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文化艺术类》2月9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55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4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文化艺术类》2月9日专为备考2024年文化艺术类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超凡脱俗的艺术表达,将中国古典式传奇娓娓道来。可见它以古韵雅致的形式讲述中国故事,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

    A

    B

  • 2. “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雪容融”是冬残奥会吉祥物。

    A

    B

  • 1. 很多人认为,艺术创作是对自然或社会的观察与模仿,但在某些艺术史家看来,艺术家的创作其实是对传统与风格的修改和调整,是不断制作与匹配“图式”的过程。无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对古希腊罗马精神的再现,还是中国宋元文人画对老庄哲学的追随,都是如此。艺术家在准备好想要处理的题材之前,脑海里必然存在某些已知的图式,这些图式是过去艺术家们的成果;艺术家开始在画布或画纸上开始描绘时,就像置身在一个“镜子厅”或“回音廊”,旧的图式被不断唤起,题材的意义在特定的视觉秩序中,以新的图式再次展现。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艺术创新是无中生有的过程

    B艺术作品间的相似缘于模仿借鉴

    C艺术创作离不开已有的传统

    D古典艺术作品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 2. 2022年央视虎年春晚秉持“守正创新、出新出彩”的创作原则,《只此青绿》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切入点,利用现代科技,以古典文学的叙事方式、传统艺术的当代表达、意念的流动构建起全剧的精神世界,通过人物的虚实交错、情感的古今交融,将悠远绵长的传统文化意象,赋予了无限的生命力和想象力,使幽雅古韵青绿山水的宋代服饰增添几分大气磅礴。《只此青绿》深受海内外观众喜欢的原因是(    ) ①追寻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根脉,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②春晚高效直观彰显中华文化自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创作艺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传统文艺的继承和传统文化意象是文化继承创新的根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 1. 很多鸟类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迁移到不同的地方去过冬或繁殖。鸟类学家通常将它们分为以下( )类型。

    A留鸟:终年生活在某地,不随季节更替而迁徙的鸟。

    B冬侯鸟:秋天飞来某地越冬,翌年春天飞往北方繁殖的鸟。

    C夏侯鸟:春天飞来某地繁殖,秋天飞往南方越冬的鸟。

    D旅鸟:在迁徙途中,经过某地作短暂停留,再继续南迁或北返的鸟。

  • 2. 根据国家发改委等 7 部门印发的《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实施方案》,到 2025 年,( )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基本完成。

    A大运河

    B长城

    C长征

    D黄河

  • 1. 一、题目:“素描” 二、形式:临摹 在画纸的正面临摹图片1,考生在临摹过程中可使用铅笔、炭笔等绘画工具,采用结构素描方式表现。在绘画过程中不得使用尺子、圆规、曲线板等绘图仪器。 要求: 1.画面构图协调,比例得当。 2. 静物造型准确,结构清晰。 3. 表现效果线条简练,粗细合理。   
  • 2. 一、科目:“色彩” 二、要求: 1.试卷纸横用,试卷标题在左侧 2.在答卷纸线框内作画 3.试卷中只允许出现试题所指定的物品,不得在答卷纸上添加任何与考试无关的内容 4.构图合理、组合自由、具有艺术性、表现方式不限 5.考试结束后,试题须交回 三、试题: 色彩静物默写 内容说明:用以下物品组合完成一幅静物画 1.桌子、黄色衬布1块、棕色酒坛子1个 2.啤酒瓶1个、碗1个、苹果5个、枣3个 3.工具:水粉或水彩  
  • 1. 某市陆续免费开放了一些公园、博物馆,大量市民参观游览,因此引起了一些管理上的问题,请谈谈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 2. 近年来,多地加大力度完善公共文明服务,却在部分地区遭遇了"有戏没人看""场馆没人去"的尴尬现象,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