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共基础知识》3月13日

考试总分:3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78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2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共基础知识》3月13日专为备考2022年公共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人民警察在公安机关以外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介绍信。

    A

    B

  • 2. 对于单位犯罪,《刑法》上规定实行单罚制。

    A

    B

  • 3. 抢劫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而抢夺罪侵犯的是简单客体()

    A

    B

  • 4. 重大涉外犯罪案件应当由地(市)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侦查()

    A

    B

  • 5. 伪证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A

    B

  • 6.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

    A

    B

  • 7. 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应当强制传唤()

    A

    B

  • 8.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2条中的“公安机关发现”指的是公安机关发现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

    A

    B

  • 1. 黄某为投身恐怖主义活动而参加了某国际恐怖主义组织,但未参与严重暴力犯罪活动。黄某的行为属于()。

    A预备犯

    B实行犯

    C帮助犯

    D未遂犯

  • 2.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刑讯逼供犯罪案件,依法立案侦查的机关是()。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监察部门

  • 3. 下列关于事业单位的内涵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举办目的是发展公益,不以营利为目的

    B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

    C隶属于各级国家机关,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D性质是为履行公共服务职能而依法设立的公共服务组织

  • 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下列行政复议申请,复议机关不予受理的是()

    A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抚恤金的

    B认为某部门的行政规章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C对扣押、冻结财产的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

    D对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不服的

  • 5. 以下哪种洗涤用品对环境破坏最小?()

    A洗衣粉

    B洁厕灵

    C肥皂

    D沐浴乳

  • 6. 下列关于真理和认识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认识是不断变化的,而真理是永恒不变的②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认识的内容是主观的③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④真理属于认识,认识不一定是真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 7. 辐射指的是能量在空间传播的过程。下列关于辐射的一些说法不成立的是()。

    A辐射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是非电离辐射

    B人们就医时接触到的CT、X光、胸透等,属于电离辐射

    C手机、电脑、无绳电话、微波炉、浴霸、冰箱等,均为非电离辐射

    D电离辐射能量较大,但不必过度担心;高铁、地铁属于此类辐射

  • 8. “我国目前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这一判断的哲学依据是()。

    A事物的根本矛盾没有变化,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B事物的基本矛盾没有变化,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事物的主要矛盾没有变化,矛盾的主要方面发生了变化

    D事物的主要矛盾没有变化,次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 1. 下列情形可以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有()。

    A破坏铁路轨道致乘客多人受伤死亡的

    B在人群密集处驾车撞人致使多人伤亡

    C挖掘水库堤坝导致决堤,造成多人伤亡

    D在公共场所向人群开枪

  • 2. 下列有关强制措施和刑罚的区别,表述正确的有()。

    A适用机关不同

    B适用对象不同

    C法律性质和目的不同

    D法律依据和结果不同

  • 3. 爆炸物处置的一般方法有()。

    A人工失效法

    B转移法

    C销毁法

    D水浸法

  • 4. 公安机关对(),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并进行登记。

    A报案

    B控告

    C举报

    D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投案

  • 5.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对治安案件的调查,应当依法进行。严禁刑讯逼供或者采用()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

    A威胁

    B说服

    C引诱

    D欺骗

  •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期望值是随机变量的概率加权和

    B随机变量的方差描述了随机变量偏离其期望值的程度

    C二项分布是描述只有两种可能结果的多次重复事件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D正态分布是描述连续型随机变量的一种重要概率分布

    E百分比收益率是对期初投资额的一个单位化调整

  • 7.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种类有()。

    A物证、书证

    B视听资料

    C被害人陈述

    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 8. 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基本原则包括()。

    A坚持依法办事

    B坚决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C坚决维护社会稳定

    D坚持按政策办事

  • 1. 简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战略安排。
  • 2.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 3.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幵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牢牢把握深人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的根本任务,努力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具体目标,确保这次主题教育取得预期效果。 问题:请谈谈你对“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的理解。
  • 4. 如何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
  • A市光明公司业务员甲某和本公司另一名业务员乙某代表公司按合同接受4万打进口某产品时,两人发现有溢货现象,即港商多发了200打。甲某让乙不要把这一情况告诉别人。几天后,甲某将200打该产品卖给B市个体商经营者丙某,单价为200元,并让丙将货款4万元汇到C市甲原工作过的C市外贸公司账上。然后,甲经多方疏通关系,从C市外贸公司账户上提走了4万元现金,甲与乙二人平分了4万元。后港方发现多发了货,找到A市光明公司,遂案发。案发后,甲与乙对上述事实供认不讳。

    5. 如果光明公司全部股东均为私人,则甲与乙的行为构成了什么罪?
  • 潘某经朋友侯某介绍认识李某,潘某答应借给李某十万元,由李某向潘某出具借条写明“今借潘某人民币十万元整,利息一分”,落款为李某。应潘某要求,侯某出具字据,上书“如果李某不归还潘某借款,由本人负责。”落款为侯某。潘某在给李某钱时预先收取了第一年的利息一万元,李某实际只拿到9万元。一年期满后,潘某要求李某支付第二年的利息,李某手头较紧,希望潘某宽限时间,潘某感到李某经济状况不佳,遂要求李某尽快归还十万元,经过半年8次催要,李某始终以各种理由拖延拒绝还款,于是潘某将李某诉告法院,要求李某返还十万元欠款,并按年率10%支付利息。案件开庭后,李某在法庭调查阶段表示自己书写的借条金额十万元不真实,被潘某扣了一万元利息实际只借得9万元,自己做生意已经全部赔光,无钱归还。另外借条上的“利息一分”指的是“一分钱”现在自己只欠潘某一分钱利息。另潘某的诉讼代理人在庭外调查发现李某在庭审开始前3天将自己一块价值5万元的手表公证赠与其女友秦某,现李某名下并无财产。

    6. 如果你是本案法官,借条中的利息约定应按年利10%还是一分钱来判定?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