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共基础知识》4月20日

考试总分:29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156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2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共基础知识》4月20日专为备考2022年公共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A

    B

  • 2.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A

    B

  • 3. 教唆犯罪的行为只能是积极的作为,而不能是消极的不作为。

    A

    B

  • 4.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其政治权利也当然被剥夺()

    A

    B

  • 5.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A

    B

  • 6. 鉴定聘请书一式三份。

    A

    B

  • 7. 保证金可用作单位补充资金()

    A

    B

  • 8.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2条中的“公安机关发现”指的是公安机关发现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

    A

    B

  • 1. 管理的核心职能是()。

    A组织

    B领导

    C协调

    D指挥

  • 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辩证否定的是()。

    A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

    B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扬弃”

    C我国必须全盘西化

    D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

  • 3.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定活比=(活期存款/定期存款)×100%

    B存款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负债业务之一,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银行持续经营的基础

    C按存款的稳定性可分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

    D按存款额主体不同,可划分为单位存款和个人存款

  • 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安全是相对的概念

    B无危则安,无缺则全

    C安全管理是追求绝对安全状态

    D安全和危险均是一种状态

  • 5. 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A土地问题

    B资产阶级问题

    C阶级问题

    D农民问题

  • 6.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对考核、体检合格的人员,由招聘部门的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公示,公示的期限为()。

    A3~5日

    B5~7日

    C7~15日

    D12~15日

  • 7. 下列关于农产品地理标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农产品地理标志是以地城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

    B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登记工作

    C农产品地理标志标示农产品,包括农业的初级产品

    D农产品地理标志标示农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

  • 8. 阶级的产生有两个基本前提,一个是剩余产品的出现,另一个是( )。

    A国家政权的产生

    B社会矛盾的激化

    C私有制的形成

    D社会形态的发展

  • 1.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

    A无线电技术

    B微电子技术

    C计算机技术

    D通信技术

  • 2.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模光可在多模光纤中传输,多模光可在单模光纤中传输

    B单模光可在多模光纤中传输,但多模光不能在单模光纤中传输

    C单模光不能在多模光纤中传输,但多模光能在单模光纤中传输

    D单模光不能在多模光纤中传输,多模光不能在单模光纤中传输

  • 3.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的主要贡献有(  )。

    A组装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脑

    B图形用户界面

    C发明了鼠标

    D移动计算革命

  • 4. 光纤通信的优点有()。

    A通信容量大

    B传输损耗低

    CC.抗干扰能力强

    D保密性能好

  • 5. 根据菲德勒的权变理论,对一个管理者的工作最有影响的因素包括()。

    A职位权力

    B任务结构

    C上下级关系

    D个人的特点

  • 6. 下列属于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的重要论断有()。

    A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B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7.
  • 8. 当驾车经隧道遇到纵火恐怖袭击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沉着冷静,寻找避难所

    B严禁在车里避难

    C躲在车里不出来

    D马上就跑

  • 潘某经朋友侯某介绍认识李某,潘某答应借给李某十万元,由李某向潘某出具借条写明“今借潘某人民币十万元整,利息一分”,落款为李某。应潘某要求,侯某出具字据,上书“如果李某不归还潘某借款,由本人负责。”落款为侯某。潘某在给李某钱时预先收取了第一年的利息一万元,李某实际只拿到9万元。一年期满后,潘某要求李某支付第二年的利息,李某手头较紧,希望潘某宽限时间,潘某感到李某经济状况不佳,遂要求李某尽快归还十万元,经过半年8次催要,李某始终以各种理由拖延拒绝还款,于是潘某将李某诉告法院,要求李某返还十万元欠款,并按年率10%支付利息。案件开庭后,李某在法庭调查阶段表示自己书写的借条金额十万元不真实,被潘某扣了一万元利息实际只借得9万元,自己做生意已经全部赔光,无钱归还。另外借条上的“利息一分”指的是“一分钱”现在自己只欠潘某一分钱利息。另潘某的诉讼代理人在庭外调查发现李某在庭审开始前3天将自己一块价值5万元的手表公证赠与其女友秦某,现李某名下并无财产。

    1. 如果你是本案法官,借条中的利息约定应按年利10%还是一分钱来判定?为什么?  
  • 2. 简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战略安排。
  • 3.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 4.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幵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牢牢把握深人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的根本任务,努力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具体目标,确保这次主题教育取得预期效果。 问题:请谈谈你对“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的理解。
  • 5. 如何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
  • 6. 为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推动年轻人群信用意识升级和诚信体系建设,团中央、教育部、银监会等多部门联合发起“金融安全专家校园行”活动。王先生是互联网金融服务公司L集团的运营官,作为活动嘉宾来到M大学,在活动现场向近300名学生宣讲信用安全的重要性及如何管理和保护个人信用。“信用是一个人的终身档案和隐形简历。”在演讲中,王先生建议,年轻人要学会保护个人信用,小心各类信用诈骗;同时也要学会管理个人信用,“越早建立个人信用,随着时间推移,其信用分值会随着积累而越高”。此次“金融安全专家校园行”活动在形式上也有所创新,除了演讲外,现场还设置了问答及有奖竞猜环节。学生们积极踊跃地参与互动和答题,三名同学幸运地获得了手机大奖。校团委老师表示:“自己平时对信用安全方面的知识基本没有了解过,更不知道迟交手机通信费和水电费都会影响到信用。可以想象大学生们对这方面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今天的讲座收获满满,希望以后开展更多这样有益于大学生信用安全的活动。”现场大学生感言,通过讲座我了解了如何保护自己的信息,也知道了如何避免生活中的一些陷阱骗局,明白了如何选择正确平台,保证自己财务和信息的安全。”某大学发布的《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显示,当前有近六成大学生缺乏信用知识,逾八成的大学生没有听说过或不了解个人信用报告。而发生在校园的大部分金融欺诈行为,都和学生的信用安全意识、法律意识薄弱有关。大学生兼职刷单、用信用卡违规套现……“有些大学生缺乏基本的信用意识,对自己的征信信息并不珍惜,在这些学生眼中,个人征信信息是可以拿去做交易筹码的,甚至对欠贷不还将给自己造成的信用污点毫不了解。”有专家认为,加大信用教育的力度,拓宽常识教育的广度,建立信用约束机制和监管制度,已成为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职责的要求。“举办这类交流讲座,很好地弥补了学生们的知识空白。这不仅有助于从根源上防范校园金融欺诈,也有利于培养具有法制意识和契约精神的现代公民。” 根据以上材料,假定你是某高校团委负责人,请给学校党委写一份“加大信用教育力度”的建议书。 要求:紧扣材料,针对性强;层次分明,逻辑性强;格式规范,文体性强;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