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共基础知识》12月25日

考试总分:23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426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4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共基础知识》12月25日专为备考2024年公共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A

    B

  • 2.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其政治权利也当然被剥夺()

    A

    B

  • 3.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A

    B

  • 4.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应当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绝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A

    B

  • 5. 法治的含义就是依照法律的规定治理国家,而不是按人的意志。()

    A

    B

  • 1. 下列国家行政机关中不属于同一行政层级的是()。

    A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安局

    B省人民政府公安局

    C自治县人民政府

    D设区的市人民政府

  • 2. 下列关于公文版记部分编排格式的描述,错误的是()。

    A如有多个抄送机关,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B如需把主送机关移至版记,除将“抄送”二字改为“主送”外,编排方法同抄送机关

    C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一般编排在末条分隔线之上,印发机关左空一字,印发日期右空一字,后加“印发”二字

    D公文的页码单页码要居右空一字,双页码要居左空一字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土地改革政策与过去的主要不同是()。

    A限制和打击富农经济

    B限制富农经济,中立富农

    C保护民族工商业者

    D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

  • 4. 商品经济中有许多经济规律,其中()是基本的规律。

    A宏观调控

    B价格规律

    C供需矛盾

    D价值规律

  • 5. 分办的实质是为文件确定()。

    A接受公文的对象

    B运转方向

    C处理的程序

    D办理的主要依据

  • 1.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内陆有良好开发利用条件的地区有()。

    A内蒙古北部

    B甘肃

    C新疆北部

    D松花江下游

  • 2. 下列属于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的重要论断有()。

    A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B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3. 公平正义理念对公安工作的具体要求包括()。

    A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

    B坚持秉公执法

    C坚持以公开促公正

    D坚持公正与效率并重

  • 4. 公安民警要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做到()。

    A权力行使应当符合法律赋予该项权力的目的

    B过罚相当

    C同样情形同样处理

    D保证权力能够自由地行使

  • 5.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在行政执法中应当自觉践行。下列做法直接体现了执法为民理念的有()。

    A行政机关将行政许可申请书格式文本的费用由2元降为1元

    B行政机关安排工作人员主动为前来办事的人员提供咨询

    C工商局要求所属机构提高办事效率,将原20工作日办结事项减至15工作日办结

    D某区设立办事大厅,要求相关执法部门进驻并设立办事窗口

  • 1.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 2. 如何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
  • 3. 简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战略安排。
  • A市光明公司业务员甲某和本公司另一名业务员乙某代表公司按合同接受4万打进口某产品时,两人发现有溢货现象,即港商多发了200打。甲某让乙不要把这一情况告诉别人。几天后,甲某将200打该产品卖给B市个体商经营者丙某,单价为200元,并让丙将货款4万元汇到C市甲原工作过的C市外贸公司账上。然后,甲经多方疏通关系,从C市外贸公司账户上提走了4万元现金,甲与乙二人平分了4万元。后港方发现多发了货,找到A市光明公司,遂案发。案发后,甲与乙对上述事实供认不讳。

    4. 如果光明公司全部股东均为私人,则甲与乙的行为构成了什么罪?
  • 潘某经朋友侯某介绍认识李某,潘某答应借给李某十万元,由李某向潘某出具借条写明“今借潘某人民币十万元整,利息一分”,落款为李某。应潘某要求,侯某出具字据,上书“如果李某不归还潘某借款,由本人负责。”落款为侯某。潘某在给李某钱时预先收取了第一年的利息一万元,李某实际只拿到9万元。一年期满后,潘某要求李某支付第二年的利息,李某手头较紧,希望潘某宽限时间,潘某感到李某经济状况不佳,遂要求李某尽快归还十万元,经过半年8次催要,李某始终以各种理由拖延拒绝还款,于是潘某将李某诉告法院,要求李某返还十万元欠款,并按年率10%支付利息。案件开庭后,李某在法庭调查阶段表示自己书写的借条金额十万元不真实,被潘某扣了一万元利息实际只借得9万元,自己做生意已经全部赔光,无钱归还。另外借条上的“利息一分”指的是“一分钱”现在自己只欠潘某一分钱利息。另潘某的诉讼代理人在庭外调查发现李某在庭审开始前3天将自己一块价值5万元的手表公证赠与其女友秦某,现李某名下并无财产。

    5. 如果你是本案法官,借条中的利息约定应按年利10%还是一分钱来判定?为什么?  
  • 1. 党章对党的根本宗旨是怎样完整、科学的表述的?
  • 1. 党的纪律主要包括哪些?
  • 2. “两学一做”的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