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2月13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581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5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2月13日专为备考2025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撰写的语录体散文。()  

    A

    B

  • 2. “倔强”“强迫”两个词语“强”字的读音相同。()  

    A

    B

  • 1. 填入下面()处最恰当的语句是() 春意甚浓了,但在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又来了一场浙淅沥沥的冷雨。  

    A刚吹过一阵暖人心意的春风

    B一阵乌云刚刚布满天空,

    C刚飞过群南归的大雁,

    D一堆堆令人生寒的积雪还依稀可见

  • 2. 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山雀是顽皮的,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荫翳的心板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不是吗?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它们飞翔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它们跳跃像一群精灵轻移。为了欢乐,它们是忙碌的。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处容身?

    A选段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用“撒野”“呼朋唤友”“吵闹”,形象地写出了顽皮山雀们的可爱的特点。

    B选段将山雀们的歌声比喻成“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洒来”的,把人“全身淋透”的“音乐雨”,生动地写出了雨势大而急促的特点。

    C选段中运用“它们……像……”的排比、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雀们轻捷、活跃、美好的生活情态。

    D选段最后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山雀们因为生长在“这片深山广林”才能快乐自由地歌唱。

  • 1. 下列默写,全部正确的两项是()  

    A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B蟹六跪而二鳌,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D宁客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 2. 关于唐代诗歌及诗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杜牧

    B王维和孟浩然是边塞诗的代表作家

    C杜甫的诗因为反映了安史之乱时的社会现实而被称为“诗史”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王勃的名句

  • ①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从一个山崖荡漾到另一个山崖,回响在山谷中,渐渐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是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
    ②每一种活着的东西(大概还有很多死了的东西)都会留意这声呼唤。对鹿来说,甲;对松林来说,乙;对郊狼来说,丙;对牧牛人来说,工;对猎人来说,戊。然而,在这些明显而迫切的希望和恐惧之后,还隐藏着更加深刻的含义,这个含义只有这座山自己才知道。只有这座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聆听狼的嗥叫。
    ③不过,那些不能辨别其隐藏的含义的人也都知道这声呼唤的存在,因为在所有有狼的地区都能感觉到它,而且正是它使得这儿有别于其他地区。它使那些在夜里听到狼叫,白天去察看狼的足迹的人毛骨悚然。即使看不到狼的踪迹,也听不到它的声音,它也是暗含在许多小小的事件中的:深夜里一匹驮马的嘶鸣,滚动的岩石的嘎啦声,逃跑的鹿的砰砰声,道路上云杉的阴影。只有不堪造就的新手才感觉不到狼是否存在,认识不到山对狼怀有一种秘密。

    1. 课文为什么以“一声狼嗥”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意识?
  • 三峡博物馆
    ①三峡博物馆位于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的正西端,(建筑主体长157.3米,宽98.085米,高32米,总建筑面积为4万多平方米。)这座建筑物外形本身承载了许多历史与文化的寓意。
    ②三峡博物馆依山而建,整体呈一个大弧线形状。站在人民广场仰望,博物馆就像雄伟的长江三峡大坝。博物馆外形最显眼的是大面积的弧形蓝色玻璃幕墙和古朴方正的砂岩外墙。蓝色玻璃象征着水,砂岩外墙则代表着山,它体现了重庆山水之城的特色。博物馆正上方是漏斗形的圆形穹顶,很像一个巨大的承露盘,一方面取“三峡之水天上来”之意;另一方面,水通过三层叠瀑,一泄而下,与人民广场相连,体现了三峡博物馆承接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润大地的寓意。
    ③三峡博物馆展厅面积为23225平方米,有4个基本陈列展厅,分别是:反映三峡历史、三峡文化和三峡精神的“壮丽三峡”;反映重庆地方历史文化源流的“远古巴渝”;反映20世纪重庆城市变迁的“重庆·城市之路”;反映重庆抗战文化的“抗战岁月”。这里重点介绍前两个展厅。
    ④“壮丽三峡”展厅位于三峡博物馆一楼右侧,是博物馆的招牌展厅。走进展厅,参观者就仿佛来到了壮美的瞿塘峡。迎面是一幅长9米、高6米的三峡壁画,它与摆放有致的各种三峡石一起构成了雄伟的夔门、秀美的桃子峰。而此刻参观者的脚下,正踩在一条用玻璃隔水方式营造的长江水上。江水拍岸的声音,川江号子的声音,以及长江三峡特有的猿啼声,构成了一个真实壮丽的三峡。
    ⑤“壮丽三峡”展厅摆放了大量天然三峡石。(瞿塘峡口切割来的瀑石,瞿塘峡中段的黑石,巫峡切割来的纤夫石、纤夫路,以及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白鹤梁题刻,也被部分切割搬进展厅).目前在全国的博物馆中,还没有放如此大规模大型天然石头的先例。
    ⑥与“壮丽三峡”展厅相比,“远古巴渝”展厅则显得古朴而厚重。“远古巴渝”展厅位于三峡博物馆二楼左侧,展厅面积1160多平方米,展品逾1000件。这是三峡博物馆文物最丰富的一个展厅,里面的文物80%以上都是1997年以来重庆三峡考古的新发现,这次是首度公之于众,比如巫山龙骨坡出土的巫山人牙齿和下颌骨化石、兴隆洞遗址发现的剑齿象牙石刻、奉节鱼腹浦发现的陶片、小田溪出土的鸟形尊等。这个展厅主要靠文物来说话,它要展示远古巴渝文化的客观存在和无穷魅力。

    2. 从全文来看,作者主要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来介绍三峡博物馆的?
  • 1. 指出下列句中加括号字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其意。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2. 风急天高猿啸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