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每日一练《综合知识》2月16日

考试总分:15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256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2年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每日一练《综合知识》2月16日专为备考2022年综合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关于重音,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音的确定要能准确体现出语句目的

    B重音是指轻重格式中长而强的音节

    C重音的确定要少而精

    D语句中占主导地位的词或词组往往是重音

  • 2. 需求层次理论是由()提出的。

    A马斯洛

    B马歇尔

    C施拉姆

    D卢因需求层次理论

  • 3. 以下不属于侵犯名誉权的是()。

    A个人和组织向社会公开或传播公民的个人隐私

    B以侮辱、诽谤的方法损害他人名誉

    C新闻报道与事实不符,影响公民原有的社会评价

    D通缉令中公布嫌疑犯的犯罪事实

  • 4. 在群体的压力下,个体试图以()解除自身与群体之间的冲突,“人云亦云”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典型表现。

    A大众行为

    B从众行为

    C普遍行为

    D个人行为

  • 5.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

    B开拓进取和应循守旧之间的矛盾

    C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 6. 商品的价值是商品的()属性。

    A经济

    B社会

    C竞争

    D支付

  • 7.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对个体社会化的必要性。

    A大众传播媒介

    B家庭

    C阶级

    D同辈群体

  • 8.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

    A发展循环经济

    B发展高科技产业

    C实现东中西部协调发展

    D推进国民素质整体

  • 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是通过一定的经济机制实现的,这里的经济机制包括()。

    A供求机制

    B政府干预机制

    C价格机制

    D激励机制

  • 2.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A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

    B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

    C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

    D指明社会主义一定要取代资本主义

  • 3. 民事法律行为应具备以下条件()。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B意思表示真实

    C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D行为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 4. 大众心理的表现包括()。

    A流行

    B流言

    C偏见

    D舆论

  • 5. 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奠定这一飞跃的理论基石是()。

    A唯物史观

    B劳动价值论

    C阶级斗争学说

    D剩余价值理论

  • 6. 下列选项中,造成社会成员的社会差别的因素有()。

    A性别

    B职业

    C容貌

    D收入

  • 7.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其主要艺术成就表现为()。

    A展现了一幅立体式的社会生活画卷

    B人物性格刻画得鲜明生动

    C讽刺手法运用得出神人化

    D语言简洁传神,蕴含浓郁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