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2月13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31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2月13日专为备考2025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 ①      右耳、右视野的所闻所见总是传给左脑;左耳、左视野捕捉到的信息,则全部输入右脑:在左、右脑之间,有一条被称为“脑梁”的管道。 ②脑梁起到沟通左右脑的作用,使它们协调合作,维持大脑的正常运转。美国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获得者斯佩里博士的实验证明,人的“脑梁”一旦被阻断,右脑获得的图像信息便无法输送给左脑的语言职能部门。他曾在脑梁阻断者的左视野内放上螺母、螺栓,然后问:“这是什么?”回答是“不知道”。可是当问“这东两如何使用”时,患者便双手拿起螺母、螺栓,将它拧到一起, ③这项实验证明          
    ④右脑与左脑不同,还在于它的信息容量比左脑大得多。当今,计算机的能力之大令人惊叹。到目前为止,计算机的容量最大已达100亿比特,如果将人脑记忆换算成比特,那么一个人的大脑每秒钟能接受10亿比特的信息。当然,人还有“忘却”这个特点,但是即使假如99%被忘掉,只有1%被记住,人的一生能记忆的信息量为10的16次方,仍高于计算机100万倍。
    ⑤人的记忆宛如一盘盘录像带,所有看型堕场景、所有听到的事情,都被无一疏漏地录下来。右脑,恰似一座能无限收藏录像带的巨型仓库。为了便于提取,给每盘带上依场景、情节的不同贴上标签,这便是左脑的功能之一语言的职责。
    右脑的记忆容量是左脑的100万倍,在那些只重视左脑开发的家庭、幼儿园、学校中,孩子们右脑“仓库的空地”,将会越来越大。

    1. 在第③段空白处应填入的一句是()。  

    A如果脑梁阻断,人便处于失语状态,仍具有认知能力。

    B如果脑梁阻断,人便处于无法用语言表述物体的状态,但仍能通过形象认出物体和了解它的使用方法。

    C脑梁一旦被阻断,人便不知道如何准确地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但仍能凭感觉了解事物的某些特点及其使用方法。

    D脑梁若被阻断,人便处于失语状态,就没有认知能力。

  • 2. 下列说法,不能解释高频电磁波在人体内引起热作用的一项是()。  

    A磁场使人体内的分子重新排列

    B体温调节无法把热量散发出去

    C电场使人体内电解质离子发生移动

    D电磁场使体内的导电成分产生感应涡流

  • 3. 对下面一段文字层次的划分和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没有文学曾经不可想象。②然而在今天的金钱饥渴的时代里,人们至少是暂时地不需要“诗”了。③文学固可在新的社会形态里调整方位,但是文学于往昔的显赫,看来是重振无计了。④然而文学“前方”的困顿又是否会造成“后方”的困顿呢?⑤文学评论理论队伍历来是素质最高、实力最强、阵容最为庞大的一支。⑥今天乃至以后,他们在整体上是否也会随之而面临尴尬呢?⑦大量的文学理论评论期刊,在好不容易熬过了92年之后,在岁末之际纷纷举起改头换面甚至改换门庭的旗号。⑧在这个问题上,放到人格品质的意识去确定,我以为是不尽合理的。

    A由当今生活的发展,写到文学创作的萧条。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由文学创作、文学评论的萧条,写到不是个人品质的原因。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由社会生活的发展促使文学作品显赫地位的下降,写到必然引发文学评论显赫地位的下降。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由文学作品显赫地位的下降,进而引导文学评论显赫地位的下降,写到共同原因是社会生活的发展。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 王维
    空山新雨后②,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③,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④,王孙自可留⑤。
    ①王维(?-761),字摩诘,原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有《王右丞集》。秋暝,秋天的傍晚。
    ②[空山]形容山谷静寂无声
    ③[竹喧归浣女]竹,竹林。浣女,洗衣女。
    ④[随意]任凭。
    ⑤[王孙]指贵公子。此句反用《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

    1. 苏轼曾誉本诗颔联为“诗中有画”,请展开想象,描述颔联的画面。  
  •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注] [唐]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注】戴天山:山名,在今四川江油。

    2. 诗歌前两联是如何与诗题相关联的?  
  • 虞美人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①?往事知多少②。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③。 雕栏玉砌应犹在④,只是朱颜改⑤。问君能有几多愁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①[春花秋月了]一年中美好的景物。了,完结。
    ②[往事]过去值得回忆的事。
    ③[故国不堪回首]故国,指南唐。回首,回顾。
    ④[雕栏玉砌]指雕花栏干,白玉台阶,这用泛指宫廷。
    ⑤[朱颜改]朱颜,红润的面容。朱颜改,是说原来年轻貌美的宫女们现在已变得衰老,憔悴了。
    ⑥[问君]以第三人称设问,其实是自问。

    3. 说说这首词的结构特点。  
  • 1. (作文)  光阴的故事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
    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经无知地那么想
    风车在四季轮曰的歌里它天天地流转
    风花雪月的诗句里我在年年的成长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
    根据材料,展开联想,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 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窗,是瞭望的视点;窗,是连接两个世界的通道;窗,可以是有形的;窗,可以是无形的;窗,可能有自己丰富的经历;窗,可能是生活无声的见证……大千世界,和窗有关的故事很多很多;芸芸众生,由窗生发的见解也见仁见智。
    以“窗”为感触点写一篇作文,鼓励选择较新的视角。
    要求:
    (1)文体不限。
    (2)题目自拟。
    (3)不少于800字。
  • 3. 以“2008年北京奥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内容只要与该话题相关即可。
    (2)注意思路开阔,要有作者的活动(真名用符号代替)。
  • 云霓 丰子恺 这是去年夏天的事。 两个月不下雨。太阳每天晒十五小时。寒暑表中的水银每天爬到百度[注]之上。河底处处向天。池塘成为洼地。野草变作黄色而矗立在灰白色的干土中。大热的苦闷和大早的恐慌充塞了人间。 室内没有一处地方不热。坐凳子好像坐在铜火炉上。按桌子好像按着了烟囱。洋蜡烛从台上弯下来,弯成磁铁的形状,薄荷锭在桌子上放了一会儿,旋开来统统溶化而蒸发了。人们各占住了一个门口而不息地挥扇,挥得手腕欲断,汗水还是不绝地流。汗水虽多,饮水却成问题。远处挑来的要四角钱一担,倒在水缸里好像乳汁;近处挑来的也要十个铜板一担,沉淀起来的有小半担是泥。有钱买水的人家,大家省省地用水。洗过面的水留着洗衣服,洗过衣服的水留着洗裤,洗过裤的水再留着浇花。没有钱买水的人家,小脚的母亲和数岁的孩子带了桶到远处去扛。每天愁热愁水,还要愁未来的旱荒。 迟耕的地方还没有种田,田土已硬得同石头一般;早耕的地方苗秧已长,但都变成枯草了。尽驱全村的男子踏水。(先由大河踏进小河,再由小河踏进港汊,再由港汊踏进田里。)但一日工作十五小时,人们所踏进来的水,不够一日照临十五小时太阳的蒸发。今天来个消息,西南角上的田禾全变黄色了;明天又来个消息,运河岸上的水车增至八百几十部了。人们相见时,最初徒唤奈何:“只管不下雨怎么办呢?”“天公竟把落雨这件事根本忘记了!”但后来得到一个结论,大家一见面就惶恐地相告:“再过十天不下雨,大荒年来了!” 此后的十天内,大家不暇愁热,眼巴巴的只望下雨。每天一早醒来,第一件事是问天气。然而天气只管是晴,晴,晴……一直晴了十天。第十天以后还是晴,晴,晴……晴到不计其数。有几个人绝望地说:“即使现在马上下雨,已经来不及了。”然而多数人并不绝望:农人依旧拼命踏水,连黄发垂髻都出来参加。镇上的人依旧天天仰首看天,希望它即刻下雨,或者还有万一的补救。 他们所以不绝望者,为的是十余日来东南角上天天挂着几朵云霓,它们忽浮忽沉,忽大忽小,忽明忽暗,忽聚忽散,向人们显示种种欲雨的现象,维持着他们的一线希望。有时它们升起来,大起来,黑起来,似乎义勇地向踏水的和看天的人说:“不要失望!我们带雨来了!”于是踏水的人增加了勇气,愈加拼命地踏,看天的人得着了希望,欣欣然有喜色而相与欢呼:“落雨了!落雨了!”年老者摇着双手阻止他们:“喊不得,喊不得,要吓退的啊。”不久那些云霓果然被吓退了,它们在炎阳之下渐渐地下去,少起来,淡起来,散开去,终于隐伏在地平线下。人们空欢喜了一场,依旧回进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中。每天有一场空欢喜,但每天逃不出苦闷和恐慌。原来这些云霓只是挂着给人看看,空空地给人安慰和勉励而已。后来人们都看穿了,任它们五色灿烂地飘游在天空,只管低着头和热与旱奋斗,得过且过地度日子,不再上那些虚空的云霓的当了。 这是去年夏天的事,我现在为什么在这里重提旧事呢?因为我在大旱时曾为这云霓描一幅画。现在从大旱以来所作画中选出民间生活描写的六十幅来,结集为一册书,把这幅《云霓》冠卷首,就名其书为《云霓》。因为我觉得现代的民间,始终充塞着大热似的苦闷和大旱似的恐慌,而且也有几朵“云霓”始终挂在我们的眼前,时时用美好的形状来安慰我们,勉励我们,维持我们生活前途的一线希望,与去年夏天的状况无异。就记述这状况,当作该书的代序。 画集《云霓》代序,一九三五年三月十九日作 (有删改) 【注】度:指华氏度。

    1. 文章开头第二段对大旱场景进行了描写,试分析其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