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19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930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3年成考高起点史地综合考试试卷及答案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A早期国家的出现
B部落联盟空前壮大
C手工业高度发达
D母系氏族社会繁荣
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B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
C王国问题得以解决
D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
A加强对基层的控制
B强化豪强地主势力
C减少国家财政支出
D促进江南经济开发
A打击达官显贵
B崇尚宽简
C体现人人平等
D废除死刑
A江南农业经济发达
B积贫积弱问题得到解决
C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D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成熟
A削弱地方割据的基础
B建立皇权至上的权力结构
C树立元朝的正统地位
D消除贵族集团的内部纷争
A提高行政效率
B抑制藩王势力
C促进经济发展
D巩固中央集权
A《四库全书》
B《永乐大典》
C《古今图书集成》
D《资政新篇》
A上层支持
B技术创新
C财政支持
D内部共识
A中国妇女得到解放
B儒家伦理遭到废除
C社会风尚发生变化
D民主革命取得成功
A减租减息运动
B.土地改革运动
C大生产运动
D.农业合作化运动
A收复延安
B解放石家庄
C攻克锦州
D挺进大别山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开罗会议
A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B市场经济已经居于主导地位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启
D多种所有制结构已正式形成
A启蒙运动的推动
B资产阶级革命的冲击
C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D文艺复兴的影响
A哈格里夫斯
B凯伊
C瓦特
D史蒂芬孙
A庄园制
B工场制
C租佃制
D编户制
A农民战争风起云涌
B英国的军事干预
C分裂的政治局面
D普法战争遭遇失败
A发展农业生产
B兴修水利工程
C进行科学研究
D缓和社会矛盾
A欧洲各国分歧已经消除
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C政治联合助推经济联合
D逆全球化势力的增强
A12小时
B10小时
C8小时
D6小时
A外来劳动力数量多
B政府政策支持
C网络销售平台
D广告宣传
A城市水环境改善
B城市空气质量改善
C城市竞争力增强
D城市科技和教育水平提升
A土地盐碱化
B林地变成草原
C沙尘暴增加和食物短缺
D降水量减少
A茶树种苗
B海水淡化和调水技术
C种牛和种羊
D防御荒漠化科技培训
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
A人口自然增长的变化
B人口机械增长的变化
C人口密度发生的变化
D人口平均年龄的变化
A2020年
B2023年
C2026年
D2029年
A非洲
B南美洲
C北美洲
D亚洲
A12月23日10时
B12月23日14时
C12月24日10时
D12月24日14时
A1500千米
B2500千米
C3500千米
D4500千米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A持续升高
B持续降低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A亚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A巴西暖流
B秘鲁寒流
C索马里暖流
D墨西哥湾暖流
A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
B叶尼塞河、鄂毕河、勒拿河
C叶尼塞河、勒拿河、鄂毕河
D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A植被覆盖率季节变化增大
B冰雪融化时间提前
C水土流失程度和面积增大
D雨季提前
A阻挡雨水和杂物
B美化城市环境
C防止人为践踏
D减少建设成本
A内涝
B热岛效应
C拥堵
D大气污染
A流域降水增多
B全球变暖
C黄河断流
D生态工程建设
A降低雨水侵蚀能力
B增强水分蒸发
C降低地下水位
D增加土壤有机质
A黄河下游洪水威胁消除
B黄河三角洲扩张速度减缓
C黄河下游断流
D黄河三角洲地下水位升高
A人流量大
B车流量大
C周边便利店少
D过往人员购物方便
A附近居民区的分布
B服务区的占地面积
C服务区所在公路的等级
D相邻服务区之间的距离
A数量先增后减
B数量持续减少
C增速先快后慢
D增速持续放缓
A气候、医疗
B教育、医疗
C资源、交通
D政策、经济
A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
B劳动力数量充足帮
C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充裕
D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A地势陡峭
B气候湿热
C河湖众多
D地震频繁
A建筑工艺失传
B建造成本过高
C建材质量下降
D自然灾害减少
A中山站
B长城站
C昆仑站
D泰山站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A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B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C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D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A干旱少雨
B气候湿热
C海拔较高
D陆地较少
A波动下降
B持续增多
C日变化大
D保持稳定
A浅层地下水
B湖泊水
C持续性降雨
D积雪融水
A位于西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B年平均气温区域差异较大
C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D地势南高北低且呈阶梯状
A东北信风带控制
B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C东南信风带控制
D极地高气压带控
A东南多西北少
B多为台风雨
C集中在七八月
D以降雪为
A昆仑山脉
B南岭
C阴山山脉
D秦岭
A人工湿地景观的建设
B地下回灌
C城镇居民生活和生产
D农田灌溉
A退耕还林还草
B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C基本农田建设
D回乡务农人口增多
A严格保护耕地
B减少人口数量
C大力围湖造田
D扩大城镇规模
A地价保持稳定
B商业规模逐渐萎缩
C人口密度减小
D商业活动趋于多样
A中心商务区
B城乡结合部
C行政办公区
D生态绿化带
A地震
B寒潮
C大风
D暴雨
A方便农民放牧
B节约道路建设成本
C防治水土流失
D方便野生动物穿行
A冬至
B立春
C春分
D清明
A冬至日和小寒日之间
B小寒日和大寒日之间
C大寒日和立春日之间
D立春日和雨水日之间
A气温
B降水
C河流
D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