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广播电视基础知识》2月13日

考试总分:15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809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5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广播电视基础知识》2月13日专为备考2025年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为了使新闻报道更具说服力,可以对数据进行造假。()

    A

    B

  • 2. 记者使用微博面对不真实甚至是恶意的指责时,要据理力争维护自己的观点。

    A

    B

  • 3. 媒体同情或赞颂罪犯也是渲染暴力的一种行为。

    A

    B

  • 1. 媒介规范理论提出对新闻媒介进行控制的四种正规途径是司法控制、行政控制、资本控制和()。

    A市场控制

    B社会监督

    C媒介自律

    D立法控制

  • 2. 2004年12月2日,()向社会公布《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对播音员主持人队伍的道德取向、素质要求和工作方法提出了明确要求。

    A中宣部

    B文化部

    C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D中央电视台

  • 3. 我国新闻业的双重属性是指()。

    A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

    B客观性与倾向性

    C党性与人民性

    D独特性与普遍性

  • 1. 以下强调“按传播规律办事”要求的文章或文件有哪些?()

    A《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陆定一)

    B《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2003年中央文件)

    C《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2年中央文件)

    D《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列宁)

  • 2. 新闻伦理失范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传媒市场化改革不到位

    B新闻采编规范管理制度执行不力

    C新闻媒体过于强调经济指标

    D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 3. 如何确保新闻报道的公正?()

    A禁止对任何人的歧视

    B保持中立,做到利益规避

    C平衡呈现各方观点,保持中立

    D多采访学术界人士和记者

  • 1. 新闻报道必须忠实反映新闻事实,因此不具有倾向性。
  • 2.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包括。
  • 3.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
  • 1. 如何按照“三贴近”原则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
  • 2.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否可以协调,结合最近几年的广播电视现象,论述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
  • 3. 请谈谈新闻工作者三贴近和三深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