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5月21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333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4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5月21日专为备考2024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A

    B

  • 2.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  

    A

    B

  • 1.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被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下列对这四部著作中人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A《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鲁智深

    B《三国演义》中因失了荆州而被斩的是马谡

    C《西游记》中铁扇公主的儿子是红孩儿

    D《红楼梦》中“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指的是王熙凤

  • 2. 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谒庙,指古时帝后等外出或遇有大事,须谒告于祖庙。庙指供奉祖先的房屋,如太庙。

    B稽首,是古代汉族的一种跪拜礼,稽首与顿首、空首不同,一般来说,稽首是臣拜君之礼,顿首是国君回拜臣下之礼,空首是地位相等者互拜之礼。

    C太守,又称郡守,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官职,一般是掌管地方郡一级行政区的地方行政官。

    D檄,是古代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是官府用于晓喻、征召、声讨等的文书。

  • 1. 下列词语中,[]的字有两个读音的一组是()  

    A[咽]喉、呜[咽]、哽[咽]、细嚼慢[咽]

    B记[载]、[载]重、三年五[载]、转[载]

    C[应]该、[应]届、[应]和、[应]有尽有

    D[强]大、[强]调、倔[强]、[强]词夺理

  • 2. 下列有关名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两项是()  

    A《三国演义》演绎了东汉末至西晋初近百年的战争历史,具有军事文学色彩,技巧之高,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在古今中外军事文学中实属罕见。

    B《边城》以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为背景,用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的风土人情;借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社会的黑暗腐败。

    C《老人与海》中海明威笔下的桑提亚哥是一个不屈不挠的硬汉,他捕获的大马林鱼最终被鲨鱼吃掉了,但他自始至终没有放弃和鲨鱼的搏斗。

    D莎士比亚刻画的哈姆莱特是一个复仇者的形象,在整个复仇过程中,他目标明确,毫不犹豫,最终手刃仇人,在震耳欲聋的礼炮声中含笑离世。

  • 病毒是如何危害健康的
    ①SARS病毒过后,人们一提到病毒就为之色变,可见病毒给人们心理上造成了多大的恐惧感。其实每种病毒只要我们真正了解了它,就会战胜它,病毒也就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了。那么病毒究竟是什么?它的存在又是怎样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呢?
    ②病毒是一个小颗粒,这个小颗粒共有两层:外边一层是蛋白层,蛋白层里边裹着一层核酸分子,像把守大门的两个士兵,而且每个士兵的职责各有分工。蛋白层不但要保护病毒,还要选择病毒寄生的细胞,核酸分子则像一台计算机,把病毒繁殖后代的全部信息储存记录下来。
    ③那么,病毒这个小颗粒究竟是怎样生存的呢?原来,通过自然选择,病毒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新陈代谢方式。它先找一个其他的生物细胞,我们称之为寄主,进入寄主身体后,它开始借用寄主的酶系统为自己服务:先命令酶系统合成病毒需要的蛋白质和核酸;再命令寄主把合成的蛋白质和核酸改造成新的病毒颗粒;这一系列工作完成之后,病毒把寄主分解消灭并一脚踢开,同时把数以千计的新造病毒放出来,这些病毒又按同样的方式不断扩大自己的队伍。
    ④为什么病毒一定要找一个寄主才能存活,它不能独立生存吗?答案是不能。因为生物存活于新陈代谢的基础上,当新陈代谢终止的时候,生命也就结束了。新陈代谢是生物靠自身体内一系列酶的工作来完成的,一切能够独立生活的生物都有自己的一套酶系统,可是病毒没有,它只有去寻找一个新的生物细胞,再去依靠这个细胞的酶来进行新陈代谢。
    ⑤既然病毒不能独立生活,那么科学家又是怎样培养大量的病毒用来研究抗病毒的疫苗的呢?他们先把受过精的鸡蛋孵化5~10天,然后,在无菌条件下把这个鸡蛋敲掉一小块蛋壳,再把需要的病毒从这个小孔送进鸡蛋里,用石蜡封好开口,继续孵化。这样就为病毒的生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大量病毒就繁殖出来。预防天花、流感和其他一些病毒的疫苗就是通过这种鸡胚培养法生产出来的。
    ⑥因为病毒能够在许多生物的细胞内生存,所以我们可以按细胞的种类给病毒分类。寄生在动物细胞内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寄生在植物细胞内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在细菌(一个细菌为一个细胞)内的病毒,即吃细菌的病毒,叫噬菌体。
    ⑦经过统计,(人类传染病有80%是由病毒引起的,像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艾滋病等甚至流感,)这些人类常见病都是因为病毒张狂肆虐而造成的。
    ⑧在彻底地分析了病毒之后,我们知道避免病毒侵害首要的是斩除病毒寄生的环境根源,让病毒真正远离我们人类。
    (摘自《科学百科大讲堂》,有删改)

    1. 文中第⑦段括号中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古蜀栈道
    ①打开古旧地图,我们就会发现,关中通往汉中的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以及由汉中通往四川的金牛道、米仓道和荔枝道,如同一张精致斜织在秦岭山脉和大巴山脉中的大网,连接着八百里秦川与四川盆地这两个古代的天府之国。
    ②秦中自古就是帝王之都。长期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关中地区,面临着人口剧增与生产生活资料短缺的矛盾,而四川盆地物产丰富,两地的沟通势在必然。(《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秦)昭治咸阳,因以汉都,长安诸陵,四方辐凑并至而会,地小人众,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南则巴蜀。巴蜀亦沃野,地饶卮、姜、丹沙、石、铜、铁、竹、木之器。……然四塞。)”对于古蜀先民而言,闭塞成为其发展的最大障碍,关中地区是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来自北边的吸引力巨大。而北面呈东西向的米仓山和大巴山脉成为南北相通的第一道天然屏障,汉中以北的秦岭成为第二道屏障。因此,必须穿越米仓山、大巴山,再穿越秦岭,巴蜀先民才有可能与关中地区沟通联系。所以,打通北边的交通线是蜀道的关键。
    ③战国时期,秦国为打通陕西到四川的道路,于公元前267年开始修筑褒斜栈道。这条起自秦岭北麓眉县西南15千米的斜水谷,到达秦岭南麓褒城县北5千米的褒水河谷,全长大约200千米的栈道,是在峭崖陡壁上开山破石、钻孔架木并在其上铺板而成的。当时火药还没有发明,在上为绝壁、下为激流的自然条件下,先民们先是采用火焚水激的方法开山破石,然后在岩壁上凿成30厘米见方。50厘米深的孔洞,分上、中、下三排,均插上木桩,接着在上排木桩上搭遮雨棚,中排木桩上铺板成路,下排木桩上支木为架,最终于公元前259年完成,历时八年之久。修筑者因地制宜,创造了标准式、石积式、千梁无柱式、依坡搭架式、凹槽式和多层立柱平梁式等多种栈道形制。(这些)都反映了古人在修建古蜀栈道过程中付出的智慧和汗水。
    ④蜀道的通行,使得大批钱粮赋税源源不断地由四川运往长安,使先后在长安建都的周秦汉唐获得殷实富足的统治管理基础。国家富有巴蜀,是天府之藏。自陇右及河西诸州,军国所资,邮驿所给,商旅莫不取给于蜀。同时,关中地区先进的生产方式、社会文明、管理体制也不断进入四川,并进而由四川延伸到更西部的贵州、云南、青海、西藏等地,为古中国西部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持。古往今来,在蜀道上来来往往的人,留下了数不清的故事,沉淀为难以统计的文化遗产,凝结成灿若星河的文化景观。这些故事、遗产和景观,无时不在温暖着我们的精神家园,无时不在滋养着我们的文化。
    (选自“好语文网”,有删改)

    2. 本文运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 1. 解释下列括号字多义词的意思。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佛印(绝)类弥勒
    ③而(绝)江河
  • 2. (),中间小谢又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