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2月25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872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5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2月25日专为备考2025年大学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下列曲词中化用古人诗句的句子是()。  

    A伯劳东去燕西飞

    B碧云天,黄花地

    C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D泪添九曲黄河溢

  • 2. “贻笑大方”、“开柙出虎”、“信誓旦旦”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A《谏逐客书》、《诗经·氓》、《季氏将伐颛臾》

    B《庄子·秋水》、《季氏将伐颛臾》、《诗经·氓》

    C《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谏逐客书》

    D《诗经·氓》、《谏逐客书》、《庄子·秋水》

  • 阅读《齐桓公伐楚》,回答下列问题: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君之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时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1. 写出文中的谦辞。  
  • 阅读白居易《杜陵叟》全诗,然后回答1~3小题。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曲钩爪锯牙食人肉?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
    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
    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敕牒榜乡村。
    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2. 此诗揭露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 1. 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
  • 2. 《炉中煤》一诗选自郭沫若的诗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位日本女孩,自小嗓音沙哑,同龄人都因她“丑陋的声音”而不愿与她交朋友。但这个女孩一直积极而快乐地寻找着每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有一天,她终于争取到了一个演出话剧的机会。日本著名的漫画家藤子不二雄恰好观看了这次演出,女孩特异的声音立刻吸引了他。此时他正为筹拍中的卡通片《机器猫》物色一名配音演员,而这位有着沙哑嗓音的女孩却让他如获至宝。女孩果然不负众望,她魅力无限的独特声音伴着卡通片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世界各地。
    请依据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拟题目,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 2. 阅读下面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整个世界靠大家公认的原则来维系。明确的规则意识,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生活的首要准则。规则服务大家,更需要大家的遵守。
    请以《让规则守护世界》为题,写一篇以议论文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小题。
    乙脑病毒引起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亚洲地区的一种严重的急性传染病。
    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染源是携带病毒的家畜、家禽和各种鸟类。在我国,猪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和中间宿主,特别是当年生仔猪。蚊子既是传播媒介又是重要的储存宿主,受感染的蚊子可带毒越冬并能经卵传代。此外,蝙蝠也可能是乙脑病毒的传染源和储存宿主。人类在乙脑的传播链中是终末宿主。
    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是蚊子,特别是三带喙库蚊。蚊子吸血后,病毒首先在它的中肠上皮细胞中增殖,然后经血腔进入唾液腺,通过叮咬家畜或禽类等易感动物而传播。病毒通过蚊子在动物—蚊—动物中形成自然循环,如果带毒蚊子叮咬人类,则可引起人类感染。
    乙脑主要在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和地区流行,我国是乙脑的主要流行区之一。乙脑的流行与蚊子的密度有关,在热带地区,蚊子一年四季均可繁殖,故全年均可发生流行或散发流行。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则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季节与蚊子密度的高峰期一致,以夏、秋季流行为主80%~90%的病例集中在7~9月份。
    人类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多表现为隐性感染,以10岁以下儿童发病居多。近年来由于儿童普遍接种疫苗,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发病率相对有所增高。

    1. 乙脑病毒的宿主分为哪几类?  
  • 2. 阅读作品片段,回答问题: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1)“年青的女郎”的比喻意义是什么?
    (2)后四行诗揭示了诗人个人什么样的遭际?
    (3)怎样理解这一节诗的寓意?
    (4)作者借“炉中煤”来抒发内心的感受,这是什么表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