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2月6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854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5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2月6日专为备考2025年大学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下列选项中,有关外国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高老头》的作者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

    B《简·爱》的作者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

    C《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D《百年孤独》的作者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

  • 2. 王维《山居秋瞑》中的颔联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阅读《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第二是轻重分明。文章不仅要分层次,尤其要分轻重。轻重犹如图画的阴阳光影,一则可以避免单调,起抑扬顿挫之致;二则轻重相形,重者愈显得重,可以产生较强烈的效果。一部戏剧或小说的人物和故事如果不分宾主,群龙无首,必定显得零乱芜杂。一篇说理文如果有五六层意思都平铺并重,它一定平淡无力,不能说服读者。艺术的特征是完整,完与整是相因的,整一(整一:统一)才能完美。在许多意思并存时,想产生整一的印象,它们必须轻重分明。文章无论长短,一篇须有一篇的主旨,一段须有一段的主旨。主旨是纲,由主旨生发出来的意思是目。纲必须能领目,目必须附丽(附丽:依附,附着)。于纲,尊卑就序,然后全体自能整一。“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语见《论语·为政》。北辰,北极星。拱,环绕。)。”一篇文章的主旨应有这种气象,众星也要分大小远近。主旨是着重点,有如照相投影的焦点,其余所有意思都附在周围,渐远渐淡。在文章中显出轻重,通常不外两种办法:第一是在层次上显出。同是一个意思,摆的地位不同,所生的效果也就不同,不过我们不能指定某一地位是天然的着重点。起头有时可以成为着重点,因为它笼盖全篇,对读者可以生“先入为主”的效果;收尾通常不能不着重,虎头蛇尾是文章的大忌讳,作家往往一层深一层地掘下去,不断地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使他不能不读到终了,到终了主旨才见分晓,故事才告结束,谜语才露谜底。中段承上启下,也可以成为着重点,戏剧的顶点大半落在中段,可以为证。一个地方能否成为着重点,全看作者渲染烘托的技巧如何,我们不能定出法则,但是可以从分析名著(尤其是叙事文)中探得几分消息。其次轻重可以在篇幅分量上显出。就普遍情形说,意思重要,篇幅应占多;意思不重要,篇幅应占少。这不仅是为着题旨醒豁,也是要在比例匀称上现出一点波澜节奏,如同图画上的阴阳。轻重倒置在任何艺术作品中都是毛病。不过这也不能一概而论,名手立论或叙事,往往在四面渲染烘托,到了主旨所在,有如画龙点睛,反而轻描淡写地掠过去,不多着笔墨。

    1. 作者以纲和目的关系作比喻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文中还运用了哪两个比喻?
  •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引申出哪个成语?
  • 1. 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
  • 2. 《炉中煤》一诗选自郭沫若的诗集《》。
  • 1. 题目:逆境与顺境要求:(1)以议论为主;
    (2)不少于800字;
    (3)字迹工整,卷丽整洁。
  • 2. 根据要求作文。请以“付出与收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 阅读契诃夫《代表》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再也不能照这样生活下去了!有我们就没有他,有他就没有我们,反正我们无论如何再也不能跟他共事!我虽然是个小人物,可我到底不是下贱人,我有我的骨气!我不答应!应该把这话告诉他!我们应该去一个代表,对他说:这样下去不行!用我们的名义说!只管去!谁去?就这么直截了当地说明白!不用害怕,一点事也不会出!……”
    他们开始推选代表。经过很久的口角和争论,大家公认杰兹杰莫诺夫是最聪明、最有口才、最大胆的人。
    于是,杰兹杰莫诺夫理理头发,整整坎肩,对着空拳头咳嗽一声,去了。……大家都屏住呼吸杰兹杰莫诺夫走进上司的办公室,在门口站住,举起颤抖的手擦一擦嘴唇:哎,该怎样开口呢?他一看见那个秃顶以及他所熟悉的小黑疣子,心口就发凉,发紧,像是用腰带勒上了似的。……他背上仿佛吹来一股风。……不过,这也不算什么;凡是不习惯的人都会如此,只是不要胆怯就行。……大起胆子来!
    “喂喂……你有什么事?”
    杰兹杰莫诺夫往前跨出一步,动了动舌头,可是一点声音也没发出来——嘴里仿佛有个什么东西堵住了似的。同时,这个代表感到不光是他嘴里乱糟糟,连他的内脏也如此。……他的胆量从灵魂溜进肚子里,在那儿咕噜咕噜地响一阵,顺着胯骨滑到后脚跟上,在皮靴里停住了。……偏巧靴子又是破的。……糟糕!
    “喂喂……你有什么事?你没听见吗?”
    “哦。……我没什么事。……我只是随便走进来的。我,大人,听说……听说……”
    杰兹杰莫诺夫想管住舌头,可是舌头却不听话,接着说下去:
    “我听说大人办了个摸彩会,中彩的得一辆轿式马车。……我想买彩票,大人。……嗯……大人。……”
    “买彩票?好。……我这儿只剩下五张了。……五张你都买下吗?”
    “不……不,大人。……一张……也就够了。……”
    “五张你都买下吗,我问你!”
    “很好,大人!”
    “每张六卢布。……不过卖给你,可以按五卢布算。……你写上名字。……我衷心祝你中彩。
    “嘻嘻嘻。……谢谢,大人。……嗯。……很高兴。……”
    “出去!”
    一分钟后,杰兹杰莫诺夫出现在了门房中央,脸色就像煮熟的虾子那样红,他眼里含着泪水,不断地乞求朋友们借给他二十五卢布。(有删改)

    1. 请分析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
  • 阅读茅盾《雷雨前》,回答36~38小题。
    清早起来,就走到那座小石桥上。摸一摸桥石,竟像还带点热。昨天整天里没有一丝儿风。晚快边响了一阵子干雷,也没有风,这一夜就闷得比白天还厉害。天快亮的时候,这桥上还有两三个人躺着,也许就是他们把这些石头又困得热烘烘。
    满天里张着个灰色的幔。看不见太阳。然而太阳的势力好像透过了那灰色的幔,直逼着你头顶。
    河里连一滴水也没有了,河中心的泥土也裂成乌龟壳似的。田里呢,早就像开了无数的小沟,——有两尺多阔的,你能说不像沟么?那些苍白色的泥土,干硬得就跟水门汀差不多。好像它们过了一夜工夫还不曾把白天吸下去的热气吐完,这时它们那些扁长的嘴巴里似乎有白烟一样的东西往上冒。
    站在桥上的人就同浑身的毛孔全都闭住,心口泛淘淘,像要呕出什么来。
    这一天上午,天空老张着那灰色的幔,没有一点点漏洞,也没有动一动。也许幔外边有的是风,但我们罩在这幔里的,把鸡毛从桥头抛下去,也没见他飘飘扬扬踱方步。就跟住在抽出了空气的大筒里似的,人张开两臂用力行一次深呼吸,可是吸进来只是热辣辣的一股闷。
    汗呢,只管钻出来,钻出来,可是胶水一样,胶得你浑身不爽快,像结了一层壳。
    午后三点钟光景,人像快要干死的鱼,张开了一张嘴,忽然天空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条缝!不折不扣一条缝!像明晃晃的刀口在这幔上划过。然而划过了,幔又合拢跟没有划过的时候一样,透不进一丝儿风。一会儿,长空一闪,又是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次缝。然而中什么用?
    像有一只巨人的手拿着明晃晃的大刀在外边想挑破那灰色的幔,像是这巨人已在咆哮发怒;越来越紧了,一闪一闪满天空瞥过那大刀的光亮,隆隆隆,幔外边来了巨人的愤怒的吼声。
    猛可地闪光和吼声都没有了,还是一张密不通风的灰色的幔。
    空气比以前加倍闷!那幔比以前加倍厚!天加倍黑!
    你会猜想这时那幔外边的巨人在揩着汗,歇一口气;你断不定他还要进攻。你焦躁地等着,等着那挑破灰色幔的大刀的一闪电光,那隆隆隆的怒吼声。
    可是你等着,等着,却等来了苍蝇。它们从龌龊的地方飞出来,嗡嗡的,绕住你,钉你的涂一层胶似的皮肤。戴红顶子像个大员模样的金苍蝇刚从粪坑里吃饱了来,专拣你的鼻子尖上蹲。
    也等来了蚊子,哼哼哼地,像老和尚念经,或者老秀才读古文。苍蝇给你传染病,蚊子却老实要喝你的血呢!
    你跳起来拿着蒲扇乱扑,可是赶走了这一边的,那一边又是一大群乘隙进攻。你大声叫喊,它们只回答你个哼哼哼,嗡嗡嗡!
    外边树梢头的蝉儿却在那里唱高调:“要死哟!要死哟!”
    你汗也流尽了,嘴里干得像烧,你手脚也软了,你会觉得世界末日也不会比这再坏!
    然而猛可地电光一闪,照得屋角里都雪亮。幔外边的巨人一下子把那灰色的幔扯得粉碎了!轰隆隆,轰隆隆!他胜利地叫着。胡——胡——挡在幔外边整整两天的风开足了超高速度扑来了!蝉儿噤声,苍蝇逃走,蚊子躲起来,人身上像剥落了一层壳那么一爽。霍!霍!霍!巨人的刀光在长空飞舞。轰隆隆,轰隆隆,再急些,再响些罢!
    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
    (原载1934年《漫画生活》月刊第1期)

    2. 文章按什么顺序对雷雨前的情景进行了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