在一点点变短变小,有几块竟然差不多要湮没在地面中了;一些石头表面还像流质一样起伏。这是海风在上边不停地翻卷的结果。可就是这样一种景象,使得分外强烈的历史感一下子把我包围起来。
    ②纯蓝的爱琴海浩无际涯,海上没有一只船,天上没有鹰鸟,也没有飞机。无风的世界了无声息,只有明媚的阳光照耀着古希腊这些苍老而洁白的石头。天地间,也只有这些石头能够解释此地非凡的过去。其至叫我们想起爱琴海的名字来源于爱琴王——那个悲痛欲绝的故事。爱琴王没有等到出征的王子乘着白色的帆船回来,他绝望地跳进了大海。这大海是不是在那一瞬变成这样深浓而清冷的蓝色?爱琴王如今还在海底吗?他到底身在哪里?在远处那一片闪着波光的“酒绿色的海心”吗?
    ③等我走下断崖时,忽然发现一间专门为游客服务的商店。它故意盖在侧下方的隐蔽处。在海神庙所在的崖顶的任何地方,都是绝对看不见这家商店的。当然,这是希腊人刻意做的。他们绝对不让我们的视野受到任何现代事物的干扰,为此,历史的空间受到了绝对与纯正的保护!
    ④我由衷地钦佩希腊人!
    ⑤希腊人告诉我们,保护古代文明遗产,需要的是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崇拜、科学的方法、优雅的美感和高尚的文化品位。因为历史文明是一种很高的意境。
    ⑥(创造古希腊的是历史文明,珍惜古希腊的是现代文明。而懂得怎样珍惜它,才是一种很高层次的文明。)

    1. 第①段中,作者看到的古庙是什么样的?这说明了什么?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一)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二)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②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
  • 1. 解释下列句中括号字的意思。
    (拜)为上卿
  • 2. 指出下列句中“之”的用法。
    ①郯子之徒________
    ②余是以记之________
    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________
    ④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________
    ⑤蚓无爪牙之利________
    ⑥顷之,烟炎张天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