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广播电视基础知识》4月1日

考试总分:15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173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4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广播电视基础知识》4月1日专为备考2024年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党的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我们胜利完成“十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A

    B

  • 2. 要严禁各类夸张、猎奇、不合常理的内容表现手法等“标题党”行为。

    A

    B

  • 3. 中西方新闻伦理没有本质差别。

    A

    B

  • 1. 以下哪个词在报道中可能会成为读者阅读的障碍?()

    A“3G手机”

    B转氨酶达2000多

    C“高开低走”

    D“固体燃料”

  • 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

    A社会现象

    B新闻现象

    C阶级斗争

    D阶级立场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包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和()。

    A客观、公正、全面的原则

    B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C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

    D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

  • 1. 对版的内容之所以要进行配置,原因具体来说有()。

    A消除单稿局限

    B提高审美效果

    C吸引广告客户

    D增加组合效应

    E凸显版面个性

  • 2. 舆论反映人心向背,它对人没有强制作用,却有着()的约束力量。

    A纪律的

    B法律的

    C道义的

    D精神的

  • 3. 下列哪些人属于新闻报道中“易受伤害者”?()

    A儿童

    B罪犯的亲属和朋友

    C性骚扰的受害者

    D正在住院的病人

  • 1. 百年一遇的超强台风袭击某市,灾后重建工作紧张展开。由于天气酷热难当,女记者王某在采访救灾志愿者时,戴了墨镜打了伞,并要求摄像只拍被采访者画面。请根据新闻职业道德规范辨析该记者的做法是否合适。
  • 2. 新闻报道要求用事实说话,不表明观点。
  • 3. 简述广播新闻中音响与文字稿的关系
  • 1. 《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规定: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应该对报道内容的真实和准确负责。这一规定包含哪些要求?请结合实际分析当前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及危害。
  • 2.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否可以协调,结合最近几年的广播电视现象,论述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
  • 3. 请谈谈新闻工作者三贴近和三深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