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共基础知识》2月21日

考试总分:23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518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4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共基础知识》2月21日专为备考2024年公共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德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依托。  

    A

    B

  • 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应当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绝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A

    B

  • 3. 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就是保障和服务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根本目标。  

    A

    B

  • 4. 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含义是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而不是个人的意志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A

    B

  • 5. 作为法治理念的公平正义,是指社会成员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公平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到法律的保护。  

    A

    B

  •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B单位负责人接到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C较大事故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D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 2. 历史学家们认为:“17世纪后期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提供了先决条件。”据此判断,启蒙运动在科学思想方面最重要的先驱者是().

    A达尔文

    B牛顿

    C拉瓦锡

    D法拉第

  • 3.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这句话表明()。

    A“行听乎知”

    B“知之不若行之”

    C“能知能行”

    D“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

  • 4. 下列哪一种说法不能反映群众参与决策的情况?()

    A一个好汉三个帮

    B众人划桨开大船

    C三个和尚没水喝

    D十根筷子折不断

  • 5. 阶级的产生有两个基本前提,一个是剩余产品的出现,另一个是( )。

    A国家政权的产生

    B社会矛盾的激化

    C私有制的形成

    D社会形态的发展

  • 1. 下列情形可以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有()。

    A破坏铁路轨道致乘客多人受伤死亡的

    B在人群密集处驾车撞人致使多人伤亡

    C挖掘水库堤坝导致决堤,造成多人伤亡

    D在公共场所向人群开枪

  • 2. 执法公正包括()。  

    A实体公正

    B程序公正

    C事实公正

    D法律公正

  • 3. 执法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  

    A立党为公

    B执政为民

    C依法治国

    D以德治国

  • 4.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的主要贡献有(  )。

    A组装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脑

    B图形用户界面

    C发明了鼠标

    D移动计算革命

  • 5. 调解协议书应当包括()等内容。

    A双方当事人、调解人员情况

    B案件情况

    C协议内容

    D履行期限和方式

  • 1. 如何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
  • 2.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幵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牢牢把握深人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的根本任务,努力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具体目标,确保这次主题教育取得预期效果。 问题:请谈谈你对“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的理解。
  • 3. 简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战略安排。
  • 潘某经朋友侯某介绍认识李某,潘某答应借给李某十万元,由李某向潘某出具借条写明“今借潘某人民币十万元整,利息一分”,落款为李某。应潘某要求,侯某出具字据,上书“如果李某不归还潘某借款,由本人负责。”落款为侯某。潘某在给李某钱时预先收取了第一年的利息一万元,李某实际只拿到9万元。一年期满后,潘某要求李某支付第二年的利息,李某手头较紧,希望潘某宽限时间,潘某感到李某经济状况不佳,遂要求李某尽快归还十万元,经过半年8次催要,李某始终以各种理由拖延拒绝还款,于是潘某将李某诉告法院,要求李某返还十万元欠款,并按年率10%支付利息。案件开庭后,李某在法庭调查阶段表示自己书写的借条金额十万元不真实,被潘某扣了一万元利息实际只借得9万元,自己做生意已经全部赔光,无钱归还。另外借条上的“利息一分”指的是“一分钱”现在自己只欠潘某一分钱利息。另潘某的诉讼代理人在庭外调查发现李某在庭审开始前3天将自己一块价值5万元的手表公证赠与其女友秦某,现李某名下并无财产。

    4. 如果你是本案法官,借条中的利息约定应按年利10%还是一分钱来判定?为什么?  
  • A市光明公司业务员甲某和本公司另一名业务员乙某代表公司按合同接受4万打进口某产品时,两人发现有溢货现象,即港商多发了200打。甲某让乙不要把这一情况告诉别人。几天后,甲某将200打该产品卖给B市个体商经营者丙某,单价为200元,并让丙将货款4万元汇到C市甲原工作过的C市外贸公司账上。然后,甲经多方疏通关系,从C市外贸公司账户上提走了4万元现金,甲与乙二人平分了4万元。后港方发现多发了货,找到A市光明公司,遂案发。案发后,甲与乙对上述事实供认不讳。

    5. 如果光明公司全部股东均为私人,则甲与乙的行为构成了什么罪?
  • 1. 党章对党的根本宗旨是怎样完整、科学的表述的?
  • 1. 党的纪律主要包括哪些?
  • 2. “两学一做”的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