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广播电视基础知识》1月31日

考试总分:15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402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5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广播电视基础知识》1月31日专为备考2025年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在采写涉及双方争议的新闻时,记者不能只对一方偏听偏信,而要给予他们同等的表达看法的报道份额。

    A

    B

  • 2. 我国新闻职业伦理既强调党性原则,又重视真实、客观、时效、自主的新闻专业原则。

    A

    B

  • 3. 媒体同情或赞颂罪犯也是渲染暴力的一种行为。

    A

    B

  • 1. 使用间接引语的优点是什么?()

    A语言更具概括性

    B更具现场感

    C更有趣味性

    D能体现受访者的鲜明立场和个性

  • 2. 报纸拼版完成后打印出来的样张被称为()。

    A版样

    B大样

    C校样

    D小样

  • 3. 舆论监督是一个动态过程,舆论监督的公正性来自操作中的()手段。

    A控制

    B监督

    C平衡

    D引导

  • 1. 新闻记者不得从事的有()。

    A与记者职务有关的有偿服务

    B借新闻采访工作从事广告、发行、赞助等经营活动

    C购买与新闻采访活动无关的金融产品

  • 2. 如何确保新闻报道的公正?()

    A禁止对任何人的歧视

    B保持中立,做到利益规避

    C平衡呈现各方观点,保持中立

    D多采访学术界人士和记者

  • 3.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下列哪些属于淫秽物品?()

    A具体描绘性行为的图书

    B介绍人体性生理、性医学知识的图书

    C宣扬色情的诲淫性的影片

    D包含有色情内容的有一定艺术价值的人体艺术摄影作品

  • 1. 新闻工作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 2. 广播的产波符号?
  • 3. 媒体炒作能够提高新闻价值。
  • 1. 做好舆论监督工作的三项基本原则。
  • 2.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否可以协调,结合最近几年的广播电视现象,论述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
  • 3. 论述广播电视在抗震救灾报道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成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