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助听器验配师每日一练《四级》3月1日

考试总分:15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083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4年助听器验配师每日一练《四级》3月1日专为备考2024年四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以下哪种助听器适用于先天外耳发育不全、中耳炎后遗症、耳硬化症、外伤引起的外耳道狭窄,或作为手术前后补偿听力之用()。

    A盒式助听器

    B耳背式助听器

    C眼镜式助听器

    D骨导助听器

  • 2. 助听器选择错误的是

    A小儿应首选耳背式助听器,佩戴方便,功率大小具有灵活性

    B小儿应首选数字式助听器,能有效的保护残余听力,分辨率高,佩戴舒适

    C助听器的输出一定控制在不舒适阈以下

    D助听器的输出和当时的听力损失相适应就可以了

    E为防止“听力剥夺”现象的发生,小儿应坚持双耳同时佩戴助听器

  • 3. 下列哪些不是声调的符号()

    A阴平

    B阳平

    C去声

    D上声

    E元声

  • 4. 关于外耳道异常印模取样的说法有误的是()。

    A耳道狭窄或扩大所需的耳障要根据情况自制

    B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最近3个月耳部是否有感染、是否动过手术、是否患突发性聋等情况

    C对于耳道有感染的暂时先不要取印模

    D耳内手术未满6个月的不要取耳印

    E突聋的、鼓膜有损伤的患者,暂时不要取耳印

  • 5. 耳语的声源强度为

    A30DBSPL

    B30DBHL

    C40DBHL

    D40DBSPL

    E50DBSPL

  • 6. 堵耳型耳膜是

    ACROS耳模

    BjAnssEn耳模

    C声管式耳模

    D标准式耳模

    E自由场式耳模

  • 7. 7岁一下小儿验配助听器前的准备非常重要,下面哪些不属于验配前范畴

    A详细向家长,亲属和监护人了解并记录现病史,既往史,遗传史及药物史等

    B进行耳常规检查,要注意鼻咽部,咽鼓管和中耳腔的病变,这些部位病变可导致听力波动

    C对疑为有脑瘫,智力低下,孤独症,多动症,交往障碍的小儿,请神经科和精神科的帮助

    D影像学检查可以排除和确定内耳及相关结构的异常,常规应做CT和MRI

    E一般选择大功率的助听器给小儿试听

  • 8. 听力计常规主观检查应每周检查一次,对应的国家标准是

    AGB4854

    BGB39

    CGBT16403-1997

    DGBT16403-1996

    EGBT16403-1998

  • 1. 以下关干耳印模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耳印模材料的黏度,是指耳印模材料在发生化学聚合反应前的黏稠性

    B在取耳印模的过程中,黏度低的材料易于注射,但其不具有扩张耳道软骨部的能力

    C凝固时间适中(2-8min)

    D不易与外耳皮肤分离

    E黏度高的材料,具有扩张功能,但在将材料注入耳道时,需要较大的压力

  • 2. 痫史采集时,以下属于家族史内容的是()。

    A既往一般健康状况

    B有无患过传染病、地方病和其他疾病;对诊断不肯定者,简述其症状

    C父母、兄弟、姐妹及子女的健康状况,有无与患者同样疾病的成员,有无与遗传有关的疾病。死亡者应注明死因及时间

    D有无预防接种、外伤、手术史以及药物、食物和其他接触物过敏史等

    E对家族性遗传性疾病需问明两系三级亲属的健康和疾病情况

  • 3. 小儿运动发育与脑的发育密切相关,也与()的发育有关,因此运动发育与体格发育相关联。

    A脊髓

    B骨骼

    C肌肉

    D智力

    E其他软组织

  • 4. 以下有关助听器电池和其应用的助听器对应正确的是()。

    AA675:耳背式助听器

    BA13:耳背式、耳内式助听器

    CA312:通常用于耳道式助听器

    DA10:完全耳道式助听器

    EA5:超小型完全耳道式助听器

  • 5. 咽鼓管的功能包括

    A保持鼓膜两侧气压平衡

    B引流中耳的分泌物

    C阻声作用

    D消声功能

    E防止逆行性感染的作用

  • 6. 聋儿语言发育特点

    A发音不清

    B音色不好听

    C音节受限制

    D语调不准或缺乏语调

    E不能分辨同音异义词

  • 7. 最大声输出调试的目的有()。

    A提高言语可懂度

    B输出调节

    C避免声损伤

    D噪音管理

    E提高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