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10月12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80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4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10月12日专为备考2024年大学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下列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是()。

    A李清照

    B欧阳修

    C柳永

    D苏轼

  • 2. 《西厢记·长亭送别》的旦角是()。

    A红娘

    B张生

    C老夫人

    D崔莺莺

  • 1. 阅读《长亭送别》中的一段选文,回答问题:[幺篇]年少呵轻远别,轻薄呵易弃掷,全不想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1)将“但得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译成现代汉语,并分析其修辞方法与含义。
    (2)分析前五句的修辞方法。  
  • 阅读苏轼《文与可①画筼筜谷偃竹记》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蝮蛇蚶②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③,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注:①文与可:北宋著名画家,苏轼的表兄。②蜩蝮蛇蚶:这里是以蝉壳、蛇鳞形容竹子初生时的形状。③鹘:一种猛禽。

    2. 苏轼在这段文字中阐发了哪两方面的创作思想?请用最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 1. 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
  • 2. 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 1. 题目:勿以善小而不为要求:(1)写一篇议论文;
    (2)不少于800字;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 2. 题目:和谐要求:(1)以议论为主;
    (2)不少于800字;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小题。
    乙脑病毒引起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亚洲地区的一种严重的急性传染病。
    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染源是携带病毒的家畜、家禽和各种鸟类。在我国,猪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和中间宿主,特别是当年生仔猪。蚊子既是传播媒介又是重要的储存宿主,受感染的蚊子可带毒越冬并能经卵传代。此外,蝙蝠也可能是乙脑病毒的传染源和储存宿主。人类在乙脑的传播链中是终末宿主。
    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是蚊子,特别是三带喙库蚊。蚊子吸血后,病毒首先在它的中肠上皮细胞中增殖,然后经血腔进入唾液腺,通过叮咬家畜或禽类等易感动物而传播。病毒通过蚊子在动物—蚊—动物中形成自然循环,如果带毒蚊子叮咬人类,则可引起人类感染。
    乙脑主要在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和地区流行,我国是乙脑的主要流行区之一。乙脑的流行与蚊子的密度有关,在热带地区,蚊子一年四季均可繁殖,故全年均可发生流行或散发流行。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则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季节与蚊子密度的高峰期一致,以夏、秋季流行为主80%~90%的病例集中在7~9月份。
    人类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多表现为隐性感染,以10岁以下儿童发病居多。近年来由于儿童普遍接种疫苗,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发病率相对有所增高。

    1. 乙脑病毒在传播中形成了怎样的循环?  
  • 2. 阅读小说片段,回答问题:王三胜可是看出这老家伙有功夫,脑门亮,眼睛亮,眼眶虽深,眼珠可黑得像两口小井,深深的闪着黑光。……
    老头子的黑眼珠更深更小了,像两个香火头,随着面前的枪尖儿转,王三胜忽然觉得不舒服,那俩黑眼球似乎要把枪尖吸进去!
    (1)作者是用什么描写手法来刻画孙老者形象的?
    (2)这段文字突出描写孙老者的眼睛,并用了三个形象的比喻句,这其中的含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