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劳务员每日一练《专业管理实务》5月22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310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4年劳务员每日一练《专业管理实务》5月22日专为备考2024年专业管理实务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重庆某区农民工丙因工受伤,伤在左脚,拇指从根部被截。丙没劳动合同,没有保险。工伤认定结果公司负责人不承认,拒不签字,找到区劳动监察大队说要有劳动关系证明和工资卡。劳动监察大队还要丙证明是公司发的工资卡。但是丙从银行打出来的工资单子上不显示公司名字,但从柜台上可以查到公司名字,但银行说打不出来。请根据背景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丙是否可以用同事的证言来证明劳动关系?

    A

    B

  • 随着生产力与生产成本的变动,某部门要根据目前的劳动状况重新编制劳动定额。小王拟采用经验估工法、比较类推法和技术测定法来完成。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2. 劳动定额是指在正常的施工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完成一定量的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所必需的劳动消耗量的标准。

    A

    B

  • 3. 目前使用的《建设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示范文本)》没有采用三段式合同结构(即协议书、通用条款、专用条款),而是采用格式合同方式。

    A

    B

  • 4. 计划平均工资=计划工资总额/计划平均产值。

    A

    B

  • 1.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都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 )个月内订立的书面劳动合同。

    A

    B

    C

    D

  • 甲建筑劳务公司承包了某工程项目的全部劳务工作,然后将其中的木工作业任务分包给了乙劳务公司,双方以书面形式签订合同。为赶进度,乙公司进场后马上进行施工。后经检查,乙公司的劳务人员中部分年龄超过规定标准,且起重安装工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根据背景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2. 一线作业人员的年龄最多不超过()岁?

    A50

    B55

    C60

    D65

  • 某住宅小区,A 承包单位对装饰工程进行劳务分包,A 单位对劳务分包单位资质提出了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
    1、资格要求:施工作业队所在的劳务企业应符合建筑施工工程资质要求;劳务分包企业的施工作业队属于当地建设主管部门、行业管理协会和企业考核评价合格的队伍;施工作业队已经完成对进场施工作业人员在建设主管部门的备案。
    2、政策管理要求:劳务队伍的管理行为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政府法律法规与政策的要求。劳务分包单位确定后,A 承包单位劳务员对劳务人员身份、职业资格进行了核验。根据背景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3. 承包单位对劳务分包单位提出的资质要求还应包括( )。

    A资金要求

    B设备要求

    C业绩要求

    D技术要求

  • 4. 某工程承包作业5000m2,计划每平方米单位用工5个工日,每个工日单价40元,计划工期为306天,计划劳动生产率指数为120%。计划用工为()工日。(保留整数)

    A82

    B100

    C200000

    D20833

  • 甲劳务公司和混凝土工张三农民工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约定:(1)合同期限为某工程的主体混凝土施工完成;(2)试用期为 3 个月;(3)每半年支付一次工资;(4)劳务报酬的计算方式根据浇筑的混凝土工程量乘以相应单价,但在试用期期间,发放的报酬要下浮 40%。(5)无论现场发生何种情形,张三要无条件服从现场施工员的安排。签订合同后,张三发现根据约定的报酬条款计算后,试用期的月工资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1500 元,于是向甲公司提出了异议。根据背景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 上述合同条款的第5)条适用以下哪种情形()。

    A正常施工条件

    B雨季施工

    C严重危及劳动者生命安全情形

    D基础部位施工

    E主体结构施工

  • 某施工企业在农民工贾某未签订双方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2009 年 1 月该企业让贾某先上岗工作。9 月份该企业与贾某签订劳动合同。此时贾某要求签订日期为 9 月;该企业认为签订日期为 1 月。由于双方未达成一致,劳动合同没有签订,该企业将贾某解雇。次月贾某将该公司告上法庭,认为侵犯了他们的合法权益,要求赔偿 2 月到 9 月双倍工资,并给予经济补偿。根据背景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2. 农民工的权益包括 )类型。

    A劳动权益

    B劳动报酬权益

    C劳动休息权益

    D生活补贴权益

    E文化教育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