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12月28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099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4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12月28日专为备考2024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扣题,第一句点“山居”,第二句点“秋暝”,创设出明净爽洁的环境。()  

    A

    B

  • 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  

    A

    B

  • 1. 下列名句、作品、作者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孔子弟子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史记》贾谊

    C“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D“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荀子

  • 静女
    《诗经》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2. 下列字的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A洵美且异。洵:实在。

    B静女其姝。姝:美丽。

    C爱而不见。爱:喜欢。

    D自牧归荑。归:赠送。

  • 1. 下列句子中不是出自《论语》的有()  

    A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2. 下列默写,全部正确的两项是()  

    A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B蟹六跪而二鳌,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D宁客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 ①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从一个山崖荡漾到另一个山崖,回响在山谷中,渐渐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是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
    ②每一种活着的东西(大概还有很多死了的东西)都会留意这声呼唤。对鹿来说,甲;对松林来说,乙;对郊狼来说,丙;对牧牛人来说,工;对猎人来说,戊。然而,在这些明显而迫切的希望和恐惧之后,还隐藏着更加深刻的含义,这个含义只有这座山自己才知道。只有这座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聆听狼的嗥叫。
    ③不过,那些不能辨别其隐藏的含义的人也都知道这声呼唤的存在,因为在所有有狼的地区都能感觉到它,而且正是它使得这儿有别于其他地区。它使那些在夜里听到狼叫,白天去察看狼的足迹的人毛骨悚然。即使看不到狼的踪迹,也听不到它的声音,它也是暗含在许多小小的事件中的:深夜里一匹驮马的嘶鸣,滚动的岩石的嘎啦声,逃跑的鹿的砰砰声,道路上云杉的阴影。只有不堪造就的新手才感觉不到狼是否存在,认识不到山对狼怀有一种秘密。

    1. 课文为什么以“一声狼嗥”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意识?
  • 2. 提取下面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对“国学”加以解说。(不超过50个字)“国学”一说,兴起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20世纪初,大盛于20年代,90年代再掀热潮。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国学大师章太炎、王国维、陈寅恪、钱钟书等都曾对“国学”进行过自己的阐述。现在,许多人认为,对“国学”的研究,主要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进行阐释,而“传统文化与学术”除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学外,当然也少不了医学、戏剧、书画、武术、星相等东西,它应该是一个“干立枝繁”的庞大体系。按学科分,国学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以儒家哲学为主流;按思想分,国学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等,以儒家为主导;按《四库全书》分,国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经、子部尤其是经部为重。
  • 1. 解释下列括号字多义词的意思。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
    ②乃重(修)岳阳楼
    ③内(修)政理
  • 2. (),生男埋没随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