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广播电视业务》1月20日

考试总分:15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946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5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广播电视业务》1月20日专为备考2025年广播电视业务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报道以时间为顺序,随事件发展进程而展开的是()。

    A顺序式报道

    B系列报道

    C专题报道

    D连续报道

  • 2. 广播电视新闻的结构要适应()传播的特点,力求线索单一,结构单纯,让受众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报道要点。

    A多点

    B复线

    C单线

    D线性

  • 3. 按照事先编排好的内容先后顺序,加上播音员或主持人的播音与串联,把分散的节目、稿件录制合成为完整的播出带,以备按时播出,这种播出方式是()。

    A录播

    B录像

    C实况播出

    D直播

  • 1. 新闻性栏目,目前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A专题型新闻栏目

    B消息类新闻栏目

    C杂志型新闻

    D社会新闻栏目

    E调查类新闻栏目

  • 2. 广播电视新闻语言在表达上需要遵循的原则包括()。

    A可听性

    B准确性

    C通俗性

    D优美性

  • 3. 确立选题主要考虑的标准包括()。

    A符合编辑的要求

    B新闻政策

    C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与定位

    D能够引起轰动效应

    E新闻价值

  • 1. 请分析以下电视新闻的采制特点。【标题】嘉陵江一餐饮船翻沉11人落水【时长】1分51秒【导语】受上游强降水的影响,今天嘉陵江重庆段出现了今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据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通报,截至今天18点,东津沱站的洪峰水位达到212.58米,超过保证水位5.65米;另外,北碚站在下午6点的洪峰水位为199.31米。来自重庆市海事局的通报,由于洪水的影响,今天在嘉陵江上出现了多起船舶险情。其中,有两艘餐饮船翻覆沉没。下面来看看当时现场的情况。【现场画面+解说词】今天下午,湍急的江水导致嘉陵江渝澳大桥水域一艘餐饮船与陆地连接的部分缆绳发生断裂。下午4点过,救援人员登上这艘名叫“周洪渔船鱼”的餐饮船疏散被困的名船员,突然,餐饮船和陆地间仅剩的一根缆绳断裂,船只向下游漂去,一分钟后与另一艘餐饮船犮生碰撞,导致“周洪渔船鱼”餐饮船翻沉,船上11人全部落水。【现场画面+同期声】翻船碰撞(34秒)【现场画面+同期声】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还有五个(遇险者)【记者出镜】现在我们可以看见,漂浮在下面的(洪水中)船上,船底部还有几名幸存者,但他们正逐渐地向下游漂去。【画面+解说词】事发后,海事局和市公安消防总队立即展开施救。由于担心出事船舶对下游的渝澳大桥和嘉陵江大桥造成破坏,市交巡警总队对大桥进行了交通管制。【记者出镜】现在是下午的4点34分,我现在是位于朝天门大桥和大佛寺大桥这段水域的旁边,我们现在看见海事部门已经组织了多艘的船艇实施救援。【字幕】20分钟后【画面+解说词】经过紧急施救,到下午6点左右,落水的11名人员全部获救。“鑫缘渔港”餐饮船断缆漂流至渝澳大桥处固定,暂未危及下游桥梁和船只。
  • 2. 根据以下材料,确定采访线索并拟定采访提纲。世界奢侈品协会报告预计,到2012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将达146亿美元,攀上全球奢侈品消费额巅峰。数据显示,我国73%的奢侈品消费者年龄低于45岁,其中18~34岁的消费者占总消费人群的45%。与国外相比,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平均年龄明显偏低:比欧洲年轻15岁、比美国年轻25岁。或许正因为国内、外奢侈品消费主流人群年龄上的差异,其消费的产品类型也有着明显的不同。据世界奢侈品协会相关人士介绍,服饰、香水、手表、皮具等小件个人生活用品是中国消费者的主要消费内容,而在以美国和欧洲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则集中在豪华地产、汽车、贵重珠宝等顶级消费品上。
  • 3. 运用你所掌握的知识,为某电视台拟订一个报道第十二届大运会的报道策划方案。
  • 1. 根据所给材料撰写一则广播消息,300字左右。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禁止利用教辅材料非法牟利中新网8月10日电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发出紧急通知,规范中小学教辅材料市场秩序,禁止出现利用中小学教辅材料非法牟利现象。通知强调,出版单位出版中小学教辅材料,必须符合规定的业务范围。严禁任何形式的买卖书号、刊号、版号和一号多用等违法违规行为。不具备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资质的出版单位,一律不得出版、重印、再版中小学教辅材料。通知要求,中小学教辅材料必须由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批准的发行单位发行。任何部门、单位、个人未经批准一律不得从事中小学教辅材料发行活动。严禁出版发行单位委托不具有发行资质的部门、单位、个人代理发行销售中小学教辅材料。通知指出,各出版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价格政策规定,合理确定中小学教辅材料价格。严禁出版单位违法违规采取高定价低折扣形式推销中小学教辅材料。各相关出版单位要在本单位互联网页显著位置,向社会公开所出版的所有中小学教辅材料定价情况,包括开本、印张数、印张单价、零售价格等情况,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于中小学教辅材料发行,通知特别强调,严禁出版发行单位派员进入学校、班级,向老师、中小学生和家长推荐、征订、搭售教辅材料;严禁出版发行单位伙同学校有关人员要求学生到指定书店购买中小学教辅材料;严禁出版发行单位在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发行活动中违规收受任何费用;严禁销售内容质量、编校质量或印装质量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的中小学教辅材料,对销售的不合格中小学教辅材料要全部召回销毁;严禁销售侵权盗版和非法出版的中小学教辅材料。通知要求,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对辖区中小学教辅材料市场进行一次集中检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违反国家价格政策和有关管理规定,以高定价低折扣手段牟取非法利益的问题。通知强调,对发现的问题,特别是对涉案金额较大、问题严重、情节恶劣、影响较大的案件,坚决予以查处,该吊销的吊销,该取缔的取缔,构成犯罪的一律移交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2. 根据所给材料写作。要求:(1)根据所给的材料撰写一则广播消息,不少于300字。(15分)(2)根据所给的材料撰写一篇评论,不少于400字。(20分)中新网8月9日电据国家审计署网站消息,审计署今日公布《2012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结果》公告。10.84万户不符合保障条件的家庭,违规享受保障性住房实物分配3.89万套、领取租赁补贴1.53亿元,360个项目或单位挪用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57.99亿元。审计向相关部门移送违纪违规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26起,涉案金额2487.17万元,涉案人员55人,相关部门正在依法查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有关规定,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审计署组织全国近2万名审计人员,对31个省(区、市)、5个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2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包括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等)的投资、建设、分配、后续管理及相关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延伸调查2.64万个相关单位和企业、1.92万个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以及24.85万户家庭。审计结果公告如下:一、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情况2012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768.83万套、基本建成590.20万套(含竣工453.59万套)、新增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52.99万户,分别为年度目标任务的105.88%、118.04%(竣工为110.12%)、106.96%。通过各类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为953.74万户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了安居保障,惠及2667.77万人。2012年,全国共筹集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性资金4128.7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下达补助资金1861.65亿元;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性资金当年支出3543.75亿元。2012年全国通过银行贷款、住房公积金贷款、企业债券等社会渠道筹集资金4667.67亿元。二、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成效审计结果表明,地方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务院的各项政策要求,把住房保障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取得明显成效。(一)住房保障体系初步建立。至2012年底,全国所有市县均建立了廉租住房制度,72.97%的市县建立了公共租赁住房制度,60.06%的市县建立了经济适用住房制度,23.75%的市县建立了限价商品住房制度,80.47%的市县实施了棚户区改造,住房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保障性安居工程覆盖面不断扩大。(二)困难群众居住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平均水平达到每人每月75元,比2010年增长13.63%;全国完成各类棚户区拆迁2.28亿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后人均居住面积比改造前增长30%;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306.34万人。2008年至2012年,享受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的住房困难人数累计已达7084.16万人,占城镇总人口数的9.95%,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得到缓解,推动了城镇化进程,也为提高城市发展质量提供了支撑。(三)住房供应结构不断优化。2012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竣工面积达3.01亿平方米,占城镇住宅竣工面积的30.28%,比2010年增长11.26个百分点,增加了城镇中小户型房源的有效供应,住房供应结构不断优化,为调控房地产市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提供了有效支持。(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2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性资金投入达4128.74亿元,比2010年增长77%;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10万亿元,占全国城镇住宅投资总额的19.56%,较2010年增长8.03个百分点,带动了建材、装饰装溃等相关产业发展,为拉动内需、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此次从审计情况看,地方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和要求,相关部门和项目建设管理单位能够较好地执行国家政策法规,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资金管理、项目建设管理和分配管理等逐步规范,总体情况较好,但审计也发现,一些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和单位还存在违反规定或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主要是:一是10.84万户不符合保障条件的家庭,因提供不实资料、相关部门审核把关不严,违规享受保障性住房实物分配3.89万套、领取租赁补贴1.53亿元,另有1.13万户家庭重复享受保障性住房实物分配2975套,重复领取租赁补贴2137.55万元。二是34个项目代建企业等单位违规出售保障性住房1.83万套,另有5333套住房被有关单位、个人违规用于拆迁周转、转借出租等。三是360个项目或单位挪用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57.99亿元,用于归还贷款、对外投资、征地拆迁以及单位资金周转等非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支出。四是45个项目未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等手续用地1433.16亩,12个项目将建设用地601.53亩用于商业开发等其他用途。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督促相关单位积极整改,截至2013年6月17日,有关单位已取消不符合条件保障对象资格5.27万户,追回违规领取补贴4431.15万元,收回或清理被违规分配使用的保障性住房1.98万套,追回被挪用的资金40.63亿元,已补办19个项目1235亩用地批准等手续,完善各类管理制度和规范529个。下一步,审计署将继续跟踪整改情况,适时公布整改结果。此外,审计向相关部门移送违纪违规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26起,涉案金额2487.17万元,涉案人员55人,相关部门正在依法查处。
  • 3. 将下列新闻稿改写成一篇适于广播的300字左右的消息。
    重庆沃尔玛涉嫌售假“绿色猪肉”发致歉书未提赔偿
    日前,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向媒体通报,该部门近期查获沃尔玛在重庆的多家超市涉嫌销售假冒“绿色猪肉”。这件事情今天(6日)在网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昨天,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向媒体通报,今年以来,重庆沃尔玛超市3家分店以低价普通冷鲜肉假冒高价“绿色食品”认证的猪肉1178.99公斤,涉案金额4万余元。据介绍,8月24日,重庆工商部门接到市民的举报,称沃尔玛超市重庆凤天店用普通冷鲜肉假冒有“绿色食品”认证的“绿色猪肉”在销售。经过重庆工商局执法人员多方查探,在沃尔玛在重庆的3家超市中都发现此类待售的“绿色猪肉”。通过现场清点、调取查阅沃尔玛超市电子进销货记录以及对供货商的调查,执法人员发现其“绿色猪肉”的销量明显存在着倒挂问题。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重庆市工商局也表示将根据最终的调查结果,对沃尔玛超市实施行政处罚。
    昨天21时左右,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就该事件向媒体发来声明,称对广大消费者表示最诚挚的歉意;并称沃尔玛正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对这件事件进行全面核查,对相关商场存在的问题立即纠正和严肃处理。同时,该公司应急处理小组已对重庆所有门店相关猪肉产品展开核查,将全面加强猪肉的产品监管,确保所有猪肉的销售品类准确无误、合法合规,保证消费者的权益。我们看到这份声明虽然称“真诚欢迎和感谢相关部门的指导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但是对已经购买假冒“绿色猪肉”的消费者权益如何保护等问题,声明中未作任何的说明。
    作为世界500强以及全球知名零售商的沃尔玛公司频频违法,欺骗消费者,引来了众多网友的批评。搜狐一位网友表示,外资企业为什么在中国这么牛?是不是我们对外资太心慈手软了,感觉有关部门在外资违法违规问题上总是苦口婆心,但就是没有多大的处罚力度。有网友质疑说,既然沃尔玛已经违法了这么多次,而且是属于严重违法,那么有关部门为什么不能吊销其营业执照?还有网友表示,洋品牌也入乡随俗了,就是因为在中国的违法成本太低。希望国家有关部门抓紧完善相关法律,加大处罚力度。
  • 1. 简述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新闻背景材料的作用。
  • 2. 简述广播电视采访中现场观察的主要内容。
  • 3. 简述确定新闻栏目编排思想应注意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