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4月24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063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4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4月24日专为备考2024年大学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下列括号中句子的翻译错误的是()。

    A(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离开后将近三年马伶回来了。

    B(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其莳也若子:移栽时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

    C长者闻此,(得无厌其为迂乎)!得无厌其为迂乎:恐怕会讨厌我过于迂腐吧。

    D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或起或泣:或者站起来,或者哭起来。

  • 2. 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用“中石没镞”来刻画李将军的独特个性,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

    A肖像描写

    B细节描写

    C心理描写

    D语言描写

  • 阅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然后回答问题。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 分析此诗末尾两句的表达方法和艺术效果。
  • 阅读培根《论学问》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有些书也可以请代表去读,并且由别人替我作出节要来;但是这种办法只适于次要的议论和次要的书籍,否则录要的书就和蒸馏的水一样,都是无味的东西。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因此,如果一个人写得很少,那末他就必须有很好的记性;如果他很少与人会谈,那么他就必须有很敏捷的机智;并且假如他读书读得很少的话,那么他就必须要有很大的狡黠之才,才可以强不知以为知。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学问变化气质。”不特如此,精神上的缺陷没有一种是不能由相当的学问来补救的,就如同肉体上各种的病患都有适当的运动来治疗似的。“地球”有益于结石和肾脏;射箭有益于胸肺;缓步有益于胃;骑马有益于头脑;诸如此类。同此,如果一个人心志不专,他顶好研究数学,因为在数学的证理之中,如果他的精神稍有不专,他就非从头再做不可。如果他的精神不善于辨别异同,那末他最好研究经院学派的著作,因为这一派的学者是条分缕析的人。如果他不善于推此知彼,旁征博引,他顶好研究律师们的案卷。如此看来,精神上各种的缺陷都可以有一种专门的补救之方了。

    2. 请分析“尝”“吞下”和“咀嚼消化”等动词在本文中的实际含义。
  • 1. “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其中“艳羡”的意思是?
  • 2. 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
  • 1. 题目:勿以善小而不为要求:(1)写一篇议论文;
    (2)不少于800字;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 2. 题目:小议“嗟来之食”是否可吃要求:(1)必须写成议论文。
    (2)不少于800字。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小题。
    乙脑病毒引起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亚洲地区的一种严重的急性传染病。
    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染源是携带病毒的家畜、家禽和各种鸟类。在我国,猪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和中间宿主,特别是当年生仔猪。蚊子既是传播媒介又是重要的储存宿主,受感染的蚊子可带毒越冬并能经卵传代。此外,蝙蝠也可能是乙脑病毒的传染源和储存宿主。人类在乙脑的传播链中是终末宿主。
    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是蚊子,特别是三带喙库蚊。蚊子吸血后,病毒首先在它的中肠上皮细胞中增殖,然后经血腔进入唾液腺,通过叮咬家畜或禽类等易感动物而传播。病毒通过蚊子在动物—蚊—动物中形成自然循环,如果带毒蚊子叮咬人类,则可引起人类感染。
    乙脑主要在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和地区流行,我国是乙脑的主要流行区之一。乙脑的流行与蚊子的密度有关,在热带地区,蚊子一年四季均可繁殖,故全年均可发生流行或散发流行。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则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季节与蚊子密度的高峰期一致,以夏、秋季流行为主80%~90%的病例集中在7~9月份。
    人类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多表现为隐性感染,以10岁以下儿童发病居多。近年来由于儿童普遍接种疫苗,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发病率相对有所增高。

    1. 乙脑病毒在传播中形成了怎样的循环?  
  • 阅读茅盾《雷雨前》,回答36~38小题。
    清早起来,就走到那座小石桥上。摸一摸桥石,竟像还带点热。昨天整天里没有一丝儿风。晚快边响了一阵子干雷,也没有风,这一夜就闷得比白天还厉害。天快亮的时候,这桥上还有两三个人躺着,也许就是他们把这些石头又困得热烘烘。
    满天里张着个灰色的幔。看不见太阳。然而太阳的势力好像透过了那灰色的幔,直逼着你头顶。
    河里连一滴水也没有了,河中心的泥土也裂成乌龟壳似的。田里呢,早就像开了无数的小沟,——有两尺多阔的,你能说不像沟么?那些苍白色的泥土,干硬得就跟水门汀差不多。好像它们过了一夜工夫还不曾把白天吸下去的热气吐完,这时它们那些扁长的嘴巴里似乎有白烟一样的东西往上冒。
    站在桥上的人就同浑身的毛孔全都闭住,心口泛淘淘,像要呕出什么来。
    这一天上午,天空老张着那灰色的幔,没有一点点漏洞,也没有动一动。也许幔外边有的是风,但我们罩在这幔里的,把鸡毛从桥头抛下去,也没见他飘飘扬扬踱方步。就跟住在抽出了空气的大筒里似的,人张开两臂用力行一次深呼吸,可是吸进来只是热辣辣的一股闷。
    汗呢,只管钻出来,钻出来,可是胶水一样,胶得你浑身不爽快,像结了一层壳。
    午后三点钟光景,人像快要干死的鱼,张开了一张嘴,忽然天空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条缝!不折不扣一条缝!像明晃晃的刀口在这幔上划过。然而划过了,幔又合拢跟没有划过的时候一样,透不进一丝儿风。一会儿,长空一闪,又是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次缝。然而中什么用?
    像有一只巨人的手拿着明晃晃的大刀在外边想挑破那灰色的幔,像是这巨人已在咆哮发怒;越来越紧了,一闪一闪满天空瞥过那大刀的光亮,隆隆隆,幔外边来了巨人的愤怒的吼声。
    猛可地闪光和吼声都没有了,还是一张密不通风的灰色的幔。
    空气比以前加倍闷!那幔比以前加倍厚!天加倍黑!
    你会猜想这时那幔外边的巨人在揩着汗,歇一口气;你断不定他还要进攻。你焦躁地等着,等着那挑破灰色幔的大刀的一闪电光,那隆隆隆的怒吼声。
    可是你等着,等着,却等来了苍蝇。它们从龌龊的地方飞出来,嗡嗡的,绕住你,钉你的涂一层胶似的皮肤。戴红顶子像个大员模样的金苍蝇刚从粪坑里吃饱了来,专拣你的鼻子尖上蹲。
    也等来了蚊子,哼哼哼地,像老和尚念经,或者老秀才读古文。苍蝇给你传染病,蚊子却老实要喝你的血呢!
    你跳起来拿着蒲扇乱扑,可是赶走了这一边的,那一边又是一大群乘隙进攻。你大声叫喊,它们只回答你个哼哼哼,嗡嗡嗡!
    外边树梢头的蝉儿却在那里唱高调:“要死哟!要死哟!”
    你汗也流尽了,嘴里干得像烧,你手脚也软了,你会觉得世界末日也不会比这再坏!
    然而猛可地电光一闪,照得屋角里都雪亮。幔外边的巨人一下子把那灰色的幔扯得粉碎了!轰隆隆,轰隆隆!他胜利地叫着。胡——胡——挡在幔外边整整两天的风开足了超高速度扑来了!蝉儿噤声,苍蝇逃走,蚊子躲起来,人身上像剥落了一层壳那么一爽。霍!霍!霍!巨人的刀光在长空飞舞。轰隆隆,轰隆隆,再急些,再响些罢!
    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
    (原载1934年《漫画生活》月刊第1期)

    2. 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