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广播电视业务》10月10日

考试总分:15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430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4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广播电视业务》10月10日专为备考2024年广播电视业务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在广播电视新闻语言中,新闻报道语言与播音语言相比,最主要的特点是()。

    A更为真实

    B更有说服力

    C信息量更丰富

    D更自然

  • 2. 在电视新闻的后期剪辑过程中,画面的组接技巧包括“有技巧组接”和“无技巧组接”。下列关于这两种组接技巧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A“有技巧组接”包括淡出、淡入、化、叠化等

    B淡出、淡入又称渐隐、渐现

    C“无技巧组接”,是采用“切”的方式完成画面转换任务

    D“无技巧组接”不应在长新闻中大量使用

  • 3. 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景别是(),常和中景联用,借以表现人物的主次关系。

    A全景

    B近景

    C特写

    D中景

  • 1. 广播语言要做到“三化”,即()。

    A规范化

    B通俗化

    C口语化

    D形象化

  • 2.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要求主要包括()。

    A熟悉带机采访

    B灵活把握记者角色

    C熟练操作摄录器材

    D注重分工协作

  • 3. 广播电视记者现场观察的特点包括()。

    A观察的直接性

    B观察的综合性

    C观察的灵活性

    D观察的客观性

    E观察的敏感性

  • 1. 广播电视栏目设置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哪些?
  • 2. 请结合新闻采写原则,分析下则材料所反映的媒体现象及其成因。2011年12月底,某媒体以《北大校长肯定中国教育批美国教育“一塌糊涂”》为题,道了北大校长周其凤在长沙一中的演讲活动。该报道说,北大校长周其凤是湖南长沙浏阳人,因为敢讲敢说,数次成为媒体关注焦点。在关于周其凤校长如何看待中美教育问题上,该报道该直接引用周其凤校长的发言:“对于现在很多人否定中国的教育,周其凤持不同态度,‘我认为美国的教育一塌糊涂,他们的每一任总统都不懂得尊重人,总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别人,如此看来,他们的教育是一塌糊涂的。”众多媒体纷纷以“北大校长批美国教育一塌糊涂”为标题,转载此报道,一时间关于北大校长不当言论的争议甚嚣其上。事后,人们发现,周校长的原话主要在肯定美国教育,同时指出了一些问题,但是,他的讲话被媒体在报道时断章取义了。类似的情形时有发生,例如,媒体报道的新闻标题是“专家称地沟油不可能流回餐桌”,而事实上,该专家原话是“我国每年300万吨地沟油回到餐桌根本不可能”。
  • 3. 请分析下面一组新闻在编排上的特色,并试分析其优劣。节目串联单:1、聚焦立法听证:本市举行首次立法听证,机动车和行人、骑车人发生事故如何赔偿成为关注焦点2、聚焦立法听证:听证会激发百姓参与,专家评点这是民主立法的新尝试(录音消息)3、聚焦立法听证:骑车人被撞进机动车轧死,两辆涉案车如何划分责任尚无定论4、聚焦立法听证:一对老夫妇拦住长城赛福车,声称开车的吓坏了骑车的5、关注无障碍:残疾人代表检查西城无障碍设施,部分设施美观但不实用(录音消息)6、关注无障碍:短评,到底是在撑门面还是在办实事7、前三门大街铺辅路昨晚开始铺油8、金融街地下交通工程昨天全面开工9、北京西客站出站系统将新装10部滚梯10、简讯: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未来十五年前增至1.4亿量11、简讯:大连一辆液氨罐车翻入水库12、简讯:马来西亚直升机坠毁,4人丧生13、简讯:土耳其直升机坠毁,5人死亡
  • 1. 设想你是电视记者,在得知下列消息后即着手准备该事件的电视后续报道。请将你拟进行电视采访的内容、对象、方式、场所等做一个阐述。广州珠宝价格年年涨吸引投资专家称超五成为假货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广州近来有市民投资宝石,但有专家说:超过五成的珠宝玉石有假,而目前市面上99%的琥珀都是假的。
    近年,广州市的珠宝价格年年涨,年均涨幅是在30%左右,但到去年这个价格成为跳跃式上涨。价格上涨的确吸引不少人来投资。而广州珠宝玉石的售价,比北京、上海都明显地便宜。
    由于人们的认知度不够,市面上像碧玺、寿山石还有琥珀,鉴定为假的比例也都是最高的。专家称,目前市面上99%的琥珀都是假的。造假的手法一是用聚酯假冒琥珀,二是将细碎的琥珀压融后,做成大琥珀。所以说,投资有风险,市民还是要擦亮眼睛,以免上当。
  • 2. 根据下列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评论。要求有标题,观点鲜明,立场正确,语言简洁流畅,符合广播电视语体特点。写作材料:
    2006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首趟“青1”次进藏旅客列车于7月1日9时从青海格尔木火车站始发,前往西藏拉萨。
    首趟列车大约有600名旅客,其中有一部分是为青藏铁路建设作出贡献的劳模和功臣,还有12名媒体记者。“青1”次进藏列车沿途将选择几个车站停车。
    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多项铁路史上的纪录。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气候条件最恶劣的高原铁路。在这世界高原最具挑战性的工程项目上,中国铁路建设者破解并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自2001年6月29日开工以来,铁道部根据由北向南、逐步推进、分段建设、分段铺轨的总体部署。
    2001年在格尔木至望昆段展开施工,在南山口建成世界最大的高原铁路铺架基地,冻土工程试验段开始建设,首战告捷。
    2002年展开唐古拉山以北冻土工程和西藏段部分重点工程施工,铺轨到达望昆站,取得了重点突破。
    2003年展开唐古拉山越岭地段“无人区”和唐古拉山以南工程施工,唐古拉山以北桥隧路基工程完成,全面攻坚年喜获全胜。
    2004年全线路基桥涵隧道基本完成,并在海拔4700多米的安多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铺架基地,结束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整体推进年再传捷报。
    2005年站前工程全部完成,铺轨架梁全线贯通,全线决战年胜券在握,为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6年3月1日,青藏铁路货物列车工程运营试验时速目标达到每小时100公里,5月1日旅客列车(不载客)工程运营试验时速目标达到每小时100公里,部分地段达到每小时120公里,7月1日全线开通试运营时速线路要求冻土地段每小时100公里,非冻土地段全部达到120公里。
    青藏铁路总投资逾330亿元人民币;全线路共完成路基土石方7853万立方米,桥梁675座、近16万延长米;涵洞2050座、37662横延米;隧道7座、9074延长米。
    与此同时,青藏铁路在冻土攻关、卫生保障、环境保护、质量保证等方面也卓有成效,屡创佳绩。
    2006年7月1日上午10时20分,“青藏铁路通车庆祝大会”在青海格尔木火车站广场举行,宣告全长1956公里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西藏迎来了社会、经济全面、稳步发展的新时期,青藏铁路开通之前,西藏是祖国唯一没有铁路的省区,这严重妨碍了西藏与外界的联系。虽然西藏与外界有空中航道,也有青藏公路,但这在西藏与内地交往中仍然只是杯水车薪,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瞬息万变、高速发展的形势,青藏铁路的开通,带来西藏旅游业的兴旺,带来各民族人民的进一步交流和融合。青藏铁路从规划到动工建设,自始至终重视沿线环境的保护,比如对穿行可可西里、梦玛河、索加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区段,设置了野生动物过铁路通道;尽量避开湿地,必须通过湖泊、湿地时,首选以桥代路方案,充分体现了工程设计者爱护环境的科学发展观。
  • 3. 根据以下材料,撰写一则350字左右的广播或电视消息,包括标题及导语,导语形式不限。当今世界上最长的沙漠高速公路一京新高速的总里程约2768公里,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先后穿越乌兰布和、腾格里、巴丹占林三大沙漠。它是亚洲投资最大的单体公路建设项目,也是继连云港一霍尔果斯高速(G30)公路之后,连接新疆与内地的第二条高速公路。
    2017年7月15日,京新高速内蒙古临河至白疙瘩段、甘肃白疙瘩至明水段和新疆明水至哈密段三个路段联动通车,自此,京新高速全线贯通。
    京新高速公路连接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新疆六个省(区、市)。此次通车的临门段全长930公里,白明段全长134公里,明哈段全长178公里。它们大多位于戈壁、荒漠地区,施工条件非常艰苦,但项目开工5年来,各参建单位克服了环境恶劣、有效施工期短、建设任务重等困难,在施工期内圆满完成了任务。京新高速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福利,对沿线百姓而言,京新高速的修建大大改善了他们的生活。在高速公路修筑的过程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新建了935公里通电、通讯和458公里的供水管道工程等基础设施。通车后,该地区増加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
    对沿线城市发展而言,依托横贯东西的京新高速,可以把深处沙漠腹地的矿产、旅游等资源快速输送到全国各地。据悉,位于京新高速公路白明段的甘肃省马鬓山镇正计划发展第三产业旅游业和精细加工产业,打造产业基地。此外,对中国整体经济发展而言,京新高速是高速公路网规划的第七条放射线,开辟了霍尔果斯口岸至天津港的最快捷出海通道。同时,通车后的京新高速将北京至乌鲁木齐的公路里程缩短了近1300公里,显著节约了货物运输成本。
    十八大以来,中国高速公路事业稳步发展,高速公路网络框架总体形成。7月28日,交通运输部宣布,仅在今年上半年,全国就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项目11个,新开工项目46个,京新高速正是其中的代表性工程。据悉,截至2016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1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基本覆盖全国城镇人口20万以上的城市。
    预计到“十三五”末,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将基本贯通。届时,高速公路将会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区域间资源的流动,人们通过公路出行将更加畅通、便捷。
    (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8月31日)
  • 1. 简述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新闻背景材料的作用。
  • 2. 简述假新闻的危害。
  • 3. 简述确定新闻栏目编排思想应注意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