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5月8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842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4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5月8日专为备考2024年大学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下列各个句子中括号里的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A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B前人之述(备)矣。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C遂(许)先帝以驱驰。杂然相(许)。

    D(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 2. 屈原《国殇》描写战斗的进程,主要表现方法是()。

    A侧面烘托

    B对比描写

    C场面描绘

    D象征暗示

  • 阅读《论气节》中的两段文字,回答1~3小题。
    ……气是敢作敢为,节是有所不为——有所不为也就是不合作。这敢作敢为是以集体的力量为基础的,跟孟子的“浩然之气”与世俗所谓“义气”只注重领导者的个人不一样。后来宋朝几千太学生请愿罢免奸臣,以及明朝东林党的攻击宦官,都是集体运动,也都是气节的表现。但是这种表现里似乎积极的“气”更重于消极的“节”。

    1. 这两段文字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 阅读辛弃疾《摸鱼儿》,然后回答问题。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2. 词中的暮春景象有何象征意义?
  • 1. “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其中“艳羡”的意思是?
  • 2. 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 1. 题目:小议“嗟来之食”是否可吃要求:(1)必须写成议论文。
    (2)不少于800字。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斗转星移,岁月如流,生活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乡村在变,城市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在这时代的变迁中,人们惊喜着,感叹着,沉思着……
    请以《感悟变迁》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 阅读梁实秋《论诗的大小长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诗的价值原不必以篇幅长短而定。不过据我看,最伟大的作品都有相当的长度。
    为什么说伟大的作品都有相当的长度?单是篇幅长,并不能吓倒人!篇幅短,也并不寒伧!但是伟大的作品,因为内容性质的需要,绝非三言两语就能宣泄无遗,必定要有相当的长度,作者才有用式之地,才能把繁复深刻的思想与情绪表现得干干净净。把歌德的《浮士德》缩成一首“小诗”,把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缩成一首“小诗”,把密尔顿的《失乐园》缩成一首“小诗”,把但丁的《神曲》缩成一首“小诗”,你试试看!但是谁能不承认这些是西洋文学里的最伟大的诗篇?伟大作品的内容必不是生活的一鳞一爪,必不是一时的片段印象,而必是根本人性的描写。所以没有相当的长度,作者便没有周旋的余地。这相当的长度,也并不是谁定下来的规律,伟大的作品自然地需要相当的长度。亚里士多德说悲剧必有相当的长度,就是根据这种必须而立言的再从艺术方面讲,为求一篇作品的有起有讫,为求其完整,为求其透彻,也需要一个相当的长度。
    我并不菲薄“小诗”,“小诗”也可算是我们的新诗的一体,自有其相当的位置与价值。要描写一个单纯的意念,要记录一刹那的印象,要发泄一点简单的感情,“小诗”当然是很适宜的一种形式,但是伟大的题材却装不进一首“小诗”里去。(有删改)

    1. 作者为什么认为伟大的作品都有相当的长度?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小题。
    乙脑病毒引起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亚洲地区的一种严重的急性传染病。
    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染源是携带病毒的家畜、家禽和各种鸟类。在我国,猪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和中间宿主,特别是当年生仔猪。蚊子既是传播媒介又是重要的储存宿主,受感染的蚊子可带毒越冬并能经卵传代。此外,蝙蝠也可能是乙脑病毒的传染源和储存宿主。人类在乙脑的传播链中是终末宿主。
    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是蚊子,特别是三带喙库蚊。蚊子吸血后,病毒首先在它的中肠上皮细胞中增殖,然后经血腔进入唾液腺,通过叮咬家畜或禽类等易感动物而传播。病毒通过蚊子在动物—蚊—动物中形成自然循环,如果带毒蚊子叮咬人类,则可引起人类感染。
    乙脑主要在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和地区流行,我国是乙脑的主要流行区之一。乙脑的流行与蚊子的密度有关,在热带地区,蚊子一年四季均可繁殖,故全年均可发生流行或散发流行。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则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季节与蚊子密度的高峰期一致,以夏、秋季流行为主80%~90%的病例集中在7~9月份。
    人类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多表现为隐性感染,以10岁以下儿童发病居多。近年来由于儿童普遍接种疫苗,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发病率相对有所增高。

    2. 乙脑病毒的宿主分为哪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