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2月6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135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5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2月6日专为备考2025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古代“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望”指农历每月十五。()  

    A

    B

  • 2.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扣题,第一句点“山居”,第二句点“秋暝”,创设出明净爽洁的环境。()  

    A

    B

  •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篇幅 狭隘 奏鸣 暮霭

    B疑惑 斩新 笨拙 油溺

    C坚困 慎重 沉陌 耐心

    D迟疑 退辟 污秽 灌概

  • 2.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是春秋末期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圣人”“至圣先师”。

    B古人用“加冠”表示男子20岁,用“烽烟”代指战争,用“鸿雁”喻指书信。

    C古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绝句一般为八句,分为首联、颈联、尾联和颔联。

    D“令”是一种敬辞,我们在称呼别人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

  • 1. 下列句中加【】的成语使用有误的有()  

    A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同事们一般都不跟他嘻嘻哈哈,只有谭校长到来,他才怯怯地说:“学校教育我会【鼎力相助】,能得一枝之栖,就深感大德了。”

    B回到住所后,我饶有兴味地翻看着一张张剧照,耳边又隐隐奏起城隍庙小戏台的流云之响和绕梁之声。他们【才疏学浅】,怎么能悟出如此妙音。

    C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导演借助【信笔涂鸦】的特技,为银幕前的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魔法的大门。

    D正所谓“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德薄才疏】,发言请在座的各位作个参考,也许对你们有一点儿帮助。

  • 2. 下列有关名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两项是()  

    A《三国演义》演绎了东汉末至西晋初近百年的战争历史,具有军事文学色彩,技巧之高,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在古今中外军事文学中实属罕见。

    B《边城》以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为背景,用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的风土人情;借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社会的黑暗腐败。

    C《老人与海》中海明威笔下的桑提亚哥是一个不屈不挠的硬汉,他捕获的大马林鱼最终被鲨鱼吃掉了,但他自始至终没有放弃和鲨鱼的搏斗。

    D莎士比亚刻画的哈姆莱特是一个复仇者的形象,在整个复仇过程中,他目标明确,毫不犹豫,最终手刃仇人,在震耳欲聋的礼炮声中含笑离世。

  • ①台儿沟上了列车时刻表。每晚七点钟,由首都方向开往山西的这列火车在这里停留一分钟。
    ②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从前,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他们
    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大山无声的命令。于是,台儿沟那一小片石头房子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的那样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如今,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她们洗净蒙受了一天的黄土、风尘,露出粗糙、红润的面色,把头发梳的乌亮,然后就比赛着穿出最好的衣裳。有人换上过年时才穿的新鞋,有人还悄悄往脸上涂点胭脂。尽管火车到站时已经天黑,她们还是按照自己的心思,刻意斟酌着服饰和容貌)。然后,她们就朝村口,朝火车经过的地方跑去。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隔壁的凤娇第二个就跟了出来。
    ③七点钟,火车喘息着向台儿沟滑过来,接着一阵空哐乱响,车身震颤一下,才停住不动了。姑娘们心跳着涌上前去,像看电影一样,挨着窗口观望。只有香雪躲在后面,双手紧紧捂着耳朵。看火车,她跑在最前边,火车来了,她却缩到最后去了。她有点儿害怕它那巨大的车头,车头那么雄壮地吐着白雾,仿佛一口气就能把台儿沟吸进肚里。它那撼天动地的轰鸣也叫她感到恐惧。在它跟前,她简直像一叶没根的小草。
    ......
    ④那个白白净净的年轻乘务员真下车来了。他身材高大,头发乌黑,说一口漂亮的北京话。也许因为这点,姑娘们私下里都叫他“北京话”。“北京话”双手抱住胳膊肘,和她们站得不远不近地说:“喂,我说小姑娘们,别扒窗户,危险!”
    ⑤“呦,我们小,你就老了吗?”大胆的凤娇回敬了一句。
    ⑥姑娘们一阵大笑,不知谁还把凤娇往前一操,弄的她差点儿撞在他身上。这一来反倒更壮了凤娇的胆:“喂,你们老呆在车上不头晕?”她又问。
    ⑦“房顶子上那个大刀片似的,那是干什么用的?”又一个姑娘问。她指的是车厢里的电扇。
    ⑧“烧水在哪儿?”
    ⑨“开到没路的地方怎么办?”
    ⑩“你们城里人一天吃几顿饭?”香雪也紧跟在姑娘们后面小声问了一句。
    11“真没治!”“北京话”陷在姑娘们的包围圈里,不知所措地嘟囔着。
    12快开车了,她们才让出一条路,放他走。他一边看表,一边朝车门跑去,跑到门口,又扭头对她
    们说:“下次吧,下次一定告诉你们!”他的两条长腿灵巧地向上一跨就上了车,接着一阵叽哩哐啷,绿色的车门就在姑娘们面前沉重地合上了。列车一头扎进黑暗,把她们撇在冰冷的铁轨旁边。很久,她们还能感觉到它那越来越轻的震颤。

    1. 姑娘们问了“北京话”一连串问题,小说里并没有写“北京话”的回答。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 ①能使用工具的人类的出现,据说距今已有两三百万年。不要小看第一个使用石器的人,第一个燧木取火的人,第一个弯弓射箭的人,第一个跨上马背的人,他们越过了人类儿童时代一座又一座真正的“三峡”——不,他们的步履更为艰难,他们的业绩更为伟大。人类在漫漫的行程中,每一分钟都在向着难以数计的未知的领域进军,都有难以数计的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开拓道路。于是,(历史昂然向前)。
    ②行程是艰险的。历史在前进中,不免有挫折,有迂回,有后退,有失败。自然也就不免有清谈者,有(酣睡者),有(摇头者),有(叹气者),有(彷徨者),有(哭泣者)。但是他们不是历史的脊梁,他们像蛛丝一般无力,绊不住历史的脚步。
    ③千百年后,假如三峡无恙,也还会有人从此穿过。(从千百年后看今天,也如同今天看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一样。在那时的人看来,完成我们今天从事的业绩,会跟玩积木一样轻而易举了。但是,他们不会嘲笑我们,他们会崇敬我们的精神。)至于我这篇平凡的文字,那时是早已泯灭的了。然而。如果他们从考古的废墟上发现了它,我敢断定,他们会说:“这个人,没有说谎。”

    2. 理解第③段中括号的句子,为什么说“他们不会嘲笑我们,他们会崇敬我们的精神”?
  • 1. 古来圣贤皆寂寞,()。
  • 2. 分别写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