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劳务员每日一练《专业管理实务》9月30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461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4年劳务员每日一练《专业管理实务》9月30日专为备考2024年专业管理实务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甲建筑劳务公司承包了某工程项目的全部劳务工作,然后将其中的木工作业任务分包给了乙劳务公司,双方以书面形式签订合同。为赶进度,乙公司进场后马上进行施工。后经检查,乙公司的劳务人员中部分年龄超过规定标准,且起重安装工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根据背景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 甲公司将木工作业分包给乙公司,此做法是否正确?

    A

    B

  • 某住宅小区,A 承包单位对装饰工程进行劳务分包,A 单位对劳务分包单位资质提出了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
    1、资格要求:施工作业队所在的劳务企业应符合建筑施工工程资质要求;劳务分包企业的施工作业队属于当地建设主管部门、行业管理协会和企业考核评价合格的队伍;施工作业队已经完成对进场施工作业人员在建设主管部门的备案。
    2、政策管理要求:劳务队伍的管理行为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政府法律法规与政策的要求。劳务分包单位确定后,A 承包单位劳务员对劳务人员身份、职业资格进行了核验。根据背景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2. 劳务分包企业施工队伍必须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不得低于注册人数的 8%,全部管理人员应 90%持有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管理岗位证书。

    A

    B

  • 3.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

    A

    B

  • 4. 分包队伍应将工资发给劳务工本人,严禁使用和将工资发放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和个人。

    A

    B

  • 某住宅小区,A 承包单位对装饰工程进行劳务分包,A 单位对劳务分包单位资质提出了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
    1、资格要求:施工作业队所在的劳务企业应符合建筑施工工程资质要求;劳务分包企业的施工作业队属于当地建设主管部门、行业管理协会和企业考核评价合格的队伍;施工作业队已经完成对进场施工作业人员在建设主管部门的备案。
    2、政策管理要求:劳务队伍的管理行为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政府法律法规与政策的要求。劳务分包单位确定后,A 承包单位劳务员对劳务人员身份、职业资格进行了核验。根据背景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 每个注册劳务分包的企业除了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员必须具有安全资格证书以外,( )也必须具有安全资格证书。

    A法人代表

    B工程部经理

    C项目技术负责人

    D劳务员

  • 2. 工伤保险中,劳动者需缴纳( )保险费。

    A0%

    B5%

    C10%

    D15%

  • 3. 下列不属于劳动合同鉴定所审查的内容是

    A双方当事人是否具备鉴定劳动合同的资格;

    B合同内容是否符合法规和政策;

    C双方当事人是否在平等自愿和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劳动合同;

    D合同字迹是否工整、清晰;

  • 4. 下列不属于变更劳动合同的程序是( )。

    A提出要求

    B协商研究

    C做出答复

    D签订协议

  • 某住宅小区,A 承包单位对装饰工程进行劳务分包,A 单位对劳务分包单位资质提出了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
    1、资格要求:施工作业队所在的劳务企业应符合建筑施工工程资质要求;劳务分包企业的施工作业队属于当地建设主管部门、行业管理协会和企业考核评价合格的队伍;施工作业队已经完成对进场施工作业人员在建设主管部门的备案。
    2、政策管理要求:劳务队伍的管理行为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政府法律法规与政策的要求。劳务分包单位确定后,A 承包单位劳务员对劳务人员身份、职业资格进行了核验。根据背景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 劳务人员进场前必须按要求与劳务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且一式三份分别由( )留存归档。

    A施工作业人员

    B劳务员

    C劳务企业

    D总承包企业

    E建设单位

  • 某施工企业在农民工贾某未签订双方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2009 年 1 月该企业让贾某先上岗工作。9 月份该企业与贾某签订劳动合同。此时贾某要求签订日期为 9 月;该企业认为签订日期为 1 月。由于双方未达成一致,劳动合同没有签订,该企业将贾某解雇。次月贾某将该公司告上法庭,认为侵犯了他们的合法权益,要求赔偿 2 月到 9 月双倍工资,并给予经济补偿。根据背景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2. 农民工的权益包括 )类型。

    A劳动权益

    B劳动报酬权益

    C劳动休息权益

    D生活补贴权益

    E文化教育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