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每日一练《广播电视基础知识》10月1日

考试总分:15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258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3年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每日一练《广播电视基础知识》10月1日专为备考2023年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内在素质:是指播音员主持人在职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情操,审美趣味,价值取向,学识修美,性格特征等内在素养。

    A

    B

  • 2. 为了获得对象感,为了使设想的对象具体有依据,要尽可能多地熟知节目情况,丰富自我?( )

    A

    B

  • 3. 态度:就是创作者对外界刺激的估量,判断,评价?( )

    A

    B

  • 1. 喉舌论是说明报刊或其他新闻媒介作用的比喻,主要是指报刊是党、政府、人民或读者的耳目喉舌,既起着沟通信息的作用,又发挥检测环境的功能,同时还能引导舆论。这一形象性提法来自西方。早在19世纪初,资产阶级报人都纷纷以国民的耳目喉舌自居。马克思也认为:“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桿卫者,是针对当权者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在我国,最早提出喉舌观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梁启超

    D康有为

  • 2. 小报在南宋时期风行并扩散到京外地区,时人隐称为()。

    A新闻

    B进奏院状

    C朝报

    D阁抄

  • 3. 人人都有麦克风是对()这一媒介出现后的描述。

    A广播

    B电视

    C新闻网站

    D社会化媒体

  • 1. 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职责是()。

    A把关

    B核实新闻线索

    C发言(评价新闻事实)

    D统合新闻信息

  • 2. 以下哪种人员属于新闻从业者?()

    A新闻传播的管理人员

    B新闻产品的技术处理人员

    C新闻产品的推销人员

    D新闻学术研究人员

  • 3. 《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规定,播音员主持人不得将自己的()、形象用于任何带有商业目的的文章、图片及音像制品中。

    A名字

    B声音

    C文字

    D报告

  • 1. 新闻报道必须忠实反映新闻事实,因此不具有倾向性。
  • 2.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可以采用“情景再现”。
  • 3. 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要有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 1. 如何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如何反映人民、生活?
  • 2. 如何把握新闻工作的时度效?
  • 3. 请论述新闻传播事业为什么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原则。